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朵云軒2014春季藝術品拍賣會將于2014年6月27-2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隆重舉槌。前兩日預展。
外地移入,多元對話
上海是中國最早發展出來的國際商業大都會,根據楊逸(1864-1919)的1920年初版的《海上墨林》記載,聚集在此地的畫家,享有盛譽的,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從外地流寓而來的高手名家,所展現的藝術風格,也來自五湖四海,有與西洋對話的,也有東洋交流的,充分的顯示了上海“國際化”的大都會特色,形成中國畫史上的空前盛事。
國際大都會的藝術特色,簡而言之,便是在人才來源上,藝術家多半由“外地移入”為主,“寓賢”名家的數目,遠遠超過“邑人”名家;在“藝術發展”上,則以“多元對話”為主,形成一人一派的鮮明“商標題材與風格”。此二大特色,也顯現於后來出現在歐洲的“巴黎畫派”與美洲的“紐約畫派”,成了二十世紀的重要藝術現象。

任伯年作品
全能畫家,招牌風格
在一人一派所創造的“招牌商標風格”下,海上派的畫家,可分為兩大類型。第一大類型是專精一項“獨門畫家”;第二大類型是無所不通“全能畫家”。
以全能畫家而言,其代表性的畫家有任熊、吳友如、任預、倪田、王震、黃山壽等。
任熊則是中國畫史上少見的絕頂天才,山水、人物(包括美人及肖像)、花鳥,無不精絕獨造,駭人心目。任伯年才得其十分之一,就已能獨霸一方。可惜天不假年,奇才早夭,任熊僅活了三十五歲,比早夭的西洋文藝復興三杰之一的拉菲爾(1483-1520),還要短命二年。但他卻留下了許多千古不朽的深刻杰作,如28歲時創作的《大梅山人詩意圖冊》120頁,足以對畫史證明,他是千年難得一見的詩畫奇葩。
吳友如是另一個無所不精的繪畫奇才,雖說在深度上,稍遜於任熊,但在廣度上,卻能與之頏頡。吳氏的特色在不但能與古為新,用自創的技法,詮釋精典題材;同時也能與時俱進,吸收新法,反映最新的工商科技發展,是晚清最能表現國際大都會風貌的畫家。
任預雖然是任熊的兒子,但他父親過世后,獨力自習家傳畫學,并成功轉化為無一不精自創一格的全能畫家,脫離任派傳統,探索新境,於山水、美人、肖像、走獸,都有不凡的開拓,是“五任”中的赤幟異軍,也是晚清畫家群中的翹楚。父子同為一代重要畫家,時為畫史僅見,值得大書特書。
倪田畫,初學王素,后得大批任熊遺稿,轉入任派,山水、人物、花鳥,自成一體,流麗動人,可與任伯年抗衡。
王震之畫,源自吳昌碩,以篆隸之法,大筆狂寫,無所不能,時有反應時代社會現象的精心杰作。
黃山壽自幼即為少年天才畫家,風格源自袁江、袁耀,中年后,山水轉入文征明一派,一變吳門“溫雅青綠”為海上“清鮮青綠”,為一代設色大師,開創出都會生活繪畫的奇異色系與色感,在人物、花鳥上,都有杰出的表現,作品風行一時。其純水墨的畫作,也光華燦爛,清雅絕倫,不減設色,令人嘆服。
獨門畫家,招牌畫種
在人物、花鳥、山水三大畫種中,“獨門畫家”,除了有自己的“商標風格”,令人一望即知外,還往往“專精招牌”畫種,增強印象,輔之以一項其它畫種,以廣招徠。如專精“人物”的畫家有 :改琦、王素、釋蓮溪、錢慧安、任伯年、潘雅聲、沈心海…等,他們大都精於“肖像寫真”,而尤工“仕女美人”,輔之以“花鳥蘭竹松菊”,以便擴大影響。
改琦的美人畫境界“幽冷玄奇”,為有清一代美人畫第一,只有任熊、任預,時或與之比肩,其花鳥蘭竹,雖然稀少,但亦冠絕一時,不可多得。
王素畫,直承揚州畫家華新羅,人物、花鳥,皆能自出新意,巧思不斷,尤工美人畫,是改琦、顧洛之后的一大名筆。
釋蓮溪以方外之身,而精擅仕女,直把美人畫,當作修道證道的法門,此為畫史所無。他的花鳥畫蘭竹,少而精,簡而妙,亦頗為時人所重。其畫可與另外二位僧人:虛谷與竹禪,鼎足而三,可稱之謂“晚清三僧”。
錢慧安以方折筆寫美人,把“柔弱嬌媚”與“清奇古怪”,融為一爐,成為美人畫史上的奇觀,值得細賞。他的花鳥走獸補景,亦精彩絕倫,出人意外。
海上畫家專精“花鳥”的有 :任淇、張熊、姚燮、王禮、竹禪、趙之謙、任薫、任伯年、金心蘭、俞禮、吳涵、任霞等。
任淇是海上畫家中,率先復興陳老蓮畫法的大師,作品流傳絕少。張熊的花鳥風格,溫柔敦厚,是海上藝壇的正宗,影響廣大。
張熊是海上畫家最年長者之一,性喜收藏,家蓄古董珍玩上萬,名揚藝林,被推為“滬上寓公之冠”。其畫法從揚州畫家上溯周之冕、王忘庵,用筆溫柔敦厚,用色麗而不艷,雅俗共賞,習之者眾,時稱“鴛湖派”,其課徒畫稿,由淺入深,於上海、蘇杭一帶最為流行。民國時期由中華書局印行,再版不斷。
王禮的花鳥,融惲壽平與揚州畫家於一爐,力主雄強,呼應后來“自強運動”的美學,在溫柔敦厚之外,開出遒勁爽利的花鳥新風,影響廣泛。
竹禪的花鳥蘭竹奇石風格,詭異變形而時露“超現實”之態,題材奇奇怪怪,匪夷所思,可謂海上現代繪畫的先聲。
趙之謙是率先把魏碑筆法,融入花鳥奇石的畫家,以筆法造形,再輔以重色,風靡一時。他常與任熊切磋畫法,共同為晚清畫壇,開發出一片花鳥新天地。
任熏得其兄任熊真傳,在人物、花鳥上,特重自我表現,最喜以骨法抖動勁筆,精準架構形象;以沒骨清鮮色筆,充實血肉精神,對任伯年的花鳥、人物,產生重大影響。
任伯年畫,早期受任熊、任熏影響,后受胡公壽啟發,書法畫法大變,融八大山人的草書健筆,入任熊的花鳥造型之中,加上張熊、王禮、趙之謙的用色之法,立刻成為海上畫家中,最受歡迎的寵兒,名氣之大,無人能出其右。然其作品之構圖、立意,終生受二任牢籠,并無明顯突破。
金心蘭為海上畫梅專家,墨梅、紅梅、綠梅、黃梅,交錯運用,千變萬化,無人能及。他的山水亦佳,風格十分獨特,惜不多見。
俞禮為任派傳人,人物、花鳥皆精妙,造形方硬,源自任熊,有漫畫風,自成一體,設色則華美清新,艷而能雅,名動一時。
海上畫家專精“山水”的有胡公壽、楊伯潤、吳滔、蒲華、吳石仙、吳榖祥、高邕之、吳徴、楊逸、汪琨。其中以胡公壽,筆力最為雄健,影響最大,被楊逸譽為“五百年來無此筆墨”。
有清一代的山水,少有能脫出四王式的干筆皴擦之風的,只有胡公壽,努力上溯董源、巨然的長披麻皴,再參以梅花道人吳鎮的濕筆勾砍,筆力豪雄,直追宋元。他也用此壯筆,寫松竹蘭梅氣勢奔放,轟動江南。蒲華、吳昌碩、任伯年等大畫家,都受其影響。楊逸《海上墨林》說他 :“萃古今諸家之妙,成一大家,浙江名士,無不傾服,謂三百年來無此作也。”任伯年初回上海鬻畫時,受到胡氏的提拔與指導,二人合作,任伯年畫肖像,胡公壽補景題詩,號稱“任畫胡題”,對伯年的書法及山水,產生極大的影響。
楊伯潤的山水,與胡公壽齊名,他承繼四王,尤其是王原祁的畫法,簡化構圖,扎實筆力,墨色交錯而迭用,皴擦粗澀而毛亮。為他的山水畫,蒙上一層毛色亮麗的光彩,令人想起印象派大師雷諾阿,是晚清山水畫的高峰之一。
吳滔的繪畫名聲,為其子吳征所掩。其實伯滔之畫,靈動厚實,兼而有之,蒼勁秀雅,雙美并列,題材構圖,變化多端,設色精麗,用墨朗潤,筆法能融沈周與華喦為一爐,是晚清少數能擺脫四王影響的畫家,值得大家重新關注。
吳石僊畫,曾受東洋日本“朦朧體”影響,能融水彩畫法入墨彩畫中,極盡光影變化之能事,為八百年來,第一位成功革新米點山水的畫家,也為后世的光影山水,如陶冷月、李可染,開啟了序幕。吳氏的青綠皴法山水,源自黃鶴山樵,而能自出新意,風格獨樹,不下於他的米家云山。以一人而兼有兩種招牌山水風格,在海上畫家之中,實為罕見。
汪琨的山水,初學王石谷,后師吳石僊的青綠皴法風格,時有出藍之譽,鬻畫上,名噪一時。
吳榖祥的青綠山水,從文徵明的畫風,變化而來,加入唐伯虎是的細筆小斧披皴,輔之以淡淡的光影變化,形成自家的獨特商標,為海上山水的重要名家。
高邕之為海上名書家,他的山水,從八大山人轉化而來,省去一切亭臺樓閣、木橋扁舟的點綴,直接以方形山石、流水樹林,結構造形,頗似立體派的塞尚,有抽象構成之趣,是現代山水畫的先聲,可說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現代主義者”,值得大家進一步探討。
楊逸的山水,近習高邕之,遠追吳仲圭、沈石田,畫風有時略近王石谷,而風格更為挺拔方峻,是《海上墨林》的作者,也是海上畫派山水名家中的殿軍。
海上畫家,前承揚州畫家的人物、花風格,近習京江畫派的山水表現,開創了近代國際大都會式的藝術發展,為中國墨彩畫史,注入了強大的新生力量,值得吾人作進一步,更深入細致的研究。
以上所舉的諸多例子,只不過是約略瀏覽了一部分海上畫家而已。今后,如有機會,當進一步的詳細深入介紹,以全畫史面貌之真。

任伯年《富貴珍禽》 設色紙本 立軸 126×39 cm
款識:光緒乙酉三月,山陰任伯年。
印鑒:頣印
鑒藏印:青碧軒書畫考藏印、羅青珍藏
任伯年畫,早期受任熊、任薰影響,后受胡公壽啟發,書法畫法大變,融八大山人的草書健筆,入任熊的花鳥造型之中,加上張熊、王禮、趙之謙的用色之法,立刻成為海上畫家中,最受歡迎的寵兒,名氣之大,無人能出其右。任伯年初回上海鬻畫時,受到胡氏的提拔與指導,二人合作,任伯年畫肖像,胡公壽補景題詩,號稱“任畫胡題”,對伯年的書法及山水,產生極大的影響。
《芍藥幽禽圖》為伯年46歲時的精品,花葉嬌嫩活潑,禽鳥靈動自在,竹石挺拔健勁,題款為胡公壽筆法,是他自立門戶后的力作。

趙之謙《鐵網珊瑚》設色紙本 立軸 178.5×48.5 cm
款識:鐵網珊瑚。撝叔。
印鑒:趙之謙
趙之謙是晚清畫家里,率先把魏碑筆法,融入花鳥奇石之中,以轉折筆法造形,用沒骨重色提神,采徐渭和膠入墨之法,畫潑墨大石,令人耳目一新,風靡一時。他常與任熊切磋畫法,共同為道咸畫壇,開發出一片花鳥新天地。
《鐵網珊瑚圖》,是他三十歲后,書體由何紹基轉變入北碑時期的力作,以潑墨大石,襯配朱紅老少年,醒人眼目,十分有現代感,重色濃墨,對后來齊白石的“紅花墨葉”畫法,有一定的影響。

王震《歲朝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04.5×33 cm
款識:癸酉仲秋,白龍山人王震寫。
羅青題詩堂:是翁屈強勝頑僊,壽骨分明老少年。偏與梅花同不睡,團情團思倚窗前。鈐印:靜觀、青碧軒書畫考藏印
曹汝霖題詩堂:一亭先生耽心禪悅兼精書畫,得之者視為珍寶。戊子冬,竹甫宗丈出示梅花不倒翁畫幀,筆意蒼老,取意吉祥,洵歲朝清供也。爰步韻題一絕即呈雅正。戊子嘉平覺盫曹汝霖年七十有三。鈐印:覺盦七十歲后所作
印鑒:王震大利、一亭、我佛如來、梓園老人
鑒藏印:羅青珍藏
羅青題簽:王一亭歲朝圖。壬午年青碧軒偶得珍藏之。鈐印:青、碧
王震畫,源自吳昌碩,以篆隸之法,大筆狂寫,無所不能,頗能反應時代社會現象。此圖寫《瓶梅不倒翁》,頗具東洋風味。
近代藝術家畫不倒翁,王震是較早的一位。此畫作于1933年,是畫家67歲晚年成熟期的精品。齊白石(1864-1857)開始大量畫不倒翁,也在此一時期。此畫有曹汝霖(1877-1966)1948年的賞心長題。曹氏就是五四運動時的外交總長兼交通總長兼交通銀行總理,也是“火燒趙家樓”事件中的主角,下野三十年間,息影沉潛,讀書自娛,詩書俱佳,觀其筆墨,不愧為一代才子部長。曹氏傳世手跡稀若星鳳,此處名畫妙題,相得益彰。

黃山壽《洗耳棄瓢》 設色紙本 立軸 146×40 cm
款識:休論洗耳氏,莫問棄瓢何年。巢許自甘遁世,唐虞豈有遺賢。宣統紀元夏四月,龍城居士黃山壽。
印鑒:山壽、勖初、裁煙閣主
鑒藏印:羅青審定
羅青題簽:黃山壽,山水人物洗耳棄瓢圖,羅青珍藏。鈐印:羅青
黃山壽自幼即享畫名,能用生宣仿袁江、袁耀,中年后,山水轉入文征明一派,一變吳門“溫雅青綠”為海上“清鮮青綠”,為一代設色大師,開創出都會生活繪畫的奇異色系與色感,在人物、花鳥上,都有杰出的表現,令人嘆服。
《洗耳棄瓢圖》為黃氏晚年人物山水精品,用筆秀雅,水墨酣暢,設色明麗,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為海上派的突出代表風格之一。

沈心海《大富貴亦壽考》 設色紙本 立軸 104×44.5 cm
款識:大富貴亦壽考。庚申八月仿新羅山人筆法,心海沈兆涵寫。
印鑒:心海
鑒藏印:青碧軒書畫考藏印、羅青珍藏
羅青題簽:沈心海,大富貴亦壽考圖真跡,青碧軒珍藏。鈐印:羅、青
沈心海(1855-1941)上海崇明人。原名涵,又名兆涵,錢慧安入室弟子,擅畫、花卉、山水、人物,皆佳妙,尤精仕女。卒年九十余。與徐小倉、謝閑鷗等皆負名于時,于畫尤精仕女,所作遒秀古艷,渲染發髻,開相勾臉,能一洗甜俗妖媚之習,有出藍之處。
《大富貴亦壽考圖》是沈氏的招牌商標主題畫,最受時人歡迎,此畫稿本多種,本本不同,顯示出畫家處理同一題材時的變化能力。此畫采側面角度,用曲折長松一株,上招賜福之仙女,下引祈福之凡人。上下曲折,連成一線蜿蜒,有聯系,有斷隔,而構圖完整不亂,確是丹青高手,無愧其師錢慧安之教導。

吳滔《秋色江山》 設色紙本 立軸 143.5×38.5 cm
款識:青山斷處塔層層,隔岸人家喚欲譍。江上秋風晚來急,為傳鐘鼓到西興。
印鑒:伯滔、近水遠山俱有情
鑒藏印:羅青審定、水墨齋
題簽:吳滔設色山色寫生,羅青珍藏。鈐印:羅青
吳滔的繪畫名聲,為其子吳征所掩。其實伯滔之畫,靈動厚實,兼而有之,蒼勁秀雅,雙美并列,題材構圖,變化多端,設色精麗,用墨朗潤,筆法能融沈周與華巖為一爐,是晚清少數能擺脫四王影響的畫家。
《山水寫生圖》是典型的吳滔風格山水,衰草、亂石、秋風;古塔、紅葉、沙灘,好一片寂寥清冷境界,非有高士遯隱之雅志,焉得如此荒寒蒼莽之佳景。伯滔胸次,有其子待秋所不能到處,明矣!

吳石仙《石壁翠巖》 設色紙本 立軸 184×49 cm
款識:石壁巖巖翠倚空,疏松謖謖灑清風。夕陽滿徑看山立,何福修來似畫中。庚寅嘉平月仿石谷老人意。石僊。
印鑒:石仙、回響、羅青、羅青審定
題簽:吳石仙、石壁翠巖圖、青碧軒珍藏
吳氏的青綠皴法山水,源自黃鶴山樵,而能自出新意,風格獨樹,不下于他的米家云山。以一人而兼有兩種招牌山水風格,在海上畫家之中,實為罕見。
《石壁翠巖圖》是吳氏46歲時的精品,古木蒼翠,瀑水有聲;龍松矯健,古剎梵音;旅人行于山道之上,夕陽隱于亂山之中,如此暮色蒼莽之景,是吳石僊的招牌商標,一望即知。在晚清畫家中,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吳友如《馭馬圖》 設色紙本 立軸 122×57 cm
款識:光緒癸巳小春月上澣。元和友如吳嘉獻寫于海上春易小筑。
印鑒:吳獻印章、友如
鑒藏印:回響、羅青審訂、水墨齋、詩蓀過眼
題簽:元和嘉獻吳友如人物精品真跡。詩蓀鑒定。壬午青碧軒珍藏。鈐印:羅、青
吳友如是無所不精的繪畫奇才,不但能與古為新,用自創的技法,詮釋精典老舊題材;同時也能與時俱進,吸收新法,反映最新的時事發展,是晚清最能表現國際大都會風貌的畫家。
他的《太白醉騎圖》,使獨創的重彩勾勒法細點法,賦于傳統古舊題材,以新的形式意義,人物、馬匹、樹石,皆精工描寫,不可多得,難能可貴。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