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浡君,原名徐雋?,F居住創作于昆明。

徐浡君希望一百幅《蝶戀》作品能呈現他的創作蛻變,從中,我們可以窺見一個畫家創作力的旺盛度和藝術積累的厚度,更可以發現他在藝術上的不斷嘗試和挑戰。他期待著不同的眼睛和心靈演繹不同的“蝶戀”故事。

徐浡君依然清楚地記得創作《蝶戀》組畫最初的機緣,那是他行走在四川亞丁時遇見的一株小野花,它默坐在路邊,用黃色的花葉訴說著獨特的生命故事。

徐浡君的《蝶戀》系列已經畫過茶花、美人蕉、向日葵等花種,但說起這開頭的第一朵花,他至今沒有去弄清楚它是什么花。“我自己對這件事有些抗拒。”他說。從事繪畫創作多年,在國內外舉辦過數次個展的徐浡君清楚自己追求的不再是畫面的內容,這似乎可以用他另一幅畫的名稱——《與花無關》來解釋。溥儀偽滿皇宮里擺放的一排花最終被用粗礪、厚重、狂野的筆觸遷移到了畫面上,但畫的不再是花,而是對整個偽滿皇宮壓抑氣氛的回憶和創作時內心迸發的激情。

黃丹麾說徐浡君的畫在表達方式上將觀念攝影、繪畫藝術、后艷俗藝術的某些手法移入其中,從而極具了后現代意味。然而強調技術稀缺性的徐浡君卻絕不依賴技術上的投機取巧,技術的創新可以是無限的,他不希望過度的技術淹沒了他的繪畫語言。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