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龐貝城遺址墻上彩繪
如果一座城市依傍著一座雄偉的高山,又面對著蔚藍色的大海,這本是絕妙的風景,可是如果它所依傍著的那座山卻成了它的災難之源,那就非常不幸了。這樣的不幸發生在2000年前的意大利龐貝,突然噴發的維蘇威火山湮滅了它。

杰羅·蘇雷克 《跳舞的天使》
中東歐不僅是個地理上的名詞,而且是一個富有地緣政治學涵義的名字。這片受地中海與大西洋暖濕氣流及歐洲大陸性氣候交互影響的土地,歷史上經歷了多個帝國的統治與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帝國文化與獨有的區域文化給那里的諸多民族帶來了剛毅與不屈的民族性格,同時,多民族的性格結構與文化精神創造了那片土地璀璨的文化,也給世界文明進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比利時皇家美術館名畫 老勃魯蓋爾的《伯利恒的戶口調查》
比利時VS俄羅斯于6月23日以1比0結束比賽。6月中旬以來,全球幾乎都進入了世界杯模式。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地標性建筑——撒尿小孩銅像也非常應景地穿上了國家隊球衣。
俄羅斯名畫 《近衛軍臨刑的早晨》蘇里科夫

提起傳統歐洲豪強,"男模隊"意大利永遠不會被球迷忽視,在這支藍色軍團中,最亮眼的一抹黑,無疑是"巴神"馬里奧·巴洛特利了。2012年,一位曾為奧巴馬·曼德拉創作過麥田畫像的藝術家,用拖拉機在麥田里創作了一幅巴神背影畫,面積高達2700平米,并聲稱:"在我看來,巴洛特利是我最佳的藝術創作對象。"

畫家邁克·布朗的作品《球賽的藝術》
英國是現代足球的發源地,而英格蘭隊則是球場上一支遠近聞名的勁旅,在世界上擁有眾多球迷和粉絲。但鮮為人知的是,英國人對足球的熱情不僅揮灑在綠茵場上,也同樣揮灑在畫布上。以足球運動為題材的藝術創作本就不多,這些藝術創作多出自英國藝術家之手。當然,一些英倫足壇的戰將也悄然走進了畫面。

Astrid Kirchherr
阿斯特麗德·科爾什赫(Astrid Kirchherr ,1938.5.20~ )是一位德國攝影師、藝術家。1960年,Kirchherr在漢堡的Kaiserkeller 酒吧遇到The Beatles的貝斯手Stuart Sutcliffe,隨即他們便訂婚了,但Stuart在1962年病逝。雖然Kirchherr說她1967年以后就很少拍照,但她早年的作品在漢堡、不來梅、倫敦、利物浦、紐約、華盛頓、東京、越南等地及搖滾名人堂 都展出過。

伊朗國王二世 1822年
三年前,一群暴徒襲擊了位于德黑蘭的英國大使館,損毀了很多文化珍寶,其中還包括六件藝術品。據英國《電訊報》的報道稱,如今,英國政府方面確認了失蹤的藝術品及其價值。其中,價值最高的莫過于一幅1823年繪制的伊朗國王二世的畫作,價值120萬英鎊(合200萬美元),這幅畫是19世紀初伊朗國王送給英國大使的。

歐文·佩恩
歐文·佩恩(Irving Penn)1917年6月16日生于美國新澤西,是20世紀最偉大的攝影師之一。1943年,他開始為時尚雜志工作,拍攝過超過150張封面以及不計其數的時裝大片,是名副其實的將商業攝影和藝術相結合的典范。在Irving Penn的私人肖像拍攝項目中,他近乎刻意地不使用任何輔助工具,只使用最簡單的照明條件,巧妙地利用自然光和背景,賦予照片一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微妙質感。

提起傳統歐洲豪強,"男模隊"意大利永遠不會被球迷忽視,在這支藍色軍團中,最亮眼的一抹黑,無疑是"巴神"馬里奧·巴洛特利了。

科特•戚威特(Kurt Schwitters)作品
6月24日,倫敦佳士得“印象派與現代藝術夜間拍賣會”如期舉行,全場成交額達8578.4萬英鎊,拍品成交率67%,金額成交率71%。全場最貴拍品意外的由科特•戚威特(Kurt Schwitters)1920年的作品《Ja – Was? – Bild》創造,成交價達1397.05萬英鎊,原先估價僅為400-600萬英鎊,達到了最高估價的兩倍之多,這也創造了這位藝術家作品的新拍賣紀錄。


瑞士攝影師Ursula Sprecher和Andi Cortellini的攝影作品《Hobby Buddies》,記錄了一些因稀奇古怪愛好而聚集到一起的小團體。這些愛好五花八門,正常一點的比如潛水、養犬、野營,古怪的則有SM、屠宰。而這些同好小分隊里的個人則來自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年齡、種族、宗教,卻因為共同愛好而相識相聚在一起。威爾•卡頓(Will Cotton )說:“我喜歡吃甜食,它是我生活中的一大部分,糖象征著很多東西”。在他剩余的世界中,甜占據了重要地位:他烘焙精致的背景和布景,然后拍攝女人浮在棉花糖云上的照片,塞滿棒棒糖的風景,以及由蛋白杏仁餅制作而成的帽子。

據英國《每日郵報》6月24日報道,英國攝影師馬克·利弗(MarkLeaver)前往印度旅行時,抓拍到德里貧民窟藝人街的獨特風景。這里2800多戶家庭都是街頭藝人,包括木偶藝人、音樂家、雜技演員、民間歌手、魔術師等,顯然這不是個普通社區。

去瑞典,一定要去看看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在那里,每一站都宛如彩色仙境。古代神像、象征瑞典航海的帆船以及代表古代雅典奧運的橄欖葉……都會讓你以為走進一個藝術走廊。如果每天經過的都是這樣的地鐵站,上班也許就不那么痛苦了。

喬萬尼·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是意大利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是世界文學史上具有巨大社會價值的文學作品;意大利近代著名評論家桑克提斯曾把《十日談》與但丁的《神曲》并列,稱之為“人曲”。 這本書的插圖則是超現實畫家夏卡爾繪制,不禁為這本世界名著又增添了一抹色彩。

田中功起《拿起一個橘子扔出去千萬別想太多》 2006年
大衛·杜阿爾(David Douard,生于1983年,定居巴黎)個展“Mo’Swallow”從將植樹,智慧,唾液,圖像,科技,語言等變成工具的轉化和發展過程中吸取了靈感,來展現轉變的原則。他的作品有機、多孔、復雜,在邊界之上展開自身,模擬了病毒增殖的動態過程,暗示一種“病態的現實”和污染世界,深入神話之中,最終畸形化我們自身的程式。

第五屆國際“攝影之夏”雙年展聚焦性別關系
每兩年一次,BOZAR博覽會和35和合作機構都會在布魯塞爾主辦“攝影之夏”(Summer of Photography)國際攝影雙年展。策展人,攝影師,其他相關媒介的藝術家都會在一系列展覽、影片、講座、論壇中分享自己的觀點。作為結果,“攝影之夏”為布魯塞爾廣大鑒賞家,攝影愛好者及其他對攝影感興趣的觀眾創造了一個活躍的平臺。

約翰·弗丘作品 《海》
英國塞恩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Sainsbury Centre for Visual Arts |)正在展出《約翰·弗丘:海》(John Virtue: The Sea),展覽將持續到2014年8月24日。
《紫禁城》
蘇格蘭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Scotland)將于2014年6月27日至10月19日展出《明朝:黃金帝國》。
名為“非凡藝術展”的展覽在黎巴嫩貝魯特舉行,展出藝術品都是用廢棄的循環材料制成的。展覽聚集了41名黎巴嫩藝術家的創作。

保羅·那扎里斯(Paulo Nazareth) 《來自美洲的消息》(News from Americas)
今年夏天,英國倫敦當代藝術學院(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s)邀請國際藝術家、理論家和作家以《日志》為題展示多個種類的藝術作品,并舉辦各種藝術活動。《日志》展覽不同于致力于展現單個定義主題的傳統群展,它匯集了一組松散的作品集,旨在探討藝術家在質疑世界方面扮演的角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