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

藝術家:陸春濤
“我畫畫從未有參照物,我的荷塘就在我心中。”這是陸春濤在他工作室里面對他的作品說的話;同時他還說:“我對藝術的執著與真誠,不亞于任何人。”讓筆者為之感觸。作為六十年代當代海派水墨畫壇中一典型的個案,陸春濤的創作有著獨特的個人語境;近年來他的“荷塘”深入人心,瀟灑的筆墨、大膽的暈染,層層疊加的繁復,使畫面充滿意境且耐人尋味。他對于水墨藝術的探索從未止步,透過他的筆墨,我們可以窺視到東方美學精神和西方視覺審美的完美結合。

荷塘
從1990年代到現在,抽象水墨、觀念性和表現性的實驗水墨都顯現出藝術家創作的個體自由。作為當代水墨藝術家,您的創作從學術層面來說它體現了水墨的哪些當代性?是如何演變成如今的風格?

荷塘
陸春濤:我一直以來畫的是傳統(水墨),由于中間有段時期我暫時放下了畫筆,后來重新把畫畫“撿起來”的時候,我依然是從傳統入手,其實我并沒有很刻意的把它看作很當代;至于我的作品為何演變成如今的風格,我覺得始終保持同一種風格似乎很單一,我只是隨著自己的經歷以及接觸了很多東西方文化之后,開始逐漸轉變,其中包括與我十年下海經商從事設計的經歷也有關吧。 我的作品承襲了傳統的筆墨,通過堆積與疊加的形式來呈現如今的視覺效果,所以我的作品里面離不開傳統的痕跡。

荷塘

荷塘
在您的創作過程中,您一般都在思考些什么?
陸春濤:我從不刻意,當你已經形成自己的創作語言時,這種創作是潛移默化的。每個藝術家對水墨的理解不盡相同,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第一,作品與空間是否協調;第二,面對全球化的藝術,如何讓西方人“看懂”水墨畫這是關鍵。除了保留本身創作語言的特性外,還需尋求一種突破;第三,給如今的年輕一代作些參考。

荷塘
去年在成都藍頂美術館舉辦了“異色與秘境——陸春濤水墨藝術展”,這也是您繼新加坡、意大利之后,舉辦的又一重要個展,展出的也都是您最近的新作。相較于您的早期作品,如今在“筆”與“墨”的運用上似乎更顯成熟也更大膽了,您如何看待創作上的轉變?

荷塘
陸春濤:我從2002年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畫畫,從早期的“瓶花”系列到現在的“荷塘”系列,這種轉變是通過慢慢摸索逐漸形成的,如今的“成熟”在未來或許更勝之。

荷塘

荷塘
您是否也會關注自己的作品在市場上的反應?
陸春濤:其實不會過多的關注。畢竟當代水墨作品在市場上還處在培育階段,我不可能夸張的說我的作品是“硬通貨”,這并不現實,但對于喜歡我作品的藏家而言,即使作品價格再高他都認為值。99藝術網:時下給了水墨很多新的定義,尤其我們身處于當代,也越來越多的會討論到關于“當代水墨”、“新水墨”等這些話題,有很多藝術家甚至不愛過多的談論,對于這點您怎么看?
陸春濤:最早在谷文達那一時期,他們做的水墨被稱為“實驗水墨”這倒是很被認同。如今我認為不需要給水墨那么多定義,我們處在“當代”,就是“當代水墨”。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無論如何定義,歸根結底我們都希望中國畫可以求新、求變、求發展。

荷塘

荷塘
作為六十年代當代海派水墨中較為突出的個案,與其他同期的藝術家相比,您的作品不同在哪里?
陸春濤:我個人認為,我在保留傳統畫寫意精神的同時吸收西方繪畫方式這點上做的比較好吧。但每個藝術家之間的“不同”是沒有可比性的,就好比你把歌劇和流行歌曲拿來作比較是一樣的,只是受眾群體的不同而已。

荷塘

荷塘

荷塘
在您的眾多作品中,似乎“荷塘”系列占有較大的比例,為何鐘情于“荷塘”這類題材?
陸春濤:這倒是受了所謂的“當代”藝術的影響,原先除了人物以外,山水、花鳥我都畫。在運用了“當代”的手法之后,我先后創作了“瓶花”、“荒谷”、“江邊”等系列作品。“荷塘”系列是我從2009年開始就一直畫到現在,事實上要畫好荷塘是不容易的,畢竟它只是這么一個單一的題材。從反反復復一直到現在被大家記住,過程是很艱辛的。
其實,我最近開始把以前畫的“荒谷”系列拿出來重新開始畫,在那些原本畫壞的作品上,把它變成我全新的系列,明年將著重在這個系列上進行創作。

荷塘
那您全新創作的“荒谷”系列和早期的相比,在技法或色彩上是否會有所變化?
陸春濤:新的“荒谷”系列會更繁瑣、更學術些。我早期的“荒谷”畫中有很多鳥和其他東西,畫的是“荒谷不荒”的意境;現在可能更純粹些,但技法上相比“荷塘”系列要復雜得多。“荷塘”是講求“面”的疊加;而“荒谷”則是講究“線”的疊加。

荷塘
對于當代水墨未來的發展趨勢,您覺得是怎樣的?
陸春濤:我覺得它應該是往好的方向發展的,任何一件好的作品都需要經過時間的錘煉。
接下來有沒有重要的展覽計劃?
陸春濤:接下來十月份在美國將會有一個四位藝術家的“水墨聯展”,參展藝術家除了我之外還有王天德、李華弌、鄭重賓;另外在明年年底,計劃在國內六個城市的美術館做我的巡回個展。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