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賓虹拍出5290萬作品《山川臥游卷》
黃賓虹1955年作《南高峰小景》
今年,適逢近現代繪畫巨匠黃賓虹誕辰150周年。為此,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紀念活動,南北各大拍賣公司更是抓住這一契機,推出了不同規模的黃賓虹書畫專場。在剛剛結束的2014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黃賓虹92歲巨制《南高峰小景》以6267.5萬元成交,創黃賓虹畫作拍賣價格新紀錄;《大盂鼎銘文手卷》以1725萬元成交(【視頻】嘉德2014春拍“大觀夜場”TOP3 黃賓虹破紀錄)。
就目前市場情況看,黃賓虹的作品雖然價格堅挺并穩步上升,但相比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其他近現代大師,黃賓虹精品力作的價值仍未被充分挖掘。
今年接連舉辦的拍賣專場和展覽活動讓這位山水畫大師再次走進人們的視野,也讓人重新認識其獨特的藝術成就以及在中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在其作品的市場逐漸升溫的同時,黃賓虹的藝術成就和歷史地位能否在藝術市場上得到與之相符的認可,成為市場的下一個熱點?
“黑賓虹”時期奠定黃賓虹藝術史地位
在中國近現代畫壇上,黃賓虹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畫家。其畫風與豐富多變的筆墨,蘊涵著深刻的民族文化精神與自然內美的美學取向。幾十年來,黃賓虹的繪畫一直受到美術界的廣泛關注,并逐漸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影響著當今中國畫壇。
黃賓虹高壽至92歲,世人常評價其為大器晚成的藝術家,尤其是其高速成熟的晚年。黃賓虹晚期的絢爛奠定了他畫史上獨一無二地位。早年的黃賓虹受“新安畫派”影響,山水畫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被稱為“白賓虹”;80歲后畫面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被稱為“黑賓虹”??v觀他一生的創造,毫無疑問,只有“白賓虹”時期專研習古、游歷山水的實踐性努力才能造就“黑賓虹”時代的輝煌。
對于“黑賓虹”時期一般人不理解,看不懂,長期以來,黃賓虹的畫因變法變得怪都難以賣出去。受主流的社會思潮的影響,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藝術收藏家們更加注意到注重畫面的處理和畫家的出身。當年只有傅雷獨具慧眼指出:“黃賓虹早年繪畫雖取法前人,但其仍用自家法,且并沒有學到古人最佳處。如果黃賓虹沒有晚年的創新,那么,黃賓虹對繪畫史是沒有重大意義。”
黃賓虹晚年的山水達到揮灑自如的狀態,傅雷評價當時山水畫家時認為黃賓虹是最好的,其次才是齊白石,而對張大千則認為他江湖習氣太重。傅雷贊譽道:“賓虹的畫,畫得確實黑,但是它的妙,也就妙在它的黑。畫上的黑,不是墨黑團團,而是黑中有對比,黑里有層次,正是表現出知白守黑的妙處。清初石濤詩:‘黑團團里墨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賓虹的山水畫,就是從他的黑墨團中見到他天地寬。”
被低估的大師:市場價格長期不高
在近現代繪畫史上有“南黃北齊”的說法,其中“北齊”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鳥畫巨匠齊白石,而“南黃””說的就是浙江的山水畫大師黃賓虹,這一說法足見黃賓虹的藝術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近現代山水畫家主要有四大家:黃賓虹、傅抱石、陸儼少、李可染,亦有一種說法認為黃賓虹、傅抱石、李可染是近現代山水畫家三大家。
從中可以看出黃賓虹在近現代繪畫史上擁有極高的地位,藝術成就得到廣泛認可。但是,黃賓虹的作品在市場上的遭遇與他的歷史地位和藝術成就形成鮮明對比。齊白石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不斷刷新紀錄,傅抱石、李可染的作品深受市場熱捧,雙雙躋身“億元俱樂部”,黃賓虹的價格卻一直低于上述三人,也低于近現代其他名家。
實際上,在民國時期,黃賓虹的作品市場受捧度也不高。據《美術報》報道,早在1909年黃賓虹就制訂山水潤格,堂幅每尺洋三大元,屛幅減半;卷冊每尺洋二大元,價格一般。7年后,也就是1926年又訂立山水、花卉、書法潤格:4尺60元,5尺80元,6尺100元,條幅同例;卷冊每頁20元,扇頁每頁20元。1931年黃賓虹與海上名人在《申報》刊登了海上名人合作摺扇的潤格,每頁定價1~5元。之后,在1945年才調整,那時物價早已今非昔比。從上述可以看出,從1926年至1945年近20年沒有調整過書畫潤格,可見黃賓虹的畫在當時市場并不熱鬧。而上世紀20年代的吳昌碩,潤格都是隔年調整一次;最“牛”的要數張大千,幾乎每年要調整潤格。
活動能力不夠導致行情不高?
黃賓虹高壽至92歲,屬于大器晚成的藝術家,他在世時的畫作并不受當時的人所認同喜愛。借黃賓虹好友陸丹林的說法:“上海本來是可以賣畫的地方,每年舉行的畫展層出不窮,多的賣出數千元,少的也賣數百元,最終多少只有看你的藝術和你的活動能力怎樣來定。”由此可見,光是藝術好,但是你的“活動能力”不成,也是沒有用處的。因為賣畫,一方面靠熟人,一方面也要靠宣傳交際,這方面最成功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張大千。
從1909年定居滬上直至1937年黃賓虹北遷北平,黃賓虹在上海活動幾近30年。身處上海大都會,對當時最新的藝術創作與理論,掌握甚豐,在這30年里,他曾擔任《藝觀》、《國畫特刊》、《國粹月刊》、《藝苑》、《中國美術號》(特刊)、《墨海潮》、《畫學月刊》、《美術雜志》、《美術生活》、《國畫月刊》、《國畫》等10余家雜志的主編、編輯或主筆,發起或參加過爛漫社、百川書畫社、蜜蜂畫社、藝觀學會、中國畫會、中國學會、寒之友社等多個社團,擔任過第一、二屆全國美展的評委,并在學生和友人的幫助之下游歷了中國東西南北的好山好水,活動不可謂不多,影響不可謂不大。
但是從當時黃賓虹賣畫情況不佳的主要原因,不難看出海派畫家的藝術特色——迎合市場的口味是很重要的一點。這種審美取向就是,喜歡設色,不喜歡水墨;喜歡細密,不喜歡粗放;喜歡熱鬧,不喜歡清冷。黃賓虹的山水畫,與這些特點完全不吻合,如果用這個當作是“好”的標準,那么他在“白賓虹”時期的山水表現,市場反應平淡,也是在情理之中。而“黑賓虹”時期的山水與當時社會審美習慣并不相符,并不受市場喜歡。
雖然作品受到同行和美術批評家認可,但是作品在市場表現上不佳,但是黃賓虹對此認為:“我死后50年,我的畫會熱鬧起來。”今年,黃賓虹仙去已近60周年,當初的審美習慣和偏愛與今不同,黃賓虹的作品逐漸得到市場認可。
有可能成為市場下一個熱點?
黃賓虹的作品從2011年開始在市場走強,雅昌網的數據顯示,2011年翰海春拍,黃賓虹的《黃山湯口》以4772.5萬元成交。這在黃賓虹的拍賣紀錄里已經是天價了,但是這種勢頭因為藏家提前沒有準備,使得人們似乎還以為這只是一個個案而已。但隨后在三江秋拍上黃賓虹的《書法對聯山水》立軸以747.5萬元成交,直至2012年嘉德春拍黃賓虹《天都松影圖》1437.5萬元成交,都表明黃賓虹的作品在拍賣市場上開始被買家關注。
今年恰逢黃賓虹誕辰150周年,拍出的作品價格也是在穩步上升。但是,相比傅抱石、陸儼少、李可染等名家,黃賓虹作品的價格還是處于低位。根據雅昌網數據,從單幅作品價位來看,李可染有三幅作品價格上億,傅抱石也有一幅上億,黃賓虹作品還沒上過億元。在1000萬到一億區間之內的作品,傅抱石有92幅,李可染有52幅,黃賓虹只有23幅。在500萬到1000萬之間,黃賓虹和李可染作品數量差不多,傅抱石的作品則有136幅。但是在100萬到500萬之間的作品,三人并駕齊驅,都是550幅左右。
可以說,市場對黃賓虹藝術成就認可度已經在提升,黃賓虹的藝術成就、歷史地位與作品價值是決定其作品價格最后能到達什么地步的基礎所在。
據《新京報》報道,綜合今年春拍的整體情況,黃賓虹《南高峰小景》的破紀錄并沒有使其整體價位立馬上揚。一些拍賣公司所拍的黃賓虹畫作反而頻頻遭到流標。這固然一方面源于今年春拍仍處于調整中、買家更趨成熟、理性。而更重要的是,哪怕是天價藝術家也只能是其重要作品才能受到市場追捧。中國嘉德總裁助理兼書畫部總經理郭彤接受采訪時稱,黃賓虹是非常重要的畫家,此次春拍再度驗證了“重要藝術家的重要作品是市場中永恒的熱點”這一文物藝術品市場的鐵律。
雖然現在是一個資本運作的市場,大的機構大的資本掌握了話語權和定價權。但是隨著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隨著社會的發展、研究的深入,懂畫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從黃賓虹的學術價值來看,資本的介入只是早晚的問題。綜上可以預計,黃賓虹進入“億元俱樂部”是早晚的事情。藝術家的市場最終還是會歸結到它的學術價值之上,這是一個根本。
黃賓虹(1865~1955)
近現代中國畫大師、學者。原籍安徽歙縣,生于浙江金華,初名懋質,后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
黃賓虹所作重視章法上的虛實、繁簡、疏密的統一;其畫風蒼渾華滋,意境深邃,所謂“黑、密、厚、重”的畫風,正是他顯著的特色。
黃賓虹一生致力于筆墨的研究——常以山水作字,而以字作畫:他的五字筆法、七字墨法,既是技法也是一種美學觀念。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