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春季拍賣會以22.5億元的業績完美收官
日前,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將于7月5日至6日在上海希爾頓酒店(靜安區華山路250號)舉行中國嘉德2014秋季拍賣會征集活動,希望各界藏家朋友蒞臨攜寶參加。
上海素有中國民間收藏“半壁江山”之美稱。清末,上海開埠成為遠東地區最繁華的城市,全國各地收藏家相繼涌入,上海民間收藏亦開始興盛,“高雅收藏”逐漸飛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良好的收藏傳統和藝術品鑒藏氛圍,是中國嘉德多次到上海進行征集的首要原因。

清康熙“清寧之寶”壽山石印章-1
中國嘉德作為國內最早的股份制綜合性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文物藝術品交易平臺,首批并連續十三年被評為中國拍賣企業“AAA”級最高資質,2010至2013年蟬聯胡潤百富千萬富豪“最青睞的國內拍賣行”冠軍,被國際權威藝術品市場研究機構——歐洲藝術基金會列為全球前五大藝術品拍賣公司。在各界藏家的鼎力支持下,中國嘉德屢創佳績,2014春季拍賣會以22.5億元的業績完美收官,滬上藏品捷報頻傳。
在2014嘉德春拍“清寧—金石篆刻藝術”專場中,“清康熙'清寧之寶'壽山石印章”以2070萬元成交,領銜拍場。此印的收藏家,是滬上名宿汪統老先生。汪老生于 1916年 9 月,卒于 2011 年 2 月。汪老自幼飽習傳統文化,青年時畢業于上海“圣約翰大學”經濟系,學貫中西。在這件璽印囊匣的正面,有其親筆題寫的箋條。在世期間,汪老以世交和文友的身份,結識了許多著名的書畫、篆刻家,其一生收藏也主要集中在這兩方面。汪老藏石極富,從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收藏。在上海解放前夕,有錢人爭相割金換幣之時,他卻醉心于購石覓印,日積月累自然就“富甲一方”。2010 年的“京滬收藏家藏品邀請展”中的印章,基本源自汪老珍藏。這方“清寧之印”,就是汪老的“藏中遺珍”。

清康熙“清寧之寶”壽山石印章-2
此方石章乃清康熙之御用,印文刻篆書朱文“清寧之寶”四字。石章精選上等“善伯石”為材,材質靈透溫潤、宛若珠翠、紋理絳暈、有如珊瑚;印鈕用精巧細膩的手法,雕刻了一匹栩栩如生的臥馬,運刀神妙、盤礴盡致、堪稱一絕。清代帝王的璽印,近年以來一直是藝術品市場上的“龍睛”之物。一方面,因其珍稀鮮有;另一方面,器物雖小但是卻具有重要的文化與歷史價值。所謂:“畫龍點睛”,不在大小,而在出彩也。在皇帝委任翰林院文臣名宿所編輯的“庋藏總集”如《西清古鑒》、《石渠寶笈》、《秘殿珠林》、《天祿琳瑯》的著錄中,帝王的印章也是作為唯一的“證物”而存在的。凡在冊的藏品,一定于書畫卷冊、傳世善本上,鈐有相應的印章。正因為如此,這些印章和它們遺存下的“鈐本”印跡,才成為后人為藝術品鑒定的重要依據之一。而這些印章的實物,歷經兵燹和日月風雨的磨礪,如能保存至今,更具有材質、鈕制、雕鏤工藝之美、篆刻文字之美的藝術面貌,是歷史文化與藝術遺存的絕妙合一。
歷經三百余年雨雪冰霜,兼具傳奇色彩,深含一代帝王緬祖承續的“清寧之寶”,終在嘉德覓得歸宿,得以很好的延續傳承。欣喜之余,中國嘉德的專家團隊又將踏上滬上再尋寶的新征程。一件珍藏,得者在天、地、人和,中國嘉德愿與滬上藏家一起,同鑒佳器,共創佳話。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