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西泠春拍 徐累 舞步 紙本彩墨 86×65cm
哪些當代水墨在漲?
何為當代水墨?無論在市場還是學術上仍然還存在的較大的分歧。比如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拍賣中,當代水墨的作品均是放在“亞洲當代藝術”版塊進行上拍的,而在大陸的拍賣中,雖然一些專場名為“當代水墨”或“當代書畫”,但其中包含了很多近現代書畫的作品。這種學術身份的不明朗使得當代水墨短期內很難以明確的專題形式進入拍場,還有待學術和市場的進一步梳理。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18日,春拍的當代繪畫上拍價格TOP100排名中,崔如琢、潘公凱、張玉東、賈又福、劉大為均排在前列。其中,崔如琢的作品均價達到人民幣57.70萬元/平尺,明顯領先于其他藝術家的市場價格??v觀其市場價格變化,今年春拍相比去年的秋拍成績大幅度提升了3倍的均價。
此外,上榜的當代水墨藝術家作品較少。其中,近幾年“瘋漲”的“新工筆”也出現在榜單上。目前“新工筆畫”市場的代表藝術家,大多在2000年初就已經在藝術界嶄露頭角。市場初期行情并不理想,直到2005年前后,“新工筆”作為當代藝術領域的創新門類參與到當代藝術市場的整體上升中。從2012年起,“新工筆”價格出現迅猛漲勢。新工筆的代表藝術家徐累的作品年上拍量都在20幅以下,成交率基本維持在100%,從2010年秋拍開始作品均價出現了一個震蕩上漲的走勢。
在實驗水墨方面,以徐冰和谷文達為代表。其中,徐冰的作品價格表現不俗,從2013年開始作品均價突破10萬元關口后一直維持穩定,每年僅僅個位數的上拍量使得其作品一旦在市場上出現就會成為買家必爭的焦點拍品,在剛剛結束不久的2014年6月1日的北京保利“文本魅影——徐冰的藝術”專場拍賣上,徐冰的作品全部成交。從市場價格來看,實驗水墨還處于成長階段,與新工筆不可同日而語。正是因為當代水墨數量有限并且低位上漲趨勢明顯,時下越來越多的藏家開始入手當代水墨。
一級市場火過二級市場
中國美術館2013年與水墨相關的展覽就多達41個,平均每月有3個,從總量上看比2012年的水墨展多出了10個;在一級市場上,藝術博覽會和畫廊除了不斷推出水墨藝術的展覽外,對水墨藝術家的培育和推廣也加大了力度從2012年年末開始,國內藝術機構頻繁舉辦當代水墨的藝術活動。其中,先后在湖北省美術館以及今日美術館進行的“再水墨:2000—2012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首先在藝術品市場的調整年內吹響了當代水墨市場反攻的號角。
在二級市場上,近兩年中國水墨藝術的拍賣行情相對而言比較樂觀,在藝術品拍賣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中國的現當代水墨行情不降反升。2013年,兩大國際拍賣巨頭蘇富比和佳士得分別舉辦了中國當代水墨展,同期舉行了水墨的展售會和私人洽購,此外作為當代水墨推手的北京保利拍賣,自2006年秋拍開始就推出了“中國當代水墨”專場,并將其設為常設專場。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輪番轟炸讓當代水墨風光無限、炙手可熱,但過低的入市門檻和較為淺薄的市場基礎,也決定了當前的當代水墨市場仍舊是一個新人進駐藝術品收藏核心圈子的墊腳石。
當代水墨從原本的尷尬地位到現在的市場新寵身份轉變過程中,國內一級市場少有地走在了二級市場的前面。中央美院教授殷雙喜教授表示,當代水墨活動頻繁的兩大原因:一是當代藝術市場的波動,更襯托出傳統書畫市場的堅挺,而當代水墨與傳統水墨之間有一種文脈的延續性,更容易進入收藏市場;二是國家這十幾年來經濟發展、文化自信心增強,不再完全依靠海外博物館、策展人來到中國挑選作品出去展覽,本土策展力量的逐漸萌發,客觀上為國內的當代水墨藝術家制造了更多展示的機會。臺北觀想藝術中心董事長徐政夫表示:“中國當代水墨已成為藝術品市場的突破口,當代水墨進入國際市場需要明確的兩極化發展,除了優秀的、頂級的藝術品,還要提供一個讓人們買得起的市場。”
業界人士:樂觀與隱憂并存
對于當代水墨未來的價格走勢,多數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其主要理由有:當代水墨市場剛起步,鮮有大額資本的介入和惡意炒作;當代水墨作品整體價位偏低,真偽鑒定也相對簡單,投資風險??;歐美國家和東南亞地區藏家的介入使當代水墨已具有一定的國外買家基礎,具有國際盤的優勢。另外,針對當代水墨而進行的藝術活動的持續存在,讓原本還處于當代藝術與傳統水墨的夾縫內求生存的當代水墨有了更為明確的理論與學術支撐,也為其最終在二級市場站穩腳跟提供了足夠的收藏群體。
對于當代水墨市場的火熱,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表現出隱隱的擔心。香港云峰畫院創始人及董事長郭浩滿表示:“二級市場本身就是資本運作,一直要找新的賣點,突然之間所有拍賣行都加入,但是當代水墨沒有足夠的市場基礎,所以這種突然的爆發未必是好事。”在馬健看來,當代水墨仍然面臨很多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在于很多當代水墨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還沒有定論,從長期來看,絕大多數當代水墨作品都是不重要的。北京保利中國近現代書畫部高級業務經理喬亞寧表示:“當代水墨有其弊端與不足,但這并不能成為阻礙其存在與發展的關卡。我們很驚喜地發現,很多原本專注于近現代書畫收藏的藏家開始對當代水墨產生了關注的興趣,這也是我們非常期待的。”
據業內人士表示,當代水墨符合當下的時代審美趣味,在創作形式上結合水墨和當代的雙重語境,在精神上更多地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在民族認同感和時代性方面符合當代人們的審美趣味,尤其是青年藏家的收藏趣味,在未來的藝術市場中發展向好。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