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瑯滿目專場前言
滿目琳瑯
凈手洗硯,提鎮鋪宣,紅顏酥手捧墨,提筆繪密云深山、溪流山泉。廳堂雅室,金玉瓷竹,紅白翠紫,如園內觀花。瑞獸香熏煙繚繞,盈室三日而不絕。又燃蓮花燈,采花事空王。
高士雅趣,所用之器當是不凡,材質繁多如玉石、金銅、竹、木、牙、角等,取形豐富,或作蓮花、瓜、蝶,或作人物仙人。滿目琳瑯,用之巧妙,觀可怡心。
愛濤特設“琳瑯滿目”專場,器物眾多,用材亦廣。如掐絲琺瑯太平有象擺件,形制碩大,掐絲為線勾勒鳥獸紋,所填色彩艷麗,為達官顯貴之用器。專場中亦有剔紅漆器,剔紅是漆器工藝中最著名的品種,盛行于元明清三朝。至清,由于乾隆帝個人的特殊偏好,使得乾隆朝剔紅全面繁榮。有剔紅福壽萬代如意一件,滿工雕刻。如意頭飾山石、花木和壽桃;柄部雕刻西番蓮,開光內雕刻“平安吉慶”、“年年有余”以及壽桃。尾部雕刻蝙蝠壽桃,寓意幸福長壽。背部滿雕卍字不到頭,刀法純熟,刻工規整。此物保存完整,為清代剔紅佳作。
琳瑯之意,自然不舍玉。如有白玉葫蘆萬代水洗,整料深挖出葫蘆形池,鏤空圓雕帶藤蔓葫蘆兩只。底部雕滿藤葉。原配鏤空紫檀底座,包漿潤澤,和玉水丞相得益彰,乃文房之佳器。
文人愛竹,自古而來。此次有竹雕雙連筆筒一件,雙筒天然生成,稱觀音竹,倍受竹刻家青睞。一筒雙管,既瑰奇又實用。上刻“此君瀟灑,與安清玩”,頗富文人情趣。又有竹雕漁翁擺件,盡現天下太平安居樂業之愿,擺于案頭,優雅清心。
滿目琳瑯中怎可少銅器之賞。專場中集得佳銅數件,如銅鎏金獅紐鎮紙,精銅為材,局部鎏金,入手厚重,金色燦爛。六邊造型蘊含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中國古代哲學內涵。
畫棟飛檐,玉樹珠花。閑時入此園,風動竹篁鳴。喚來童兒取紫砂,煮取一壺香茶。對燭觀帖,賞畫邀月,佳友有約,滿目琳瑯。

0837
清 珊瑚雕壽山福海擺件
H.20cm
匠師采用東海產紅珊瑚為材。珊瑚樹規格大,色澤艷,僅就材質而言,已價值不菲。雕琢精細,設計精妙,將儒釋道三教融為一體。寶瓶中所插的荷花荷枝最為引人注目,以海水波濤和蒼松仙鶴為背景,琢出龍紋、觀音和神仙、侍女等形象。配紅木透雕底座。
RMB: 400,000-500,000

0852
清 銅鎏金百寶嵌雙耳三足爐
H.34cm
精銅制造,規格適中。爐為鼎式,朝冠耳,通體鎏金,下承三獸足。圓口,口沿外壁一圈刻回紋。束頸,肩飾一圈弦紋。雙耳與口沿間用錢紋相連。腹部外鼓,整個外腹用綠松石、青金石和各式彩石在菱形地子上用百寶嵌技法鑲嵌六只卷草龍,兩兩捧壽。下承三獸足,也用百寶嵌飾卷草紋。底部刻蜀葵紋,有孔。配鏤空纏枝花卉紋紅木蓋,瑪瑙山石隨形鈕。爐身和爐蓋配合相得益彰,廳堂陳設,富麗堂皇。
RMB: 300,000-400,000

0865
清乾隆 剔紅福壽萬代如意
L.41.4cm
剔紅是漆器工藝中最著名的品種,盛行于元明清三朝,由于乾隆帝個人的特殊偏好,使得乾隆朝剔紅全面繁榮。剔紅是指用天然朱砂漆一層一層髹涂于胎體表面,一層將干再涂一層,等達到所要雕刻的厚度再施刀雕刻,費工費時。這件如意,滿工雕刻。如意頭飾山石、花木和壽桃,柄部雕刻西番蓮,開光內雕刻“平安吉慶”、“年年有余”以及壽桃;尾部雕刻蝙蝠壽桃,寓意幸福長壽。側面一圈剔刻回紋。背部滿雕卍字不到頭,刀法純熟,刻工規整。此物保存完整,為清代剔紅佳作。
RMB: 200,000-260,000

0876
清乾隆 宮廷造辦處銅鎏金鏨胎琺瑯花觚(一對)
H.26.5cm H.26.3cm
花觚為五供之一,常放置于祠堂及廟宇的香案之上。此花觚一對,呈花型,口沿及底沿鏨刻回字紋,觚身采用鏨胎工藝,在金屬胎上雕鏨減地,填施彩釉,作纏枝蓮紋、蕉葉紋及蓮瓣紋,后經焙燒、磨光、鎏金而成,故其表面如寶石鑲嵌,奢華艷麗。
RMB: 280,000-36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