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鉅2014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2014年7月12日在杭州市曙光路122號浙江世貿君瀾大飯店三樓世貿廳舉行,此次拍賣設有古代、近現代專場和當代專場,其中曾宓、童中燾、陸儼少、余任天、黃賓虹等精品力作將驚艷亮相。

曾宓 山水 68×135
款識:①驅車上東門,遙望郭北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下有陳死人,杳杳即長暮。潛寐黃泉下,千載永不寤。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迭,圣賢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為藥所誤。不如飲美酒,被服紈與素。梁蕭統詩。
?、诟蕉拢D梅開侯左海三石廔主寫于西子湖畔浙江畫院。
?、凼纳饺恕?br /> 印鑒:曾(白)、三石(白)、結翰墨緣(白)、如南山之壽(白)、有時非筆墨所能(白)
曾宓(b.1935),號三石樓主,福建福州人。196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美協會員,浙江畫院藝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曾宓先生是一位極有個性的畫家。經數十年的磨礪探索,以曠遠的情思、特有的筆墨,將山川之美,天人之趣付諸筆端,成為中國當代山水畫界的重要代表人物。
童中燾 山水星湖春霽 69.5×139.5
款識:星湖春霽。嶺南星湖湖水澄鮮,七星巖鬰(磊)孤兀,可以登高望遠,晴云繾綣,清輝流然,一爽心目。癸巳十月望,快雨樓頭,中燾。
鬰下脫磊字。
印鑒:中燾(白)、童氏(朱)、性分所至(朱)
童中燾(b.1939),生于浙江鄞縣。當代山水畫大家。1962年畢業于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原浙江美術學院)并留校任教。曾為陸儼少助教,后任中國畫系主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李可染基金會藝委會委員、中國美術學院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應邀參加浙江省十大畫家晉京展。在山水畫創作與理論研究領域卓有建樹。

陸儼少 唐人詩意圖 136×68cm
款識:山路元無語,空翠濕人衣。一九八一年冬,陸儼少寫。
印鑒:陸儼少(白)、穆如館(朱)、嘉定(朱)
陸儼少(1909-1993)又名砥,字宛若,齋號就新居、晚晴軒等,上海嘉定人;1927年考入無錫美專,從王同愈學詩文、書法;1928年,師從畫家馮超然;建國后歷任上海畫院畫師,浙江美術學院教授、浙江畫院院長等職;善繪云水,從宋元人取法,尤喜元人王蒙風格,其山水浩淼,云蒸霧靄;人物、花鳥及書法亦聞名于世;他通過各種技法之探索,在作品中不斷突破自我,地進入了新的表現層次:勾云、勾水、大塊留白、墨塊等等特殊技法是其個人風格的成功創舉。晚年悟陳洪綬、仇英筆意為己用,寫大山大水,開創一派,以杜甫詩意、峽江云水的題材震撼藝壇,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文人繪畫的最后一位大師。

余任天 山水 46×69cm
款識:湖上春來雨又風,樓頭潑墨寫空濛。有詩多被前人寫,試讀坡翁篇什中。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天廬。
印鑒:余任天印(白)、高義欣賞(朱)
余任天(1908-1984),曾用名櫟年,字天廬,居室名任、歸漢室、嘉磚硯齋,浙江諸暨人。繪畫(包括山水、花鳥、人物)、書法、篆刻、詩文皆長,被潘天壽和沙孟海等譽之為“四絕壓群倫”。在文物鑒賞和書畫理論諸方面都有卓見和著述。撰有《天廬畫談》、《歷代書畫家補遺》、《陳老蓮年譜》等。生前為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杭州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西泠書畫院特聘畫師、浙江逸仙書畫院首任社長、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
其風格特點可概而為四:一曰新??蓮臍飧?、意境、題材等方面見出。氣格新——傳承浙派,揚長避短,在繼承中求創新,于剛硬中寓含一份婀娜之氣。意境新——雖在混沌世間,畫家卻具只眼,詩情畫意,境界高遠。題材新——在眾多的山水、花鳥題材中,好寫江南山水,山色空朦,水墨氤氳之景,別開生面。
二曰筆墨渾成。渾,渾厚、雄渾之謂也。“山川渾厚,草木華滋”(《世說新語》)。“返虛入渾,積健為雄”(《司空圖·詩品》),乃中國山水畫審美之大道,為余任天終生所追求。讀余氏晚年所作,筆頭大,放得開。出入傳統,又得云煙供養。注重氣勢,不違形質。筆墨相依,渾然天成,于不經意中見出經意之境。
三曰草書入畫。中國畫與書法,因所用工具材料相同,且皆以筆線為主體,多有共通之處。由行草、草書筆意入畫,畫面多靈動;由篆隸筆法入畫,其畫多厚重、而饒有古意。余任天晚年山水,多以草書入畫。意在落筆恣肆、痛快,筆勢大氣開張,于沉著中求流利之氣。其筆線、點厾、皴擦所表現的樹石、山脈、溪瀑,可用一“寫”一“動”二字概之。
四是詩書畫印的和諧之美。在余任天的山水畫中,詩書畫印不僅可作為獨立的藝術樣式來賞讀,更具魅力者,四藝已融為一整體。詩入畫境,書增靈變,印得古趣,通會之際,有一種和諧之美激蕩觀者心靈。
潘天壽先生曾在《東南日報》上揄揚余任天:“余君于作畫之外,復精篆刻,擅書法,工吟詠。經師子淵云,‘藝術不在絕,而在通,不限書畫詩三絕,應加金石為四通’。畫通于書,通于詩,而金石實為其骨干。君鍥而不舍,庶幾兼之。”是為的評。
黃賓虹 山水 115×39.5
款識:戊辰五月,少川先生博笑,賓虹。
印鑒:賓虹(朱)、破勇司馬之印(白)、潢川曾氏香亭珍藏金石書畫(朱)
黃賓虹(1865-1955),近現代畫家、學者。原籍安徽歙縣,生于浙江金華。初名懋質,后改名質,字樸存,號賓虹,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擅畫山水,為山水畫一代宗師。精研傳統與關注寫生齊頭并進,早年受“新安畫派”影響,以干筆淡墨、疏淡清逸為特色,為“白賓虹”;八十歲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為特色,為“黑賓虹”。其畫風蒼渾華滋,意境深邃。偶作花鳥草蟲亦奇崛有致。除繪畫之外,并從事繪畫史論、篆刻的研究和教學。曾任杭州國立藝專教授等職。著有《黃山畫家源流考》《虹廬畫談》《畫法要旨》等。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