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東,1982年畢業于曲阜師范大學美術系油畫專業,現為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北京上苑藝術區駐館藝術家,2013年獲雅昌藝術網年度最佳創作獎,在全國和省級以上畫展中獲獎二十余次,《中國油畫市場》第25期舉薦為“最具升值潛力藝術家”。作品被美國、日本、亞洲藝術學會、山東省美術館、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齊魯晚報等國內眾多機構和個人收藏。
聯系地址:濟南市千佛山東路23號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
電話:13906400190
郵箱:sdswd60@sina.com
作品網站:http://artist.swd.zhuokearts.com/
官方網站二維碼:

評論文章:
澄懷味象 暢神而已
看到宋衛東教授的油畫作品非常感動。我立刻想到了中國傳統畫論里經常用到的一個詞:“氣韻生動”(南朝畫家謝赫)。這是典型的中國式的評價。然而宋衛東教授并非以油畫媒材來畫中國畫。宋衛東作品,皆為布面油彩,題材多為風景小品,基本上為寫生之作。從內容到形式,無疑要歸類于油畫。這種源于西方的繪畫門類,為什么在宋衛東教授的筆下,卻給人感覺“很中國”呢?
細細品味不難發現,原因就在于畫作所蘊含的濃厚的文人情趣和東方意境。從筆觸的形態,用筆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之中,可以明顯地感受畫家情緒的抒發,飽含盡情揮灑胸中逸氣的酣暢淋漓。畫家在對物像的形狀進行表現時,有時筆不到意已顯。在對光與色的處理上,如墨色的濃淡干濕,明凈恬淡,所展現的完全是典型的東方意境。在宋衛東的油畫作品中,西方的材料和技法已經被中國的精神和觀念吸收并消化,與被描繪的景色一起成為一種“移情”的載體。可以說,宋衛東教授的個人風格是在中國的文化語境下生成的,它呈現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下的本土藝術風貌。在我看來,他在油畫作品中融入中國傳統繪畫獨有的筆墨情趣,既符合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審美標準,也不失語言風格的個性化和獨創性。它既不同于寫實和抽象,也不同于表現和印象,從而開拓了既屬于自已,也符合時代精神的藝術道路。
走中西文化融合的創新之路,古今中外不乏成功案例。宋衛東教授的可貴之處在于,他所做的不僅僅是簡單的“融合”,更在于他的“順其自然”。他的油畫創作,并非為了“創新”而“創新”,也不是有意識地進行所謂的“實驗”和“探索”。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下,東方的思維方式和敘述經驗,自然而然地投射到宋衛東教授的創作實踐中。他的個人風格完全是天然生長出來的,絕非雜交或嫁接。所有一切的發生,水到渠成,毫無刻意。我想,這才是藝術的境界,更是人生的境界。
說到境界,我又想到南朝畫家宗炳提出的兩個美學觀點:“澄懷味象”、“暢神而已”。意思是說,放空心境體會山水之美,目的只不過是開心罷了。這兩個詞用在宋衛東教授這里,最合適不過。以此為題,亦作共勉。
顧群業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院長
作品欣賞:

邊塞古城 80x200cm
海邊松 100×130cm
紅高粱 120×90cm
黃海墨松 180x200cm
米脂姬岔村 80×100cm
屏山村邊的竹林 100×80cm
青島嶗山漁港 100x130cm
盛開的桃花 100×150cm
休漁時節 65×80cm
陽光下的松林 80x100cm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