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前些時有瓷友拿著一本圖錄,指著一張圖問我床上躺著的是誰?畫的是什么意思(圖1)?這是一只崇禎年的蓮子罐,畫著一個人睡在床上,上方有一條屏寫著幾排難以辨認的草書。我想這躺著的人大概是王羲之,畫面的意思是一句成語“東床坦腹”。

圖1

圖2
相傳東晉時將領、書法家郗鑒的愛女郗璇眉清目秀、聰明伶俐、且妙齡待字閨中。郗太傅聽說丞相王導的幾個兒子個個長得都很英俊,便有意與王府結兒女姻親。王丞相對這門親事也很同意。一天,郗太傅派一個門客拿著自己的給王丞相的親筆書信到王府去選婿。王丞相見過信后對這個門客說:“我的幾個子侄都在東廂房呢,轉告郗太傅,請任意挑選吧!”門客到東廂房看過之后,謝過丞相王導,趕回郗府,回復太傅說:“百聞不如一見,到了王府一看才知道,王丞相的子侄個個長得都不錯。聽說我為您選女婿,都飾容待客,有的還有些拘謹,只有一個年輕人,坦腹臥于東床,一邊吃東西,一邊用手指在衣服上寫字,好像沒聽說有這回事似的。”誰知郗太傅聞聽此言后高興地說:“就選那坦腹東床的為婿,我就喜歡這樣的,他將來肯定有大出息。”太傅郗鑒后來又經過進一步了解,原來這個青年是王羲之,便將女兒郗璇嫁給了他。
蓮子罐上躺著的人雖然沒有把肚皮露出來,但確定無疑畫的是大書法家王羲之。
瓷友張成一年前淘到一枚萬歷年的青花瓷片,畫著一人拈弓搭箭射向一張孔雀畫屏(圖2)。這是什么典故呢,搜索枯腸百思不得其解。一年來,我問了許多人都搞不明白。前天張成突然打電話告訴我,說是在《幼學瓊林》看到一句“架鵲橋以渡河,牛女相會;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是否畫面就是這個故事?我一聽,恍然大悟,就是這個故事!
《幼學瓊林》是中國古代的兒童啟蒙讀物。在婚姻一節里有一些婚姻戀愛的故事。例如御溝題葉,于祐始得宮娥的故事,繡幕牽絲,元振幸獲美女的故事等。其中架鵲橋以渡河,說的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射雀屏而中目,唐高得妻”說的是竇毅為他的女兒挑選丈夫的故事。
竇毅(519—582),北周大將,曾任定州總管。竇毅的妻子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襄陽長公主。竇毅有個二女兒才貌尤其出眾。竇毅對二女兒十分喜愛,對夫人襄陽公主說,“女兒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但是把女兒嫁給誰呢?他們覺得應該選個文武雙全的女婿,特別要箭法嫻熟的,于是竇毅夫婦請人在門屏畫二只孔雀,求婚者就比試射箭技藝,如二箭均射中雀目,就把女兒嫁給他。求婚者眾多,身為北周外戚家族的李淵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北周明帝獨孤皇后的外甥,出身顯貴,自幼騎馬射箭就很嫻熟,輪到他時他從容不迫拈弓搭箭,“兩發各中一目”竇毅對李淵精湛的射藝很是贊佩,就把二女兒許配與他。
公元618年李淵稱帝,國號唐。竇家二小姐就成了皇后,李淵與竇皇后感情很深厚,二人都對書法繪畫很喜歡,常常在一起臨書作畫。竇皇后為李淵生了四子一女,分別是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和女兒平陽公主。
這塊瓷片上的射箭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父親唐高宗李淵。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