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人說,藝術衍生品與美術館的關系,就像咖啡伴侶與咖啡。沒有伴侶的咖啡勉強不是不能喝,但似乎味蕾體驗不那么豐富,舌尖總留有遺憾。甚至如今,藝術衍生品已成為藝術市場新的增長點。

衍生品

衍生品

事實上,藝術衍生品的概念最早從歐洲博物館的商店語義環境中出現,伴隨著博物館系統零售業的發展而逐漸被大眾所認知。而聚焦中國,它在歐洲漫長的成長道路,被壓縮進當代中國的近幾十年里。
對大多數人藝術衍生品消費主體來說,藝術品原作,過于昂貴;地攤出品,俗不可耐;于是,藝術衍生品在珍貴的原作與大眾藝術消費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藝術改變生活,藝術引領消費。這一切,甚至已成為當代中國文化自我建構和自我更新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開發授權不規范,營銷渠道單一,金融資本裹足不前,卻也成為成長的煩惱。如何積攢能量,讓萌動的早春順利發酵成明媚的盛夏,藝術衍生品產業還需各方合力。
藝術衍生品市場:春雖淺,意已深
才3月,道旁的迎春花卻已綻開金黃的華服,粉嫩的櫻花也在楊柳風里嫣然甜笑,難得的無霾日,北京畫院美術館門口一位衣著質樸的大叔靜靜地坐在花壇邊,消遣著春光,似乎并不著急向路人推銷面前僅剩的一套《齊白石畫集》。
“上午拿過來三套,這才中午,就剩這一套啦!”精裝本的畫集,書封里有上下兩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400多頁。“定價380,本來賣150,最后一套了,算你120吧。”
田大叔介紹,他原本一直在中國美術館“蹲點”,一天出售十套八套沒問題,最近北京畫院有齊白石的展,才到這邊來“趕集”,“這套畫集是好東西,來看展的人都識貨,很好賣!”
他說自己干這一行已經十來年了,從2005年開始,生意越來越好,“以前畫畫的老師、學生買的多,尤其男的、長頭發,一看就搞藝術的;現在買畫冊的普通人越來越多了,我們家丫頭說,這叫文化消費,藝術生活化,我覺著挺好。”
田大叔說的北京畫院的展,指的是“人生若寄——齊白石的手札情思”展;他說的“這一行”,則是藝術衍生品行業。
藝術引導消費
什么叫藝術衍生品?藝術衍生品是以藝術為媒介,將藝術家原創的藝術精品經過設計再加工,然后轉化為可供大眾消費收藏的藝術商品。目前,市面可見的藝術衍生品包括經藝術家親筆簽名且限量發行的專供收藏和欣賞的版畫,印有藝術家代表作品的文具、生活用品、服裝服飾以及與藝術元素相結合的具有收藏價值的產品等。
曾舉辦藝術衍生品展覽的白盒子藝術館負責人認為,經濟高速增長,社會急劇轉型,帶來了國人精神需求的巨大釋放和生活方式的迅疾變化。對品質生活的追求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和家居條件。普通、無個性的設計元素越來越讓人難以忍受,藝術化生存、時尚化生存的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已成為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
藝術家通過藝術衍生品把更新穎的藝術觀念和更精致的美學氣質融入到大眾的日常生活情境中,借助日常化、生活流的方式將當代藝術的語言和精神傳達給社會,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態度。藝術衍生品正在給中國式日常生活的變革注入全新的體驗,也必將在未來的全球大眾文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國外,所有美術館、博物館幾乎都配有自己的藝術商店。衍生品早已延伸到服裝、玩具、家庭裝飾、音像書籍、網絡游戲、食品飲料等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博物館營收的經濟支柱。
“朕知道了”堪稱榜樣(“朕知道了”名利雙收)
藝術衍生品的光景,如同窗外三月的景致,春雖淺,意已深。
近的來說,在春節期間,北京后海恭王府游人如織,許多人離開時手里都拿著一個“福”字畫軸。據恭王府管理處介紹,這種條幅利用王府中所藏康熙御書“福”字碑制作,多年來一直賣得很火。“福”字畫軸的熱銷,折射出的便是藝術衍生品市場的巨大潛力。
遠的來看,則不得不提臺北故宮博物院,把藝術衍生品做得頗為風生水起。
日前,臺北故宮博物院公布2013年的藝術品衍生品收入,竟達到9億元新臺幣,數字直逼10億元新臺幣的門票收入??梢?,藝術衍生品日趨成為大眾消費品。而在2012年,臺北故宮博物院一年的文創禮品生意已達到7.2億元新臺幣。
2013年夏,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一款創意膠帶紙,上印康熙的御批手跡“朕知道了”四個字,這種售價僅為40元新臺幣的小玩意推出伊始,即在網絡上爆紅,1500個3天賣斷檔。而臺北故宮的館藏珍品翠玉白菜更是有200多種衍生品,類型涵蓋了公交卡、項鏈、掛飾、文具夾等,可謂無所不及。
近些年,隨著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藝術衍生品這個市場逐漸打開缺口。從幾元的明信片到幾萬的版畫,藝術衍生品的價格滿足了不同消費群體,藝術已經不再讓大眾感覺遙遠了,價格也不再讓人感覺望塵莫及。
北京798藝術中心的白石茶館、今日美術館的藝術禮品店、上海證大藝術超超市、深圳22藝術區的藝術生活超市等,已經成為國內藝術衍生品銷售的行業樣板。
甚至,衍生品生意已經由線下發展為線上,美國的藝術衍生品銷售網站ART.COM有約150萬件高清復制品,與ART.COM銷售形式相類似的國內網站有hi小店、HIHEY.COM等線上商店。其中hi小店既有線上銷售平臺也有線下門店,其網上平臺多是年輕藝術家的原作,價格從2000元到5萬元不等。
由文化部、中拍協發布的《2012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為1784億元,其中藝術授權品、藝術復制品、藝術衍生品交易總額為180億元,僅占整個市場的10%。在歐美國家,藝術版權產業的發展使藝術衍生品交易額達到藝術品直接交易額3倍以上。中國市場如此巨大的增長空間令人遐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