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家訓的畫,你會愛上生活。王家訓的畫中有一種溫暖和從容的感染力,而這種感染力的來源就是他擁有來自傳統、來自生活的深深情結。這些情結促使他到古典藝術和民間藝術中尋求語言,說出他的“畫”。

何必絲與竹 自然生清音
文人畫是畫中帶有文人情趣,畫外流露著文人思想的繪畫。單從畫中來看,王家訓的作品里隨處可見書、筆、畫、棋等具有古典文化意象的元素。他的古詩詞書香門第題材的畫作較多。眉清目秀的女人總是坐在纖細的木椅上,或淺笑低吟,或凝睇遐思,手邊讀不完的書、寫不完的信,然而不急,一碟玫紅色的小果、一碗清茶、一段佳句、一縷幽幽情思,足以打發一整個下午。一切那么安妥,悠閑雅致得令人嫉妒,清韻悠揚讓人懷想。

囈夢猶醒
除了畫內元素的交代,畫外功夫更能傳達文人畫的思想情趣。王家訓的作品也是如此。

云氣晴晴雨雨 泉聲暮暮朝朝
塵事親親遠遠 獨愛纏纏綿綿
陳寅恪解釋文人畫時講“不在畫里考究藝術上功夫,必須在畫外看出許多文人之感想”。“知畫之為物。是性靈者也,思想者也,活動者也,非器械者也,非單純者也。”說明了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抒情性。因此,文人畫重意,通過常規細節的有意犧牲,換來某種情緒的舒放,凸顯他們的個性。倪贊道:“畫者不過意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寫胸中逸氣耳。” 董其昌有論:“畫山水唯寫意水墨最妙。何也?形質畢肖,則無氣韻;彩色異具,則無筆法。”明代徐渭題畫詩也談到:“不求形似求生韻,根據皆吾五指裁。”這種寫意的特點在清代表現得格外明顯,如八大山人、石濤以及后世的“揚州八怪”等。王家訓的畫中書法便依稀可見板橋、金農的影子。他畫作中的寫意,且不談人物形象的塑造,單是看他對山石草木的布局皴抹處理,就別具匠心。

逍遙閑身可載酒 如此勝境難讀書
從藝術元素看,鄉情野趣是他經常用的題材。這些元素通過造型表現和筆墨渲染,營造出畫者心中的充滿生趣和情意的美好人間。他的筆下,少有孤寂的、不快樂的人物。即使一個人也是醉意熏然,可能剛從哪個友人家把酒言歡歸來。情趣融融,沒有真正寂寞的人兒。

若問醉鄉何所處 囈夢猶醒酒一杯
有人說,王家訓是一位能提供快樂的畫家?;蛟S可以這么說,王家訓用一顆快樂的心,在傳統文人畫和民間藝術中提取了最溫暖的那一部分,表達自己。他能工能寫,技巧與觀察力,對他而言都不是問題。但他有自己的追求。在大雅中追尋大俗的精神,在大俗中提煉大雅的真諦,這就是畫家王家訓最寶貴的地方。

山野之樂得之心

心靜神清

欲把心愿作春山

湛樂

王家訓,1958年生于江蘇東臺,號水夫?,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浙江省中國人物畫研究會理事,文化部國韻文華書畫院藝委會秘書長,中國國畫家協會副主席。參加第八、九、十屆全國美展及中國美協主辦的一系列畫展,作品被國內外多家機構和個人收藏,并選為國禮贈送給國外首腦。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