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an Reed 風中的蓮花(局部2)wind Lotus 裝置 2014
2014年6月29日下午,柏睿安個展《圖像人類學:柏睿安在朱家角的駐留與創作》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證大朱家角藝術館舉辦,這一展覽繼續延續了《從中國到宇宙》這一系列創作主題,展出他在上海朱家角藝術館駐留期間和近期創作的作品。

Brian Reed 蓮的意義(局部1)lotus meaning 裝置 2014
柏睿安是一名年輕的紐約藝術家,畢業于耶魯大學,他的創作涉及繪畫、雕塑、裝置、行為等多個領域。柏睿安想通過許多不同技法的嘗試與不同媒介的轉換,創作一種自己的藝術性語言。從2012年到2014年,柏睿安來到中國,先后在北京宋莊與上海朱家角進行駐留和創作,以他對中國文化的獨特理解創作了《從中國到宇宙》系列作品。2013年5月,我在上海策劃了柏睿安的首次個展“從中國到宇宙:蓮花沙漠”,在這個展覽上展出了柏睿安在北京宋莊駐留期間創作的繪畫和裝置作品,并于5月9日在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證大朱家角藝術館舉辦了“藝術的東西方交流:解釋與方法論”論壇。

Brian Reed 蓮的意義(局部2)lotus meaning 裝置 2014
對生命和大自然的關注一直貫穿柏睿安的創作主題。他最初的作品受印象派和野獸派的影響,以表現田園風光的風景畫為主,色彩艷麗,這與他從小生長在一個臨近山川、森林以及溪水環繞的農場有關。在大學本科期間,柏睿安開始在作品中嘗試大膽的試驗,將對人物的思考運用于攝影、裝置以及行為藝術的創作中。

Brian Reed 龍蝦的先靈(局部1)Lobster Spirit Ancestors 裝置 2014
柏睿安對非洲文化和南美文化有強烈的興趣,這從他創作的《通過他所有的心》系列作品中可以看出。在這組綜合材料作品中,柏睿安致力于表現物體的質感。如在《振動的精神》這件作品中,他挑選了一件質感強烈的白色木材,然后纏繞上金屬絲,粘上白色的谷粒與黑色的金屬,使人聯想到耶穌受難時所佩戴的荊棘頭冠或者其他東西。木材上面鑲嵌了不同顏色的瓶蓋, 猶如一個權杖,從而達到一種非凡的效果。 柏睿安還創作了《“Nkisi”權杖》系列,在傳說中,這些權杖是吸引為了一個精靈然后捕捉它,這個精靈擁有治愈人們心靈上的痛苦與迷茫的作用。柏睿安以雕塑的形式創作了這些權杖,然后搭配以不同的材質,如羽毛、石頭、木棍、釘子、刀片等,具有一種沖突、震撼的效果。制作這些權杖的木材來自他小時候生活的農場,已有將近200年的歷史,這些權杖或懸掛于滑輪上,或盤旋于地面上,就如同盤旋于現實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柏睿安希望觀者在觀看這些作品時,如同漫步于不同的精神領域中。正如《探戈——愛的藝術史》作者羅伯特 • 費里斯 • 湯普森(Robert Farris Thompson)在文中所說:“柏睿安通過這些引人注目的創作對象,帶給我們的是一場除去武力的文化之旅。他似乎感知到了非洲文化的視覺影響力的秘密。強調精神意義的表達,通過一個新的思想傳遞除去。他創作時很謹慎,對待他的創作對象就像是正在制作一把斯特拉迪瓦里斯小提琴。這些帶給了我們快樂。”

Lobster Angel 56x76cm watercolor2013
策展人馬琳認為,柏睿安喜歡從尋常的事物中發現強大的美麗與力量,通過對日常事物的描繪與不同媒介的創作,感受內在的力量與靈性。絲瓜、蓮花、龍蝦、水草這些普通的物體在他的筆下都呈現出歡悅的氣氛。在“從中國到宇宙:蓮花沙漠”展覽中,有一件作品《絲瓜花園》描繪了一個充滿了生機的絲瓜藤,上面結滿了飽滿的絲瓜。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絲瓜的頭部都被描繪成龍的樣子。在柏睿安眼中,中國龍是最傳統,也是最具有辨識度的中國符號。“當我在北京的路上散步游走時,我發現龍的元素無處不在。我在植物中發現了它,在路邊依偎的小狗中感知到它,從樹木中發現了它,從不同的水果、金魚中感覺到它,有時候還會在人群中窺探到它的蹤跡。所以我選擇正在成長的絲瓜來代表正在生長的龍。”

Lobster Army 56x76cm watercolorand mixed media 2014
在這個展覽中,柏睿安還展出了一件巨大的裝置作品《蓮花沙漠》。他創造了一個白色的空間,墻面上是一副尺寸巨大的油畫作品,上面畫滿了盛開的蓮花,在蓮花的花心中,寫了一個個“合”字,紅色、黃色的錦鯉漫游其中。地面上一邊是粉色的沙子,一邊是鋪滿了陶制的錦鯉與月餅,在這里,沙子象征著沙漠,陶制的月餅象征著星空,這些錦鯉漫游在月餅周圍,猶如漫游在宇宙天際間,與墻上的作品相呼應。頂上懸掛著一件用霓虹燈制作的作品,圖案是曼陀羅花以及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符號,這些霓虹燈管與地面相連,呈現出獨特的意境。觀眾在觀看這件作品時,猶如航行于“從中國到宇宙”的意境中,柏睿安以他特有的理解對中國傳統文化用藝術的方式做了詮釋。在展覽開幕現場還有現場行為藝術表演和與觀眾的互動。一名俊美的男子坐在粉色的沙子上,他抬頭仰望著霓虹燈,似乎在冥想,又似乎在與宇宙進行對話。另外,柏睿安向所有來參觀展覽的嘉賓每人發放了一支蓮花,并問他們一個問題“蓮花對于你來說意味著什么”?觀眾手持蓮花和在鏡頭前的回答構成了柏睿安一件新的作品,也使這件裝置作品有了更多解釋的可能性。
此后,蓮花成了柏睿安反復創作的一個主題并不斷深化。2013年3月在上海朱家角證大藝術館駐留期間,柏睿安學習了中國書法和水墨,用心體會骨法用筆和氣韻生動的意境,從而創作了一批融合水墨、書法、宣紙、油畫、水彩、現成品等綜合材料的一批新作,詮釋著外國人眼里的中國水鄉。本次展覽“圖像人類學:柏睿安在朱家角的駐留與創作”展出了4件裝置作品和20余幅用綜合材料制作的繪畫作品。
《蓮花信息》是展覽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件裝置作品,由500個蓮蓬組成。這些蓮蓬被涂繪成各種各樣的顏色,裝進壓克力的瓶中,均勻分布在整個墻面,既單純又統一。如果仔細觀看的話,會發現有些蓮蓬的蓮子是由書法制作而成,柏睿安在宣紙上寫了很多繁體的“愛”字,然后他把這些字揉成團塞進蓮蓬的洞中,再在外涂以各種顏色。柏睿安解釋說這是由于他看了王南溟的作品《字球組合》,對傳統書法的解構而受到的啟發。綜合繪畫《月光反射》更多的帶有水墨畫的意境,他把用絲線連在一起的藕片放在銀色的河流中,形成了一個有機的形式組合。
除了蓮花以外,龍蝦也是柏睿安非常喜歡表現的另一個主題,在他的筆下呈現出另一種情景。如《藍色龍蝦》這件作品,柏睿安嘗試中國水墨與現成品的結合。他把宣紙裱在油畫布上,用水墨的方法畫了很多小龍蝦,然后把藍色的蓮藕片粘貼在小龍蝦上,打破了畫面的扁平效果而創造了一個立體的空間。《朱家角的收獲》描繪了兩只船上的龍蝦左右開弓,長長的鉗子持著漁網正在捕捉河里螺絲的情景,龍蝦的形象完全擬人化。《龍蝦軍隊》里的龍蝦似乎像一個儀仗隊正凱旋歸來,而蓮花成了它們的戰利品。《獅子在求救》里可憐的石獅子的由糖做成的基座正在被龍蝦蠶食和破壞,而獅子卻無力戰斗,只有求救。《龍蝦天使》中的龍蝦在花朵的簇擁下,似乎正在飛翔。而《龍蝦飛機》更是充滿了想像力。柏睿安用明快的色彩和幾何的造型創造了一個小龍蝦的天堂。
柏睿安描繪了朱家角的其他動物和植物,也是呈現出歡樂的情景。如《朱家角自由的動物》中一只烏龜和幾條小魚正在水中自由的嘻戲。《水鄉的河草》中五彩斑斕的河草猶如一片片美麗的花朵正在綻放。對于柏睿安來說,蓮花象征著愛,龍蝦象征著黑暗和邪惡,蓮花與龍蝦被放進同一幅畫里,使它們彼此對立。這種關系象征著人生的兩面,需要加以平衡。柏睿安的這些作品不僅講述了蓮花與龍蝦的故事,也講述了他自己的人生。
對于柏睿安來說,藝術創作是對自我的一種認知與周圍世界的交流,我們從其作品中也可以了解一位年輕的國外藝術家是如何介入中國文化來感悟人生。在柏睿安的作品中,有一種愛的因素的表達,他賦予這些普通主題以獨特性。所以當我們面對柏睿安的作品時,我們看到的是他的一種隱喻的人生態度和感悟,這也許就是柏睿安作品的意義。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