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白石作品選郵票
12日,“紀念人民藝術家齊白石誕辰150周年國畫珍品展暨精選版票展”在廣州落下帷幕,此次活動展出了齊白石的兩幅真跡——《鵪鶉白菜》和《紅梅》,吸引了大量書畫愛好者前來一睹風采。
目前,名家書畫藝術品收藏群眾基礎結實,其投資效益往往比別的項目更顯著,增值幅度也比較大,在業界頗受追捧。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書畫專業委員會主任張智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名家書畫藝術品的價格一直保持堅挺,藏家對名家書畫的收藏熱情一直高漲。著名郵票設計家、書法藝術家張石奇表示,名家書畫雖好,但由于價格昂貴,一般老百姓難以體會收藏與投資的快樂。他認為,以名家書畫為基礎衍生出來的郵品由此“步入尋常百姓家”,既可讓收藏者感受名家書畫的藝術造詣,也具有相當的收藏投資價值。
齊白石畫作最大藝術價值在于“真”
在活動現場,齊派第四代傳人、齊白石曾孫齊昆山向記者介紹,以梅花為例,很多畫家喜歡用“女”字形的畫法,但齊白石的《紅梅》并沒有采用傳統方式,而是獨具一格,非常簡潔,于幾筆之間勾勒出梅花傲立的風骨,相當傳神。正是“借古開今”、連接傳統和現代的創新勇氣和精神,讓我們看到了國畫藝術的永恒生命力。
同樣是齊派傳人的著名郵票設計家、書法藝術家張石奇則表示,齊白石畫作最大的藝術價值在于“真”。“他關注的都是天然靈動的自然造物,不論花草蟲魚,都令他產生惜愛之情,并通過獨到的筆觸傳達了這種自然之真、人性之真,讓觀者感受到自然萬物的生動和童趣。而這份對世界的好奇和生命的歡快態度貫穿了他的一生,所以才會有了‘衰年變法’的成功。”他說。
在藝術史上,齊白石可謂名留青史,其作品對收藏市場的影響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齊白石的作品中,價格最高的當屬山水畫。3平方尺大小的山水畫作品可以沖高至10萬—15萬元/平方尺。
近段時間以來,齊白石的作品價格呈現高開高走,且整體上一直處于不斷攀升之中,總成交額也在不斷刷新紀錄。2011年,齊白石的《松柏高立圖·篆書四言聯》,從8800萬起拍,以4.255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嘉德拍賣場成交。
收藏投資可關注“大牌”名家作品
張智介紹,在眾多名家作品中,最具收藏價值的不外乎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這些名家的代表作大都在百萬元以上,甚至高達千萬元億元,在當代畫家中遙遙領先。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書畫家基本上都是頗負盛名的大師,代表著當代書畫的最高水平,在國內外都享有崇高的聲譽,也具備一定的影響,其作品市場價格都較為穩定和堅挺。
目前,在書畫市場上,談起頗受歡迎的書畫大家,除了齊白石,張大千和徐悲鴻的作品同樣極具收藏投資價值,他們的作品多數為精品。
張大千的特點在于功底深且成名早。對山水、人物、花鳥、翎毛、走獸、魚蟲、拱壁、寫意、詩詞、書法、篆刻、鑒賞均有涉獵。晚年后更是自創潑彩潑墨名噪世界畫壇,奠定了當代中國畫大師的地位。
在張大千的作品中,以潑彩、潑墨的作品價格最高,動輒上百萬元,而工細類作品的價格則相對較低。值得一提的是,張大千的花鳥類型畫中,有關荷花題材的作品市場表現也一直向好,1996年南京藝術品拍賣行推出的《墨荷圖》曾創下770萬元的好成績。
據有關專家介紹,未來張大千的作品行情依然高漲,部分精品的價格或將會有大幅度的上升。
而徐悲鴻是近現代中國畫壇上少有的能夠全面掌握東西方繪畫技法的藝術大師,其作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在20世紀的中國畫壇幾乎無人能及。徐悲鴻創作題材廣泛,常畫的題材有奔馬、雄獅、晨雞等,其中,奔馬題材更是馳譽世界,與齊白石的墨蝦一起,成為了現代中國畫的象征和標志。2010年北京秋拍上,徐悲鴻作品《奔馬圖》以1680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長期以來,徐悲鴻的作品呈穩步上升路線。2000年春,徐悲鴻國畫成交率55%,均價為6.87萬元/平方尺。隨后經過近4年的調整,2004年春季的成交率開始高達82%,每平方尺均價首次突破10萬元;2004年秋季再晉級20萬元,達到27.12萬元/平方尺。到了2009年,秋拍成交率達到84%,均價升至40.69萬元/平方尺;之后的均價更是達到了87.99萬元/平方尺。2010年,在北京保利春季拍賣場上,徐悲鴻的《神駒雙游》立軸以1568萬元創下了駿馬題材繪畫作品的紀錄。
名家書畫郵票步步走高
但張石奇指出,名家書畫雖好,由于巨大的稀缺性和極高的藝術性造成的昂貴價格,可能一般老百姓無法近距離體會名畫收藏與投資的快樂,這時候,以大家名畫為基礎衍生出來的郵品則成為“步入尋常百姓家”的首選,它們也非常具有收藏投資價值。
名家書畫在近年來的拍賣市場上一枝獨秀,在郵市上的表現也不例外。廣東省集藏投資協會資深郵品專家林志杰告訴記者,比如今年初發行的《浴馬圖》特種郵票,在首發當日上午,面值為3.9元/套的就漲至7元/套,面值6元的小型張更是瘋長到20元。上世紀80年代發行的《簪花仕女圖》,面值2元的小型張,現在市價也已經突破千元大關。
發行于1979年的一套16枚“齊白石作品選”郵票,現在標價在500元—600元左右,1978年的一套10枚徐悲鴻“奔馬”系列郵票,價格也在400元上下浮動,而這兩種郵票同期發行的小型張價格更是高達1800元和4000元。
近年來,名家書畫作品市場持續升溫,其價格也普遍處于市場高端,并呈現出了一定幅度的上漲趨勢,其向好的行情也帶動了同等題材的郵票市場的發展。
林志杰表示,“大多數人關注名家書畫題材的郵票,除了價格處于低位這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有發展潛力。”他說,“比如說徐悲鴻的《奔馬》,你把原畫作的價格跟折算成郵票大小后的價格對比,就會發現郵票沒準更值得去收藏投資。”
張石奇補充道,特別對于發行年代稍早的名畫郵票,一來當時發行量本來就不大,二來早年人們由于頻繁使用書信來往,加上歷年禮品制作的消耗,使用量特別大。在受眾廣泛、具有良好群眾基礎的名畫郵票方面,稀少性所反映的價格上漲就不難理解了。
目前來看,盡管郵市上最受歡迎的依然是生肖題材的郵票,但近些年來,價格相對較低、文化藝術價值含量高的名人書畫郵票也吸引了不少藏家的眼光,據有關專家透露,名家書畫題材的郵品以其精美的設計工藝和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在郵市中頗受矚目,進而推高了其市場價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