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盛2014春季文獻郵幣雜項拍賣會
中國紙幣/銅鏡/古銅珍玩/茶道具/郵品/紙雜文獻/古幣/金銀錠/機制幣/新中國金銀幣
預展:2014年7月16日至拍前一日
拍賣:2014年7月18-21日
預展及拍賣地點:上海建國賓館4樓(上海市漕溪北路439號)
金石碑拓翰墨香,怡爾雅集博古今
—“日本今井、三井家族及諸位名家珍藏中國重要碑帖法書”專拍題記

怡爾雅集——“日本今井、三井家族及諸位名家珍藏中國重要碑帖法書”
清朝滅亡以后,溥儀從宮中以賞賜給弟弟溥杰、溥佳等等名義,將大量的宮中歷代法書名畫一千多件以及各種珍寶,攜出宮外。一部分,于1925年抵押給了中國鹽業銀行,溥儀的《我的前半生》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述,但所說應該不是全部。這批抵押品共有數千件,后來在北京拍賣,于是這批珍寶流向民間,進而流向海外,其中主要的去向,就是日本。
一部分,被長期設立于北京的日本古董商“山中商會”買去,還有繭山龍泉堂的創始人繭山松太郎(1905年北京開店專門收集中國瓷器雜項古玩)、博文堂第二代主人原田悟郎、壺中居的廣田松繁不孤齋(藏品500余件捐給了東京國立博物館)、橫河民輔、安宅英一(后捐給大阪東洋陶瓷博物館)、出光佐三(成立出光美術館)、根津嘉一郎(創立根津美術館)、巖崎小彌太(創立靜嘉堂文庫)、細川立(創立永青文庫)、松岡清次郎(創立松岡美術館)、須磨彌吉郎(后捐京都國立美術館)、藤井善助(創立藤井有鄰館)、住友吉左衛門(創立泉屋博古館)、中村不折(創立書道博物館)、山本悌二郎(設立澄懷堂美術館)、阿部房次郎(后捐大阪市立美術館)、上野理一有竹齋(后捐京都國立博物館)、河井荃廬(三井聽冰閣收集歷代碑版法帖之重要推手)等等,都是近現代中國古代藝術品的收藏大家。

靜嘉堂文庫

啟功在日本三井文庫鑒賞宋拓本

永青文庫
1900年以后的百年間流往日本的中國珍貴藝術品,其數量也許不能和兩千年的傳承相比,而質量恐怕另有一比。因為,清宮藝術珍品,是中國史上的藝術品大集合,是最頂級的文物,他們的流出,與民間交流性質大不相同。

諸位名家
其中,三井家藏為中國碑拓收藏之重鎮,特別是西泠印社初創早期,如河井仙郎等皆受日本財團三井聽冰閣之托,為購買各種珍稀拓本如宋拓孤本而盡了大力。建國初期日本更涌現出如今井凌雪《崗山題名摩崖佛經》、道端良秀《中國石佛石經》、坂田玄翔《秘境山東摩崖》等代表學者及著作,并成為西泠為印社名譽社員。早期《原色法帖選》前30余冊采各家所藏名帖,很多出自日本藏館與藏家的善本,后10余冊為“聽冰閣墨寶”子系列,全部為三井家藏本。如李宗瀚所藏褚遂良《孟法師碑》為剪裱唐拓孤本,是其“臨川四寶”之一,今藏日本三井紀念美術館。三井聽冰閣舊藏近百件的唐宋拓本,屬于最頂級的碑拓。

題跋鈐章
此次《怡爾雅集——日本今井、三井家族及諸位名家珍藏中國重要碑帖法書》專場拍賣,年代溯自宋元明清,諸如宋高宗御制手拓本《樂毅論》內府宮裝經折寶冊、南宋拓本《大唐三藏圣教序》、元拓《司馬裴君碑》、明代瓜皮拓《王羲之十七帖》、清拓剪裱本《唐昭仁寺碑》、宮裝本《三希堂法帖》、張大千毛筆手札并附《大風堂瓦石集拓》等。

宋高宗御制手拓本《樂毅論》

南宋拓本《大唐三藏圣教序》

元拓《司馬裴君碑》
所藏內容涵蓋漢磚、拓片、拓本、碑帖著錄及重要文獻,其中不乏叢帖巨制,如明拓《淳化閣帖肅府本》全十冊、《晚香堂蘇帖》全十二卷、清乾隆御刻《因宜堂法帖》經折拓本一套八冊、清光緒年間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的吳隱先生費數十年之力匯刻而成《古今楹聯匯刻》經折拓本一套十二冊等。

泓盛2014春拍怡爾雅集 — “日本今井、三井家族及諸位名家珍藏中國重要碑帖法書”專場將于7月20日舉槌
此次《怡爾雅集——中國重要碑帖法書》專場拍賣,源自中國金石大家舊藏,多鈐章或題跋,如明代文彭、楊繼盛、清代張廷濟、翁方綱、陳介祺、金石收藏世家諸城王氏、篆刻家沈鳳、藏書家吳云、書法家楊沂孫、晚清重臣李鴻藻、山西巨富孫阜昌、楊守敬、吳昌碩、趙叔孺、錢玄同、唐翰題、羅振玉、張大千、吳湖帆、盧子樞等,后為日本今井、三井家族珍藏,現今整體移轉上拍,此次購藏機遇,當為諸位同道方家珍之重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