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國拍2014年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2014年07月05日在杭州新僑飯店舉行。此次拍賣設有中國書畫一、中國書畫二等專場。本次拍賣驚現大量近、當代名家精品,吳昌碩、唐云、曾宓、黃胄、童中燾等等精品將悉數登場。今年恰逢吳昌碩先生誕辰170周年,浙江國拍也驚現數幅吳昌碩精品。
吳昌碩(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等,漢族,浙江安吉人。中國近、現代書畫藝術發展過渡時期的關鍵人物,“詩、書、畫、印”四絕的一代宗師,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篆刻家,與任伯年、趙之謙、虛谷齊名為“清末海派四大家”。
花卉寫意
吳昌碩的藝術別辟蹊徑、貴于創造,吳昌碩最擅長寫意花卉,受徐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由于他書法、篆刻功底深厚,他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他自己說:“我平生得力之處在于能以作書之法作畫。”他常常用篆筆寫梅蘭,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筆力老辣,力透紙背,縱橫恣肆,氣勢雄強,布局新穎,構圖也近書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的格局,或作對角斜勢,虛實相生,主體突出。用色上似趙之謙,喜用濃麗對比的顏色,尤善用西洋紅,色澤強烈鮮艷。名重當時的畫家任伯年對吳昌碩以石鼓文的篆法入畫拍案叫絕,并預言其必將成為畫壇的中流砥柱。吳昌碩作畫用“草篆書”以書法入畫;線條功力異常深厚。雖然從狀物繪形的角度看其線條的質感似乎不夠豐富、切實,但恰恰是舍棄了形的羈絆,吳昌碩的繪畫才步入了“意”的廳堂,從而形成了影響近現代中國畫壇的直抒胸襟,酣暢淋漓的“大寫意”表現形式。
吳昌碩的畫以潑墨花卉和蔬果為主要題材,兼顧人物山水。他的作品公認為“重、拙、大”。用筆沉著有力,沒有浮滑輕飄之意,是為重;自然卻無斧鑿之痕,稚氣洋溢,天真一派,是為拙;氣勢磅礴,渾然大家,是為大。

吳昌碩 菊石圖 134×65cm(約7.8平尺) 設色紙本 立軸
RMB:800,000-1,000,000
傾心畫梅
吳昌碩畫得最多的是梅花。宋以來,畫梅大家代有人出, 如王冕、陳憲章、金農、汪士慎等,他們所畫梅花各具特色,極盡梅花的清韻、艷麗、傲然、孤絕,寄托了畫家的精氣神。吳昌碩畫梅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他喜歡表現老梅,而且將老梅的錚錚鐵骨與清香欲放的花朵形成鮮明對比,產生強烈的視覺效果,有一種喚春歸來、掙破冬的牢籠的感覺。無論是《梅石圖》《梅花圖》,還是《梅蘭》《紅梅》等,無不如是。
吳昌碩畫梅少有全樹,也非千枝萬蕊,他總是把環境和氣氛省略到不能再添置一筆,有如特寫鏡頭,既細致,又逼真,得梅花之真性靈,簡直是劃金刻石的杰作。

吳昌碩 紅梅 98×48cm(約4.2平尺) 設色紙本 立軸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