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專場前言
古瓷知心
藝術的魅力閃現,顏色上升為藝術的表現手段,原本作為日常實用的瓷器,便脫離單純的實用功能,成為了“案頭讀物”。
瓷器專場作為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瓷器一直被稱為國際古玩市場的硬通貨,在藝術市場劇烈波動的近幾年,瓷器依然保持著平穩增長。當今市場賞瓷、藏瓷,主要集中于清三代官窯彩瓷。明代瓷器作為中國彩瓷走向成熟的發端,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歷史價值,皆是中國陶瓷史最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近年來,國際、國內市場對明代瓷器給予了更多關注,拍賣市場屢創高價,但較清代瓷器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江蘇愛濤2014春季拍賣會有幸征集到來源可靠、傳承有序的明代重要彩瓷多件,以低估價起拍。賞其美器,足以一瞥明代瓷器之芳華,有幸得之,定會見證其市場潛力。
青花在唐代即已創燒,標準青花誕生于元代,到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生產的主流,并對后世的青花瓷形成了深遠的影響,所以明青花一直是瓷器市場追逐的熱點。本次瓷器專場上拍多件明代青花瓷,其中“攜琴訪友罐” 為明代空白期大罐典型器,短口豐肩,鼓腹平底,罐子身繪一文人策馬前行,問道于樵夫。正統、景泰、天順三朝30余年,政局動蕩,燒造瓷器數量較少,能保留下來的大罐更為罕見,裝飾有人物紋的精品相當難能可貴。
五彩瓷器在明代經過數朝的發展,到嘉靖、萬歷年間,無論從顏料,還是彩繪、燒制作工藝上都達到歷史上的高峰階段。本場精選多件嘉靖、萬歷朝具有代表性的五彩瓷器上拍,其中“萬歷五彩云龍獻壽紋大盤”為萬歷青花五彩之重器。器型較大,形制規整,通體施白釉,釉質肥潤,釉面光潔。此盤所繪龍紋質樸古拙,趾爪鋒利,盤虬有力。鬢須拂動,氣勢凜然。畫筆熟練老到,為當朝一品佳作。更為值得注意的是,五條飛龍均為雙角五爪,又為正龍,加一周龍面四鳳相配,合數為九,有九五之尊寓意,又構成龍鳳呈祥,規格甚高,當為萬歷皇帝祝壽之用。傳世稀少,彌足珍貴。
瓷器發展到清代可謂登峰造極,尤其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妙筆巧工,屢出雋品。康熙朝所出瓷器,無論單色、五彩都美不勝收;雍正博文好古,所造皆樸素典雅;到乾隆一代,又喜極異趣,創新繁盛,形形色色,釉上、釉下,單色、多彩無不窮盡極致。
從 “類銀似玉”的青白瓷,到赤橙黃綠青藍紫的單色釉,再到繽紛的青花五彩斗彩粉彩,顏色在瓷器中不斷豐富,最終形成了絢爛多姿,百花盛開的瓷苑盛景,用清代瓷器一種紋飾來形容十分貼切——“百花不落地”。
瓷能解語,賞之暢然。江蘇愛濤2014春季拍賣會“解語——瓷器專場”精心甄選明清瓷品精品47件,囊括明清各朝歷代單色、五彩精品瓷器。現置于眾方家目下,群芳雅放,聊以舒心。

0327
明萬歷 五彩云龍獻壽紋大盤
D.32cm
款識:大明萬歷年制
“青花五彩”是明代“五彩瓷”獨特的時代特征,以嘉靖、萬歷五彩為代表。嘉靖、萬歷朝五彩施彩特點是:大量采用釉上礬紅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與釉上多種彩相結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線勾描紋樣輪廓,畫面濃重艷麗。此大盤內底盤心繪火珠,上寫變體“壽”字,周邊圍繞五條龍,龍身繪火焰紋,翻身探爪,或捧壽桃,或執蓮花,或執“卍”字,姿態各異。內壁以青花繪萬字紋為地,其上有四開光,內繪青花鳳紋,外壁繪青花花卉。底有“大明萬歷年制”六字二行楷書款。
來源:2012年北京嘉德春拍,L2611。
RMB: 2,200,000-2,600,000

0315
清康熙 五彩荷塘鴛鴦紋碗
D.17.2cm
碗體規整,胎骨堅硬,白釉潔白滋潤,碗身以彩釉繪荷塘之景,荷葉田田,鴛鴦成雙,蘆葦搖擺案旁,水鳥或立于葦桿,或飛于空中,極其雅趣。口沿及底邊繪兩道弦紋,平添清素。
RMB: 500,000-600,000

0316
清道光 粉彩纏枝蓮雙喜蓋罐
D.25.5cm
款識:大清道光年制
罐直口,短頸,溜肩,鼓腹,圈足,蓋似將軍帽。蓋鈕及蓋沿施金彩,瓶身以綠釉為地,上繪纏枝蓮紋,花枝婉轉輕柔,色彩艷麗,間飾囍字紋。底款為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紅色篆書款,器形大氣周正,釉彩艷麗,為道光朝官窯精品。
RMB: 600,000-700,00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