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悲鴻《雄獅》 1932年作 鏡心 設色紙本 110.5×107cm
北京誠軒2014年春季拍賣會(北京誠軒2014春拍預展開幕)于5月22日圓滿落幕,此季共推出中國書畫、油畫雕塑、瓷器工藝品、錢幣郵品及藝術圖書五個項目,計八個專場,總成交額人民幣二億六千余萬元。
中國書畫(一)、(二)約五百件拍品,成交率86%,成交金額一億六千九百余萬元。大家精品仍呈現出穩健的買氣,經典力作尤為藏家追捧的重點,屢創高價,提振市場信心。潘天壽創作于1944年的《山齋晤談》,收錄于多本重要出版物中,寄托畫家遠離世俗喧囂的文人理想,堪稱其藝術成熟時期“山居”題材的傾力之作,經過電話委托和場內藏家緊張而激烈的角逐,最終以2553萬元為實力藏家競得,奪取是次拍賣成交價格魁首,亦刷新誠軒拍賣成交紀錄。首現拍場的《雄獅》是徐悲鴻動物題材的代表性巨制,題贈近代史上風云人物朱家驊,拍前即備受海內外藏家關注,畫幅逾十平尺,繪一頭健碩雄獅踞坐于嶙峋的山石上,回首目眺遠方,逆風拂動的長鬣用大筆縱橫披捺,盡現其雄視天下之概,氣勢撼人。拍賣現場人氣旺盛,經過多番競逐,價格一路飆升,最終以2185萬元為志在必得者典藏,斬獲春季拍賣第二高價。
齊白石作品市場持續回升,成績傲人。繪于1948年的《紅荷魚影》尺幅逾恒,在同題材作品里罕見其匹,上密下疏的布局令畫面飽含生趣,淋漓肆意的筆墨與精準的控制,顯示出八十八歲老人創造力之旺盛,以1725萬元喜入識者藏篋。繪于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的《煙帆海潮》為齊白石自得之作,其后數幅山水均脫胎于此,亦獲920萬元善價。
黃賓虹九十二歲時為名醫葉熙春所書《金文七言聯》是其最晚年的書法作品,聯語寓意吉祥,筆力千鈞,極為難得,成為場內競拍焦點,終以高于估價十余倍的414萬元成交。黃賓虹1940年代花卉代表作《萱花百合》,為賀陶瓷專家孫會元宣和齋開業而繪,以322萬元高價“花”落賞者家,顯示出名家珍品的市場認可度。
吳冠中《侗家村寨》為北京畫店舊藏,是吳冠中融合中西之長的作品,將油畫的外在形式與傳統水墨內蘊結合,賦予畫面更深層更純粹的美感,以345萬元交割。潘天壽的《雨中荷》為其頗具代表性的指墨荷花精品,構圖飽滿而富有張力,墨色清透,突出雨中荷花輕靈之姿,成交于322萬元。黃胄作品成交結果奪目,1982年人物畫佳構《牧鵝》,曾收錄于《黃胄作品集》中,以253萬元成交;尺幅巨大的《行書五言聯》,則以逾估價數倍的149.5萬元為藏家競得。
二十世紀其它名家作品皆有不凡表現,創各自拍賣佳績。《四季山水四屏》齊聚民國海上畫壇“三吳一馮”山水作品,四家依序齒分繪四季,罕見難得,264.5萬元的成交價可圈可點;溥心畬白描仕女精品《桐窗曉鏡》以195.5萬元占據溥氏作品成交價鰲頭,其它溥心畬作品亦表現堅挺,《幽居秋讀》、《碧湖遺韻圖卷》雙雙以92萬元為知音捧回;程十髪《秋山煙雨》以115萬元交割;田世光《梅竹珍禽》成交于112.7萬元;張大千《夕陽千迭山》以97萬余元易手;徐悲鴻畫贈好友舒新城夫人劉濟群的《葦叢雙豕》,成交于92萬元。
成扇專題精彩頻現,齊白石、王雪濤、馬晉等八位北方畫壇名家于1941年合作的《書畫合璧格景扇》,八家分別作一字一畫,書法與繪畫珠聯璧合,各擅勝場,以270萬余元的高價易手;齊白石《海棠螳螂》成交于86.25萬元;啟功寫贈馬晉的《書畫合璧扇》以71.3萬元為藏家納入囊中。

清雍正 斗彩暗八仙紋碗一對 15.2cm.Diam
瓷器工藝品專場拍品逾一百三十件,成交率88%,成交金額三千三百余萬元。
清代官窯瓷器成績不俗,尤以雍正朝制品表現最為亮眼。清雍正窯變釉折沿尊,通體不飾棱瓣,器形少見,釉色流淌交融,美不勝收,現場競價氣氛熱烈,最終以373.75萬元成交。清雍正斗彩暗八仙紋碗一對,彩釉鮮亮妍美,品相保存良好,經過現場與電話委托買家輪番爭搶,以299萬元的價格被現場買家競得。清雍正黃釉茶圓一對,黃釉靚麗潤澤,拍前即獲眾多買家青睞,最終以189.75萬元易手。清雍正青花纏枝蓮紋雙螭耳帶蓋扁瓶,器形及畫意均獨特少見,成交價為149.5萬元。
明代瓷器部分亦呈現強勁態勢。明早期龍泉窯青釉刻花四季花卉紋碗,內外均刻繁密的紋飾,裝飾技法較同時期的青花器更勝一籌,成交于66.7萬元。明洪武龍泉窯青釉刻花纏枝牡丹紋玉壺春瓶,為依照官樣燒造的御用瓷器品種,器形端莊秀麗,屬同類器中之佼佼者,以230萬元的價格躋身本場成交前列。明正德素三彩荷葉形洗,取荷葉為形,飾黃、綠、藍諸彩,為明代中期成就卓著的創新品種,以207萬元為藏家奪得。
工藝品部分,亦成交熱絡,其中金銅佛像拍品悉數成交,展現此領域良好的市場前景。另外,明晚期甪端形大銅香熏,形象生動傳神,體量碩大,蔚為壯觀,以75.9萬元交割。明末清初陳辰制朱砂六瓣葵形旋紋壺,器形古樸典雅,時代特征明顯,是信而有征的早期茗壺,在紫砂傳器中難得一見,以115萬元為藏家慧眼識得。清早期沉香木雕山水圖杯,取珍貴沉香木拼鑲、精雕而成,以66.7萬元易主。

楊飛云《妙齡女》 1996年作 布面 油畫 194×162 cm
油畫雕塑專場共百余幅佳作參拍,成交率72%,成交金額二千二百余萬元。席德進的油畫作品素來鮮見于拍場,其中以鄉民為題材的創作更是鳳毛麟角,拍品1969年的《老婦坐像》是收錄在《席德進紀念全集》中的六幅鄉民題材油畫作品之一,極受藏家關注,最終以161萬元成交,位列本場成交價前三甲。
林風眠風景和仕女題材作品亦保持了一貫的高質量,來源清晰且流傳有緒。其中《金秋》筆觸細膩豐富,風格極為少見,最終以299萬元成交,拔得本場頭籌。仕女作品雖尺幅不大亦表現搶眼,兩幅均獲百萬以上高價,其中《梳妝仕女》曾于1990年在東京西武百貨的“現代中國繪畫巨匠——林風眠作品展”中展出,是林風眠晚年精品,終于149.5萬元易手,另一幅《蓮花仕女》緊隨其后,以126.5萬元成交。
丁衍庸的油畫以存世量少且風格獨特著稱,本次拍賣的《甲骨文字/蘭》和《霸王別姬》分別創作于1964年和1973年,代表了其融合中國藝術傳統以匯通中西的成就,備受矚目。《霸王別姬》是丁衍庸戲劇題材油畫中描繪人物最多、風格最豐富深入的作品,堪稱翹楚,以172.5萬元成交;雙面油畫《甲骨文字/蘭》則以59.8萬元易手。
當代版塊中,劉溢近年來以荒誕而寫實的魔幻現實主義畫風在藝術市場中掀起熱潮,本場的《四季之冬》畫于2001年,是畫家自己極為偏愛的作品,以115萬元成交。周春芽1990年代回國后重新消化中國傳統精蘊,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嘗試,其中1996年的《山石》闡釋了古典文人山水,是他成功蛻變的最佳例證,以57.5萬元易手。
攝影板塊中郎靜山的名作《輕舟已過萬重山》引發現場激烈角逐,這幅作品裝裱形式獨特,并由民國間藝文界名流邵洵美題識,歷史與藝術價值并重,最終以超出估價數倍的34.5萬元成交。

1897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試鑄樣幣全套四枚

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銀幣一枚

清代第二版一等三級御賜雙龍寶星勛章正、副章各一枚
錢幣郵品三個專場共推出三千余件拍品,成交率78%,成交金額三千八百余萬元。
《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成交額兩千六百余萬元,成交率84%,拍賣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在近年來市場行情較為低迷的大環境下,如此場面頗為出人意表。拍賣過程中高潮迭起,“1897年奉天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鋁合金、三錢六分銅質、一錢四分四厘銅鍍銀、七分二厘銅質試鑄樣幣”,是目前所知唯一四枚全套的奉天省樣幣,德國奧圖?拜赫公司雕模試鑄,臺灣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舊藏,以184萬元順利易手;拍前即備受矚目的“1890年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三分銀幣”,經多位買家激烈競爭,最終以92萬元的高價為實力藏家競得,贏得現場陣陣掌聲;“1898年四川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憑借其完美的狀態,以66.7萬元的成交價執流通幣牛耳;“1907年云南省造光緒像雙面英文一盧比銀幣”,存世罕少,最終以59.8萬元交割,高出估價近二十倍。
《紙幣》專場成交金額九百余萬元,成交率85%,表現良好。其中,“宣統元年駐津吉林官銀號銀元票拾圓樣票”于各類紙幣目錄均未見記載,迄今僅發現二枚,極為珍罕,經多輪競價,終以57.5萬元成交價摘得全場桂冠;中央銀行發行紙幣樣票專題贏得強烈反響,多個品種為拍賣會首次出現,令買家志在必得,現場競投牌此起彼落,拍賣師件件報價不迭,此專題最終全數成交,成交金額為總估價的七倍多,其中民國三十七年中央銀行中華書局版關金券伍萬圓未發行正、反面樣票,以23萬元為藏家納入囊中,高出估價近四十倍。
《郵品》專場中,“1949-1967年紀特郵票大全集二冊”以21.85萬元成交;“1946年臨縣晉綏一中校寄臨縣八區張家溝村印刷品封”,貼晉綏邊區郵票代簽“國內平常印刷物100公分資費已付”一枚,此類郵票代簽實寄封存世僅數枚,11.27萬元成交價可鑒其珍。
藝術圖書專場計二百件拍品,悉數成交,成交金額三百余萬元,其中《大成》雜志200期為本場焦點,每期皆選登名家作品,內容豐富,頗具數據價值,幾經競逐,最終以11.5萬元居本場成交價首位。
瓷器雜項類書籍部分,《宋瓷名品圖錄》、《明瓷名品圖錄》、《故宮清瓷圖錄》頗得買家青睞,以11.5萬元并列魁首;顧景舟簽名、限量編號《宜興紫砂珍賞(特藏本)》等紫砂出版品,為研究紫砂工藝難得的資料,于7.475萬元易手。書畫類書籍部分,《張大千作品選集》及《張大千書畫集》一至七集,是目前公認最權威的張大千畫冊,成交于7.13萬元;1961年香港藝林軒編印的《黃賓虹先生畫集》以6.9萬元為志在必得者購入。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