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美協副主席、著名畫家王曉銀(左二)和裕固族原住民
位于我國西北腹地的河西走廊,雖未曾前往,但在我的想象中不外乎戈壁、大漠、雪山、草原、古老的烽火臺,加上時而顯現的一簇紅柳,一幅長煙落日孤城閉的荒寂圖畫。幼時課本中“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便是我對祖國大西北的最初印象。多年來,隨著閱歷伴隨年齡的增長,加之新媒體不時所展現殊異于西北地區原有想象的風景物象,內心也些許改變了一些固有的看法。
長期生活在江南的人,放眼望去,小橋流水、鷗鷺翱翔、群峰競秀、山青水碧,每日里過慣了遠觀一幅畫,近視一首詩似的田園風光。很難體會到西北的人文風物,對來自西北的畫家更知之甚少。甲午春末,有幸和著名畫家、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曉銀先生在江南面唔,相處之間,其展現出獨有的豁達、開朗直爽的性情,坦誠而真率。從他那真性情中透發出的那股堅韌和豪氣,使我似乎看到了廣袤的西北大漠中走來的駱駝,或許這就是西北人的共性所致吧。
或許是因為生活區域的特性,王曉銀先生很喜愛駱駝,駱駝更是他國畫創作中不可或缺的題材。在他的筆下,展現出的各種駱駝、形態各異,色彩潤澤,筆墨老辣?;蚣氈驴坍?,或淋漓潑灑,或信手拈來,無不顯示出其物我一體,成竹于胸的藝術造詣和性情灑脫的率意流露。我們都知道,如果沒有長期細致的觀察和傳移模寫,很難達到如此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在筆墨揮灑之間,似不經意間,無不彰顯出其對所描寫物象的深刻感悟和率真性情。
曉銀兄雖擁有西北漢子的剛毅特性,細細品讀,給人更多得還是感覺他那俠骨柔腸式的真性情。他愛西北、愛荒漠、愛家鄉,愛身邊所熟悉的任何物象,更從心底熱愛生活。他的心血和汗水傾注在這一方熱土之上,常年徜徉在我國人數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裕固族聚居區,用真情和畫筆記錄著這個古老游牧民族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瞬間。長期深入實地采風和生活體驗,為畫家積累了豐富的藝術創作素材,眾多的物象已經深深地融進了畫家心底。

畫家王曉銀作品-祁連山下
那含羞的少女、歷盡滄桑的老者、天真無邪的孩童,再配上高大健碩的駱駝,畫家借以自身所具備的藝術素養凝于筆端,墨色交相輝映,酣暢淋漓,一幅幅充滿濃郁西北風情、美輪美奐的藝術佳作從他的筆下肆意“流淌”,尤其是他筆下那大膽采用前人多未使用的色彩所描繪的駱駝形象,足以顛覆這種生物在常人心目中固有的形象,以獨到的感悟賦予了駱駝這種常見繪畫題材不一樣的風姿。展現在觀者面前的畫圖,是對美好生活的寫照和提煉,更是畫家借以詮釋自我修為和展示藝術思想的載體。
王曉銀先生很注重個人修為的提升,將自己對事物獨特深徹的感悟寄情于尺幅之上。多年矢志不移的堅持,不被紅塵喧囂所浸染,用真情和汗水真情呵護自己心中的藝術之花。畫家王曉銀正值壯年,也是藝術創作和自我錘煉的黃金階段,他宛如一匹帶隊走向綠洲的駱駝,用自己的堅韌和執著,朝著自己心中那片純凈的樂土一路走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畫家定會破繭而出,振翅翱翔在屬于他心之向往的那片廣闊天地!

畫家王曉銀作品-初雪
王曉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當代著名人物畫家;甘肅省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1965年出生于甘肅省山丹縣, 現為甘肅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甘肅國畫院副院長,中國老子書畫院名譽院長等,中國彩墨駱駝創始人,中國裕固族人物畫題材重要代表人物,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其作品獨具特色,藝術內涵深厚,功力扎實,尤其作品裕固風情系列影響深遠,突出西部地域文化特色,具有獨特的藝術和人文價值。
畫家王曉銀作品選登

畫家王曉銀作品-初冬

畫家王曉銀作品-高原上的巴特爾

畫家王曉銀作品-早春

畫家王曉銀作品-吉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