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會做為學術機構,學會將秉承“多元和諧,組織有力;開放包容,昌明學術;堅守本體,彰顯個性”的宗旨,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來增強學會的實力。為整體提升湖南油畫的學術品質打下良好的基礎,為打造文化強省貢獻湖南省油畫學會的力量。
何汶玦
1970 出生于中國湖南;1989 深圳大學現代藝術學士;1994---1997 中央美術學院研修班;2003 吉林藝術學院繪畫碩士;目前 生活、工作在北京;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油畫學會會員;湖南省油畫學會副主席。
個展
2013 “日常影像:何汶玦”個展 白盒子藝術館 中國·北京
2012 “雙城記”中國新繪畫系列個展 ——何汶玦《日常影像》 天仁合藝藝術中心 中國·杭州
2011 羅博報告封面展 華貿中心 中國·北京
看電影——何汶玦當代繪畫作品展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中國·上海
盛世晚宴——何汶玦個人作品展 北京秀瓷當代畫廊 中國·北京
跨界報告·個人作品展 跨界中心 中國·北京
2008 何汶玦·看電影2008 別處空間 中國·北京
何汶玦個人作品展 Frank Schlag畫廊 德國·埃森
2007 何汶玦個人作品展 多倫美術館 中國·上海.
2006 水·波光流影 唐人當代藝術中心 泰國·曼谷
水·發現 圣東方藝術畫廊 中國·北京
何汶玦作品展 楊畫廊 新加坡·新加坡
2005 水·瞬間的波光 世紀翰墨畫廊 中國·北京
2002 陽光·綠水 三合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2000 何汶玦油畫作品展 湖南畫院 中國·長沙
1999 何汶玦作品展 虹橋電腦城 中國·上海
部分聯展和獲獎
2014
第二屆中國·意大利當代藝術雙年展 藝術工廠 中國·北京 意大利
南京國際美術展 南京國際博覽中心 中國·南京
2014
新疆國際藝術雙年展 新疆國際會展中心 中國·新疆
超級景觀——圖像世界的多重邏輯 石家莊美術館 中國·石家莊
“我們”畫廊聯展 我們畫廊 中國·上海
《融·匯》天仁合藝美術館開館展 天仁合藝美術館 中國·杭州
“途:走余下的路”聯展 畫廊 中國·北京
宋莊2014新年快樂上上藝術展 上上國際美術館 中國·北京
“藝術哈爾濱”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展 黑龍江省當代藝術研究院 中國·黑龍江
2013
倫理作為藝術的DNA—2013年第九屆佛羅倫薩當代藝術雙年展 佛羅倫薩展覽中心 意大利·佛羅倫薩
2013白盒子藝術與設計100 白盒子藝術館 中國·北京
廢掉的力量——藝術家群展 香港當代美術館 中國·北京
我們·1994-2013——中國宋莊藝術家集20周年特展 宋莊美術館 中國·北京
《型男志Men’s JOKER》“2013萬象•呼吸”跨界展 今日美術館 中國·北京
演變——先鋒當代藝術中心開館展 先鋒當代藝術中心 中國·南京
河北當代藝術文獻庫開幕展 河北當代藝術文獻庫 中國·石家莊
“收藏天下“2013文軒當代收藏藝術展 文軒美術館 中國·成都
上湖藝術銀行——中國新繪畫系列展第二回 上湖流動美術館 中國·北京
“南北.西東”藝術聯展 云南省博物館 中國·昆明
2012
第二屆中國西部國際藝術雙年展 寧夏銀川文化藝術中心 中國·銀川
上湖藝術銀行——中國新繪畫第一回 上湖流動美術館 中國·北京
藝術.前沿——當代藝術邀請展 宋莊美術館 中國·北京
第十三屆威尼斯建筑雙年展平行展——“水共和 Water Republic” 威尼斯大石館 意大利·威尼斯
《Let’s 新城記》“城市趣味”藝術家+明星肖像展 民生現代美術館 中國·上海
“社會風景”—2012首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 蘇州巴塞當代美術館 中國·蘇州
歸去來兮——上湖流動美術館開幕展 上湖流動美術館 中國·北京
刺繡當隨時代——新湘繡.學院展 湖南省博物館 中國·長沙
2011
中國新繪畫年展1 天仁合藝藝術中心 中國·杭州
二重奏——藝術邀請展 渝澳藝術中心 中國·重慶
解構與風格——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馬奈藝術空間 中國·北京
SEA OF PEASE——中日韓當代藝術展 仁川藝術平臺美術館 韓國·仁川
面孔與人物 諾亞私立美術館 德國·奧格斯堡
光芒十射——楊藝術空間開館展 798楊藝術空間 中國·北京
東邊——當代藝術展 秀瓷當代畫廊 德國·柏林
Vanhaerent美術館收藏展 Vanhaerent美術館 比利時·布魯塞爾
我們的家園 國貿世紀財富中心 中國·北京
境界——靜藝空間開館展 靜藝空間 中國·北京
無法缺席——文軒當代藝術展 文軒美術館 中國·成都
2010
中國歡迎您——當代藝術展 奧爾登堡市立美術館 德國·奧爾登堡
生命之欲·死亡之舞 KREMS美術館 奧地利·克雷姆斯
當代修辭 ——當代藝術展 重慶嶺畫廊 中國·重慶
溫州首屆當代藝術周 柒號藝術中心 中國·溫州
北京時間——金寶匯藝術嘉年華 北京金寶匯藝術館 中國·北京
改造歷史——1999-2009 中國當代藝術展 今日美術館 中國·北京
《時裝》男士——“現代性的十副面孔”藝術展 798 D-PARK 中國·北京
歸去來兮——藝術讓生活更美好 當代繪畫藝術展 喜瑪拉雅美術館 中國·上海
2009
第24屆亞洲國際美術展 吉隆坡國家美術館 馬來西亞·吉隆坡
走過——當代藝術家聯展 圣之空間 中國·北京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部”(武漢)中國當代藝術展 中國銀行私人銀行 中國·武漢
“正午時分”六人展 北京時代美術館 中國·北京
第四屆成都雙年展 成都國展中心 中國·成都
兩湖潮流——湖南湖北當代藝術展 廣東美術館 中國·廣東
都市中——中國當代藝術選展 子午線國際中心館 美國·華盛頓
2008
2008中國當代藝術展 韓國國家美術館 韓國·首爾
第七屆上海雙年展 上海美術館 中國·上海
變臉——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后現代方式 華·美術館 中國·深圳
2008奧林匹克美術大會 國際展覽中心 中國·北京
九重天86階 別處空間 中國·北京
從古奧林匹亞到北京 希臘之家 中國·北京
中國聲勢——當代藝術展 奧沙藝術空間 中國·香港
黑橋08當代藝術展 黑橋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07別處現實——中國當代藝術聯展 別處空間 中國·北京
無忌·當代藝術展 圣東方藝術畫廊 中國·上海
十五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瑞士季節首展 瑞士季節畫廊 瑞士·蘇黎世
遠去·當代藝術展 湖南畫院美術館 中國·長沙
中國當代藝術邀請展 藝·凱旋藝術空間 中國·北京
浮游——中國當代藝術展 韓國國家美術館 韓國·首爾
中國當代藝術展 琢璞藝術中心 中國·臺灣
2006
中國當代藝術文獻展 世紀壇美術館 中國·北京
今日中國美術大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重構——十人當代藝術展 北京畫院美術館 中國·北京
中國當代藝術展 歌劇畫廊 巴黎·倫敦
立場——當代藝術展 九立方畫廊 中國·北京
出湖入湘——當代藝術展 銳锝畫廊 中國·長沙
上海春季藝術沙龍 國際展覽中心 中國·上海
移動的社會主義 ——當代藝術展 時態空間 中國·北京
首屆中國當代藝術年鑒展 世紀壇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05
與生活有關——當代藝術作品聯展 3818庫畫廊 中國·北京
21世紀中韓優秀青年畫家邀請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國·北京
閣——當代藝術展 宋莊鴨場 中國·北京
影像·可樂——當代藝術展 吉林美術館 中國·長春
中國國際畫廊藝術博覽會 國貿展覽中心 中國·北京
視覺驚艷——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劉海粟美術館 中國·上海(獲獎)
藝術與誠信——中國畫廊上海邀請展 明圓文化藝術中心 中國·上海
紙本·手感——當代藝術展 吉藝美術館 中國·長春
2004 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 中國·廣州
花花世界——中國油畫新新力量展 春天翰墨畫廊 中國·上海 中國·北京
第十屆全國美展 廣東美術館 中國·廣州(湖南省展區獲“銀獎”)
上海春季沙龍藝術展 上海國際展覽中心 中國·上海
個性·魅力藝術展 三合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美國威蒙特藝術家工作室交流展第十一屆年度亞洲藝術家獎 威蒙特藝術中心 美國·威蒙特
今日美術館優秀青年藝術家提名展 今日美術館 中國·北京
2003
吉林省青年美術大展 遠東藝術館 中國·長春(獲“三等獎”)
系列邀請展——靜物藝術展 道譜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我們的視野——上海青年美術大展 劉海粟美術館 中國·上海( 獲“銀獎”,并被收藏)首屆道譜藝術中心邀請展 道譜藝術中心 中國·北京
2002 全國第十屆全軍美展 中國軍事博物館 中國·北京
2001 中國油畫大展 州展覽館 中國·杭州(獲“銀獎",并被收藏)
2000被評為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畫家 作品《女人體》被湖南美協收藏
1999第九屆全國美展 上海美術館 中國·上海
1997
中央美院研修班作品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世界華人畫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走向新世紀——中國青年油畫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中國·成都(獲“提名獎”并被收藏)
中央電視臺“美術星空”欄目專題采訪全國第九屆全軍美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作品《鄧小平》被華僑博物館收藏第二屆中國油畫靜物展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
1995年國際青年美術家作品交流展 當代美術館 中國·北京
作品公共收藏
中國美術館 (中國·北京);中國華僑博物館 (中國·北京);劉海粟美術館 (中國·上海);浙江博物館 (中國·杭州);德國西門子公司 (德國·柏林);馬德里國家游泳館 (西班牙·馬德里);美侖美術館 (中國·長沙);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 (中國·長沙);湖南省畫院美術館 (中國·長沙);今日美術館 (中國·北京);上海多倫美術館 (中國·上海);比利時Vanhaerent美術館 (比利時·布魯塞爾);德國奧布萊特美術館 (德國·柏林);中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美術館 (中國·廣州);余德耀美術館 (印尼·雅加達);印尼CP基金會 (印尼·雅加達);成都現代藝術館 (中國·成都);廣東美術館 (中國·廣州);中國駐美大使館 (美國·華盛頓);瑞士 POLEDNA|BOSS|KURER (瑞士·蘇黎世);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 (中國·上海);加拿大皇家;行香港分行 (中國·香港);文軒美術館 (中國·成都);白盒子藝術館 (中國·北京)
何汶玦作品欣賞

看電影-紅高粱 No.1 200×10000px 布面油畫 2009

看電影-紅高粱 No.4 200×400cm 布面油畫 2009

看電影-集結號 No.1 200×400cm 布面油畫 2009

看電影-集結號 No.2 200×400cm 布面油畫 2009

緬甸印象-景 200x300cm 布面油畫 2012

緬甸印象-僧 90x160cm 布面油畫 2013

日常影像-博物館 200×300cm 布面油畫 2012

日常影像-克林姆林宮 100x80cm 布面油畫 2013

日常影像-維吾爾族商鋪 200x130cm 布面油畫 2014

日常影像-烏魯木齊集市 200x130cm 布面油畫 2014
動蕩的現實——何汶玦的《日常影像》
何汶玦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開始《水》組畫的創作,最近十年,他用《水》和《看電影》兩個系列繪畫,在中國當代藝術界取得了一席之地。但為了進行突破,目前他正在探索和完善《日常影像》系列,力圖與《水》和《看電影》拉開距離。
盡管變革的意圖明顯,但從整體上看,《水》、《看電影》、《日常影像》都是何汶玦的成長經驗和生活所見,它們具有內在的相異性和聯系性,如同畫上刮出的痕跡一樣,絲絲相連。比較而言,《水》和《看電影》,情緒的成分更重,正所謂情彌繾綣,無論時光怎樣流逝、社會如何變遷,畫中呈現出來的溫暖美好而又幽婉哀傷的情緒,總讓人陷入不知結局如何——甚至有無結局的遐想中。畫面中所發生的種種,雖不能駐留,卻可以通過心靈和畫布來記錄,記錄當代社會中人在激流里的迷失,以及存在卻又可能瞬間失去的希望。

看電影-太陽照常升起 200×450cm 布面油畫 2009
《日常影像》則更具現實性,清晰卻又模糊的筆觸刻畫了一幕幕鮮活的場景,并且顯現出運動著的、無止境的質感,仿佛能感受到明媚午后的氣流、微微拂過的絨毛、堅硬的水泥地、凝固的冰冷空氣、醫院中福爾馬林的刺鼻、胡同里的煤煙味兒、博物館發霉的墻皮、電影院里爆米花刺激的濃香、小河溝的死水正在散發的陣陣惡臭、臺球廳中彌漫的香煙,以及演唱會散場后留下的汗味,甚至還可以捕捉到水果攤后面堆疊的紙盒子的味道幽幽地從清香的果子味中彌漫出來。
東歐哲學家盧卡契曾言:“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態度是第一性的,人們的日常態度既是每個人活動的起點,也是每個人活動的終點”。日常生活如同風兒和氣味一般,時時圍繞在人們的周圍,卻幾乎難以引起人們注意。作為藝術家,何汶玦具備感受日常,并將日常轉化為畫面眼光和能力,他用個人化的語言將這些被忽視、被遺忘的日常生活場景在畫布上映照出來,并且進一步審視現實的處境和自身的所想所思。
也許今天的時代正是費爾巴哈所說的時代——符號勝過實物、副本勝過原本、表象勝過現實、現象勝過本質的時代。《日常影像》不是日常的補充,而是一種幻象,是現實社會中幻想或非現實的核心,以至于非現實成為現實的出口。

日常影像-馬爾代夫 布面油畫 200×300cm 2013
何汶玦的《日常影像》實際上是一組影像群,是從生活中每一個瞬間分離出來的影像,最終集合成何汶玦的《日常影像》,他把它們整編為新的關于日常、關于現實的景觀,并與以前的《水》、《看電影》匯聚成為一套自主自足的影像體系。《日常影像》的價值在于它把影像展現為日常自身,成為日常的一部分,甚至成為統一日常的手段,最終發展為全部視覺和全部意識的焦點。在成為焦點的時刻,人與人的社會關系恰當地展現出來,畢竟個體的經驗無法與個體所處的環境脫離干系。
如果說《水》、《看電影》的題材從表面上看更為集中,那么《日常影像》的題材則更為擴張,或者說沒有集中的題材,何汶玦把重點放在刮掃圖像所產生的意義上。通過對原已完整的畫面的刮掃,畫面一度分裂為動蕩的現實和干擾的影像,但何汶玦的刮掃絕不能被看作是一種中立的行動,因為它具有一種抽象化的力量。刮掃使畫面更具哲學性,使具體的生活場景演變成了一個思辨的世界,從中能夠看出現代社會的兩難——社會允許的生活和個體可能的生活并不是一回事。

水 2006 No.1 400cm×250cm 布面油畫 2006
歷史的真相往往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表象要單調得多,歷史的各個階段雖然呈現出不同的形式,但始終有一種基礎或整體性在支撐著歷史的運轉,整體性最后形成宏大敘事。《日常影像》力圖祛除宏觀敘事,因為中國社會的宏觀意識形態總是處于主導地位,平淡的日常生活在國家、民族、社會的層面下始終顯得微不足道。作為被忽視的對象,日常生活包含了對輕視個體、輕視人的欲望傾向的反抗。《日常影像》逃避了社會歷史等宏大的話語壓制,淡淡地、微弱地透露出對物質和欲望的追求,日常生活中的世俗和瑣屑肯定了日常生活對于人的重要性,人的一切價值才有可能從日常生活中獲得。
不可否認,人人都有自己堅持的生活邏輯和評判尺度,他們或者建立在自由自在、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上,或者建立在追逐名利的過程中。無論哪種,人們都在追逐的道路上,獲得的并不只有正面的勝利,同時伴隨的還有種種失落與悵惘。如此,生活也失去了可以整體地進行把握的可能,意義幾乎分崩離析,感覺已然支離破碎。在何汶玦的作品中,影像是日常生活的全部片段,原本完整的畫面也注入了一些不可知的模糊與不清晰,以及一股股追憶逝去的人事或者某種精神的情懷。
看電影-月牙兒 No.1 200x400cm 布面油畫 2013
瑣屑的日常可能會被遺忘,就如同在自我追求的過程中遺忘了自我一樣,如何重新觸碰鈍拙的日常感官觸角,也許是何汶玦在作品中拋出的話題,人完全可以審視自己的生活,雖然日常生活的敘事能力是有限的,但這并不能給人們在欲望中想要的一切。然而,當人們輕視日常生活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必然會被剝奪。
了解何汶玦的人都能發現,他的個性從外相上看,是非常樂觀和積極的,但他的內心卻是偏于悲觀和憂郁的,也許在何汶玦看來,我們真實的日常生活只不過是更加真實的《日常影像》的生活,雖然日常的影像不會幻滅,但至少說明我們個體的生活至今尚無歷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