孔祥東(南京) 作家、收藏家。江蘇省作協書畫聯誼會副秘書長,江蘇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著有散文集《尋夢》(孟帆)、詩集《生命的印痕》(孟帆)。專著《藏畫瑣記》等。 錢松喦花鳥圖錢松喦花鳥圖

最近遇到一件郁悶的事,因由上海行內好朋友電話咨詢一場小拍賣會上一幅錢松喦畫的真假,舉手之勞,一眼立判的真貨。如實告訴朋友,過后朋友告訴我以比較適中的價格買到。既然朋友買到手,禁不住打開電腦又細細多看幾眼,我對錢松喦的畫就是有著魂牽夢縈般的喜歡。這是一幅綾本花鳥,83×37cm,菊花牡丹鋪地,桂枝自上斜出,棲兩只瑞鳥,款曰:夫榮子貴同到白頭,錢松喦寫于花好月圓室。看看喜愛,又作好事之議:建議朋友重新裝裱,去除下部的水跡,牡丹花的白粉有些脫落,建議找好手略施顏色,以全原貌。我這是想據為己有的節奏啊?確實!
但很糾結,這樣的畫1998~2003年間上海拍賣經常會有,大概就在1.2~1.5萬之間,朋友買下了,加三兩千就可易手。當年錢松喦的畫,解放后的不過8千~1萬一平尺,民國時的減半4、5千一平尺,花鳥比山水還要便宜些。這張畫,若2005年,價格漲了10~15倍,如今是20~30倍,解放后的漲幅更大。喜愛,買不起了就郁悶、糾結、甚至痛苦。
痛苦在故事的后續。忽一日有南京的老板要買錢松喦畫送人,慕名找到我,我哪有?不舍得買了也舍不得賣。想到上海朋友這張,反正是要賣的。于是聯系,剛剛完成清洗,還未及裝裱。老板急,言不必裝裱。于心不忍,讓朋友火速趕往常州,找史秋鶩先生全色,希望做到過手的畫如唐人張彥遠所說:玩閱而能裝褫,裝褫而不亡詮次。畫,星夜到我手上,一看,傻了,未料到原作好的程度,一花一葉,如此撩人。電話被老板打爆,堅持說夜里12點后方能帶過來,明日取件。我不是想擁有一夜之快慰,而是等次日的陽光。早早起床,天不負我,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我在自然光下,將畫鋪展于陽臺,用手機拍下一張照片。心愛之物,從此不知流落何方?完整無瑕的一張板綾,一叢菊花,一株牡丹,丹桂吐蕊,雙禽依偎,只有一層托紙,顯得太單薄了,真是愧對!我默念,希望得畫者悉心裝裱,多多珍惜!
說到漲價,經濟不發達時,藝術品和一切奢侈品一樣,價格往往被低估。隨著社會財富增長,人們對藝術品的需求加大,西方經濟學家研究證明藝術品漲價幅度是GDP增速的三倍。藝術品漲價猶如經濟學所說的破窗理論和洪水效應,帶來了一系列的機遇和財富,首先是出售字畫的人,得到比以前高幾十倍的收入;其次成交額的放大,拍賣行發展成一個新產業,給社會提供了就業機會,給政府增加了稅收。唯一凈付出的是終極消費者:富人和收藏家,而購買藏品不是收藏家的生命必需品,只能買得起就買,買不起作罷。只要這個行業健康發展就行。漲價提升價值,可能會讓邊緣的傳統藝術得到振興,若投機蜂擁而至又會把藝術品產業引向歧途,并最終傷害、抑制消費。
不希望字畫漲價,因為不漲價我可以繼續買我喜歡的東西,漲價了,買不起了,喜歡的藏品又不可能賣掉。記得宋玉麐也說過:“漲價對于我的收藏沒有實際意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