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市場經濟帶來了社會的繁榮,同時也造成了人們情感上的失落,喧囂的生活與內心的孤寂,使人們找不到精神的家園,環境污染、疾病流行、信仰缺失、道德滑坡,諸多因素無不讓人們變得焦慮而疲憊……
畫畫對我來說不失為一個較好的行當,你可以在這里尋到一個哪怕是蝸居的安靜之所,當美妙的音樂響起,毛筆在宣紙上躍動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煩惱均離你而去,當畫面上出現孩童與古人的時候,更是覺得自己也隨之進入了他們的世界。孩子的視野是清純的,沒有污染、沒有遮蔽,亦真、亦善、亦美,那里永遠充溢著快樂和天真,童年如山澗的泉水清凈澄澈、跳躍飛濺、時而舒緩、時而激蕩奏響著一曲生命的歡歌。

至于山中的高士,覺得他們也并非皆因仕途的失意而無奈地歸隱,而是受到某種生活理想的驅使而主動地走向山水之間的。“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悠然境界中表達出一種閑適的狀態,顯現出一個凈化澄明心靈和一個無塵的世界,鳥兒飛出了遠方的視野,詩人的心在清風中隨閑云悠然飄去,一種超然物外的神思體現出了一種生命的自在與精神的自由,而這種境界也只有置身于山水之中才能真正獲得的。

我喜歡元四家和八大家的作品。他們的畫面是一個清清的世界,而清清的世界往往帶有一種凄寒之意,這是一片寧靜的天地。朱良志先生曾說過:“寧靜本身就是道,就是一,就是宇宙之本,宇宙生命的秘密就在寧靜中躍然顯露”。在中國畫中,煙林寒樹、雪夜歸舟、幽人山居、秋山崗起,這些習見的畫題都在幽冷中透出寧靜,即使是飛流直下的瀑布,也常在空寂的氛圍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囂。

在孩子的世界里,在古人與山水之間盡情地享受天真、詩意與寧靜,讓人們的心靈在精神的家園中安然棲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