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一法師刻李澂浠自用印 1方 2×0.7×3 cm
萬眾矚目的朵云軒2014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2014年6月27-2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隆重舉槌。前兩日預展。
朵云軒拍賣與弘一法師有緣,此次春拍印章專場,有幸征得一方弘一法師的早年篆刻精品,印文為“有朱”二字,邊款刻“此弘一法師早年印,乃為天津李澂浠所刻,見舊譜,衍方記於滬”。據觀款得知,印面主人為弘一法師鄉賢李澂浠。此印舊譜著錄,來源可靠,流傳有序。最早刊載於1900年弘一法師自輯本《李廬印存》,后又分別被著錄於《李叔同印存》p83,1995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弘一大師李叔同篆刻集卷二》p198,2009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弘一法師的篆刻作品,流傳極稀,珍如拱璧。朵云軒首次露面獻拍,欣喜無量,引起藏家及媒體的強烈關注。在以往的拍賣場上,弘一法師的書法精品(高價成交記錄)幾乎都與朵云軒有關,此次拍賣值得期待。
弘一法師(1880-1942),著名佛學大師、書法篆刻家、美術教育家、音樂家,西泠印社早期社員。俗姓李,幼名成蹊,學名文濤。一名息,字叔同,以字行,號李廬主人,別署息霜、晚晴老人等凡二百余。祖籍浙江平湖,而生於天津。作為一代高僧,世人對其在佛學、書法上的造詣了解頗多,而對其在篆刻上的認知則知之甚少,其實他的篆刻造詣,功力深厚,同樣極為精湛。
弘一法師早歲聰慧,愛好書刻,力摹篆字,尤喜臨《石鼓文》,十三歲始奏刀,發蒙於父執徐耀廷,十七歲轉師天津唐靜巖,弱冠已卓然可觀。1914年在杭州,與經亨頤、夏丏尊等共同發起創建“樂石社”,并任社長。吳昌碩特以賞識,加入西泠印社。杭州孤山有“印藏”遺址,乃弘一法師出家前,將生平用印儲存西泠,鑿壁藏之,葉品三親題,并記其事於壁端。縱觀大師的篆刻,遠追秦漢,近學皖浙,旁及金罍與缶翁,印路寬廣。
賞“有朱”印風,一如大師的書法,平淡淵雅,古穆遒勁。章法上既得力於浙派寬邊朱文的布局,又融入了古璽的文字造型,嫻熟的切刀,工穩平實卻又不失渾樸蒼茫,頗具秋堂之神韻,極富浙派之意趣。
據相關資料顯示,弘一法師為李澂浠治印達四十余方,足顯兩人關系非同尋常。李澂浠,又名李澂曦,字幼竹,善繪仕女,通金石,精醫道,其父李竹坡善作大幅,粗毫斫拂,梅石尤奇。又善書法,喜作長題。陸辛農《天津書畫家小記》說他“須髯飄拂,莊顏絕俗,儼然陳老蓮畫中高士”。清末民初,天津活躍著一批藝術取向相通、畫風相近的本土畫家,人稱“津派畫家”。生於天津、長於天津的弘一法師,與張兆祥、馬家桐、李澂曦、李曈曦等“津派畫家”均有往還,從他們那里吸取了不少藝術營養。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