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畫家孟憲奎
在風景秀麗的運河之畔,在中國魅力名鎮古鎮楊柳青,有一個聞名津城的中年畫家,著名書畫大師孫其峰先生、天津美協副主席鄭連群、天津美院原院長張世范、天津美協副主席張德育、著名畫家閻茂如、張錫武、天津畫院著名篆刻家孫家潭等先后來過這里和他交流國畫藝術,不僅為他所創辦的運河畫院題匾,還給他留下珍貴的墨寶,這個畫家就是孟憲奎先生。

孟憲奎《太行人家系列》
孟憲奎,1962年生人,孟子第72代傳人,1979年就讀于天津美院,師從著名畫家鄭連群,曾獲得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光彩之星等稱號,天津美協會員。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習國畫,精心創作,在創作中融合古今名人技法,畫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國畫風格。
時間以一個雕塑家的技藝,雕塑著每一個人的人生形象,它所遵循的是一個人的內心選擇,而每一個人都有一條屬于自己所走的道路,孟憲奎的內心心路是清晰的,也是明確的,更是穿越性的。他自幼酷愛繪畫藝事,四十年筆耕不輟,懷抱匠心,殊遇墨趣,在翰墨苑里辛勤耕耘,不懈努力,終于碩果累累。
孟憲奎《太行人家系列》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在花鳥、山水的繪畫創作上,必需要師自然,法自然,要有大量的積累,這樣才能擁有大量的素材,才能在繪畫中胸有成竹,下筆如神。孟憲奎熱愛生活,熱愛自然,他長期堅持寫生創作,形成自己鮮明的筆墨個性和時代特征,他善于學習,勤于研習筆墨技巧,常常對一幅經典作品反反復復揣摩,以求吃透其精神內涵,把握其筆墨要領。他善于構圖,善于用色,注重古今融會,舉一反三,富有藝術想象力和表現力,常常在創作中融進創新意識,并在用色上有意吸收水墨畫的技法,于不經意間給人以清新悅目的清新秀麗的感覺。
孟憲奎《太行人家系列》
筆墨是中國畫的核心內容,筆墨有虧,索然無味,不管是花鳥畫,還是山水畫,都需要磨礪在每一個須臾之間,尤其是構圖,要準確,要抓住重點,用筆用墨的疏密、干濕、濃淡、皴擦、點染順勢、往返和輾轉,畫面統一,視覺舒服,以畫抒情,物我交融去粗取精,藝術意味才會濃厚。
時光帶走了孟憲奎曾經擁有的美麗往事,然而沒有時光的流逝,人們又怎樣懂得它的美麗?孟憲奎是一個有理想,有文化,有學問,有憧憬,有抱負,一個常常逍遙在精神內核而獨步的人,一個懷舊而流連往返的人。他靜以養身,儉以養德,淡泊明志,樸實無華,寧靜致遠。滄桑人生鑄履歷,淡雅筆墨繪丹青。透過凝重的歷史的天空,回憶漸行漸遠的生活經歷,孟憲奎已經把他的繪畫融入到他的生命和血液之中,墨染流年,靜守清歡,他淡定人生,平心守正,嚴以律己,不趨炎附勢。他的畫和他人一樣,深邃、深刻、深摯、深湛、淡然、淡定,以嶄新的視角和清新老道的筆法,構思嚴謹,內涵豐富。

孟憲奎《牧歸》
孟憲奎的工筆花鳥畫,繞開了“板”、“僵”、“平”的傳統花鳥畫的創作誤區,工而不膩,細而不僵,用色厚重而不擁塞,淡雅而不單薄,格調高雅,清新空靈,祥花瑞鳥,開合有致,密疏相間。他畫的葡萄和小鳥,尺幅都不是很大,但是畫得很精巧,很惟妙,一串鮮艷欲滴的葡萄,出神入化栩栩如生的小鳥,或輕俏鶯飛,或微慵恓息,還有一條活蹦亂跳的小鯉魚,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動靜相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有落在梅枝上的小鳥,瑞雪紛飛中,聆聽著大自然的天籟之音。他畫寫意竹子,把竹子的挺拔秀麗、樸實無華和堅忍不拔,不屈不撓,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并生活化、情緒化,擬人化。還有他畫的工筆狗,細筆絲毛、破筆絲毛、劈筆絲毛共用,濃淡相宜,層次豐富多變,細膩逼真,令人贊嘆叫絕。而他的寫意花鳥畫,灑脫而不粗率,隨興而不失法度,畫家心底的潔雅與寧靜,躍然紙上。
孟憲奎《凡塵不侵》
孟憲奎的山水畫雄奇險峻,秀美靈動,他澄懷味道寫奇峰,畫出了明日出天山,蒼茫云海間的大氣磅礴,其筆墨沉著豪放,痛快淋漓,構圖奇絕險峻,妙趣無窮。淡墨留香,林中聽禪,自然繪畫,表現出心靈四季之美妙。如他畫的山水畫《觀瀑圖》、《初雪》、《高山流水》等,在構圖、形象、層次、氣氛、色彩、筆墨都很精彩,畫風清新,層次豐富,虛實相生,意境空曠,富有創意,渾厚華滋,黑密深沉。構思奇異,時態旖旎,悟性彌漫,筆墨新韻。
孟憲奎《春和景明》
總之,孟憲奎的繪畫風格是獨特的,不管是花鳥,還是山水,都具有很強的視覺張力,其畫作既富有傳統筆墨特色,又有現代筆法特點,用色淡雅,格調莊重而不是簡約。從題材上看,工筆花鳥、寫意花鳥、山水皆能入畫。畫風清凈、雅逸、精妙。
藝術的造型,是形而上的造型。多年來孟憲奎在師承傳統的基礎上,在造型刻意創新,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下硬功夫,用強悍、稚拙,富有節奏的線條,精細地描繪出一個又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物象。在用筆、施墨、整合上,因勢利導,從外到內畫出所表現的花與鳥的形與神,很有豐富的內容,畫出了花鳥的味道,和山水的味道。其用筆的長短,粗細,墨的干濕、濃淡、虛實,恰到好處,畫家為自己提出難題,在對立統一上,制造矛盾,解決矛盾,化解矛盾,使得畫面和諧完美,具藝術的美感。
因為繪畫,今生今世,孟憲奎無愧于自己;因為繪畫,此生此世,他無愧于自己那顆無限向往著智慧和天空的靈魂。他定會大器晚成,在繪畫上寫下濃重的一筆。

孟憲奎《相濡以沫》
孟憲奎,字閑人,拾閑齋主,1962年出生,孟子第72代傳人,上世紀70年代末就讀于天津美院,師從著名畫家鄭連群,曾獲得國家級青年文明號、光彩之星等稱號,現為天津美協會員、書協會員、天津市政協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天津運河畫院院長。經過四十多年的研習國畫,精心創作,在創作中融合古今名人技法,畫出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國畫風格,作品深受國內外友人喜愛,曾多次被日本、美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各地友人收藏。其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及市級美展并獲獎,同時曾多次被《天津日報》、《今晚報》、《每日新報》、《中國書畫報》、《渤海早報》、《畫訊》、《求知》等雜志報刊刊登。
2012年受電視臺采訪,并錄制專題節目《印跡》。
2013年12月11日被渤海早報《天津國畫實力派畫家精品展之中青年畫家系列報道》人物周刊刊登。
2008年4月《春和景明》入選《中國海峽兩岸四地大型書畫展全集》。
2011年12月《高原寒》入選天津濱海新區第三屆文化藝術節二等獎。
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創作作品《胡楊情》入選全國美展,并被中國軍事博物館收藏。
2012年4月《看雨春山中》入選第二屆全國群眾文化美術書法大展作品集。
2012年《太行老區新人家》入選天津市第十六屆「群星獎」優秀作品集。
2012年10月《太行深處有人家》入選第五屆中國天津書法藝術節《當代天津山水畫名家作品集》。
2012年8月《萬山紅遍》入選《慶祝中國共產黨十八大勝利召開大型書畫展作品集》。
2013年4月《太行老區新人家》再次入選《首屆中國日照農民書畫藝術節》作品集。
2013年5月于天津水上公園文化藝術中心舉辦個人書畫展,并出版《蒙·大山情》畫集。
2013年8月作品《神龍灣新貌》入選由天津美協舉辦的《中國畫實力派畫家作品展》。
2013年9月作品《太行老區石板巖》入《選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全國美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