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臺專場前言
古硯解語
明窗凈幾,爐煙裊裊,取墨緩研,援筆立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于以文為業以硯為田的傳統文人,固守一方硯臺,在入與出之間,便可悠然自得。
所以,古人愛硯。
王羲之面硯如守城池,敬畏之情,如視圖騰;蘇軾愛硯,自稱“我生無田食破硯”;米芾得李后主歙硯,拜之為兄;陳繼儒著文稱硯為“一生之中最相親傍”;高鳳翰蓄硯千方,常抱而眠,以至于冰廢右臂,后刻“丁巳殘人”紀之。紀曉嵐被貶新疆,所求之事卻為隨身攜帶一方舊硯。
古人講硯,需有八德:“質之光潤,琢之圓滑,色之光彩,聲之清玲,體之厚重,藏之光整,磨之墨稠,文之豐蘊。”硯之質地,需潤如“小兒股美人膚”。硯之色彩,青花、冰絞、火捺、羅紋、金暈、眉紋、魚腦凍、蕉葉白、胭脂暈皆需上品。與墨相研,需寂寂無響,下墨如生輕煙,墨汁細而稠。而文之豐蘊,雕刻題銘,詩書繪畫,視之同出。
所謂“或薄或厚,乃圓乃方,方如地體,圓如天常,點黛文字,耀明典章,施而不德,吐惠無疆,浸漬甘液,吸受流芳”。
今人藏硯,研磨濡筆的實用功能已被擱置,更多的就如舒國治所言“隱有拋斬世腥棄絕繁華之志,偶于幾前摩賞,但覺古硯解語。”
江蘇愛濤拍賣2014春季拍賣會繼2013首拍硯臺專場“墨華晨湛”之后,在今春持續推出硯臺專場,希望通過極具文人氣息的硯臺,在今人與傳統之間形成對話,體悟傳統文人情懷,感受溫厚博大的書齋文化。其中,多件唐宋古硯自東瀛遠道而來;一件唐代三足眉紋歙硯,歙石為材,取辟雍式,器型渾圓;一件金箔雙乳足元代鐘形大硯,器型碩大,色彩豐富;四件宋代硯臺,全都堪稱當朝典型器,是難得的古硯精品,并且久未在市場露面。
明清硯臺一直是硯臺收藏的重點,本場也為藏家帶來多件明清精品名硯。其中一件康熙御銘松花硯,以綠色松花石制成,質堅而潤,紋理細密配松花石夔龍紋硯盒,不厭工細,高貴無暇,極具宮廷氣息。
2014春拍“解語”——硯臺專場,精心搜集唐代至明清古硯50方,囊括歙硯、端硯、洮河硯、澄泥硯等名硯。
洗硯拂書幾,一笑愜幽情。嘉石凝碧,恭候愛古之人。

0362
清 陸增祥銘云龍紋磚硯
29.75×15.7×4.5cm
楠木蓋,刻有銘文:永和十二年磚,八瓊室陸氏第九硯若侯藏。
漢及其后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磚質細膩,且多有圖案文字,高古淳樸,極具玩賞價值,多被后世用來制硯。此硯即為一方磚硯,硯額鐫刻云龍紋,刀法古樸大氣,硯臺一側為磚石原本的編號,另一邊為“八瓊室陸氏第九硯”。
陸增祥(1816-1882)字星農。江蘇太倉人。道光時狀元。少通篆籀之學,性好金石文字,搜羅遍天下。積錄既多,撰成《金石補正》百余卷。又以所得漢、魏、晉、齊、梁古磚琢為硯,拓墨跋之。題曰“三百磚錄”。室名為八瓊室。
RMB: 38,000-48,000

0370
清
康熙御銘夔龍紋松花石硯
15.3×10.7×2.5cm
此硯以綠色松花石制成,質堅而潤,紋理細密。硯作長方,開淌池,上裝飾磬紋,硯邊雕卷草紋,秀雅大氣,背琢覆手,配松花石夔龍紋硯盒,不厭工細,極具宮廷氣象。覆手內有康熙帝楷書銘文:“以靜為用,是以永年”。印文為“康熙辰瀚”。
松花硯產于松花江流域,乃清王朝發祥地,因而松花石制硯備受清帝推崇,并被康熙帝封為“御硯”,在一段時期內僅為皇宮專用,極少賞賜于王公大臣,民間流傳甚少。
RMB: 380,000-480,000

0380
明 菱花樣三山五岳端硯
D.32cm
硯作圓形辟雍樣,起菱花邊,硯堂滿工淺浮雕三山五岳江河圖。其設計制作獨特精良,規格碩大,氣勢磅礴大氣,應為官造之文案佳器,且保存完好,十分難得。
參考:日本五島美術館舊藏
注:“三山”即海上的“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又,廣為流傳的三山還有: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五岳是遠古山神崇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華之險,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
RMB: 38,000-48,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