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國時期的海上畫壇,周煉霞的高貴優雅、吳青霞的娟秀清麗、陸小曼的蘊藉風流聞名遐邇。新中國成立后,她們又都是首批上海中國畫院畫師,活躍在海上畫壇。今天,三位昔日美女畫家的書畫作品仍舊受到不少藏家的青睞和追捧,
民國時期這三位美女畫家不僅容貌出眾,才華橫溢,并與眾多文人墨客交往頻繁,左右逢源,她們的才華與風姿時常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周煉霞《玉骨冰肌》立軸
1945年(乙酉)作

吳湖帆、周煉霞《蓮花鴛侶》鏡心
“金閨國士”周煉霞
周煉霞(1909~2000年)是現代海上著名女書畫家、詩人。字紫宜,號螺川,人稱煉四娘,書齋名“螺川詩屋”。祖籍江西吉安,生于湖南湘潭。9歲隨父移居上海,14歲從尹和白習畫,后拜鄭壺叟為師。17歲從朱古微學詞,后又從蔣梅笙學詩,不久,有《嚶鳴詩集》面世,人嘆奇才,艷稱她為“金閨國士”。 周煉霞不僅才華橫溢,而且容貌俏麗,平時著裝相當時髦。1927年與在郵局工作的徐晚蘋結婚,徐愛好攝影,二人曾出版《影畫集》作為結婚紀念。淞滬戰后,上海淪為孤島,周煉霞孤身周旋于書畫詩藝界,與眾多文人墨客交往,引得多方追捧,許多小報記者如蜂逐野花般爭先采訪,幾乎每天都有五六家小報刊登所謂“煉師娘”艷聞軼事。面對這些,她不置一詞,一笑了之。抗戰勝利后,丈夫徐晚蘋赴臺灣接收郵局。“文革”中造反派要她交代“罪行”并揭發他人,她只承認與吳湖帆有交往,其他人概不涉及,無論怎樣打她罵她,她只是閉口不語,可見其胸襟。她曾填詞《西江月·寒夜》一闋,云:
幾度聲低語軟,道是寒輕夜猶淺;早些歸去早些眠,夢里和君相見。丁寧后約毋忘,星華滟滟生光;但使兩心相照,無燈無月何妨。
婉約流轉,真切感人,尤其是最后兩句,廣為傳誦。不意“文革”中紅衛兵揪住這兩句不放,說她“喜歡黑暗,不要光明”,竟將她的一只眼睛打瞎。但她毫不畏懼,請著名書畫家來楚生為她篆刻一印“一目了然”;請著名書畫家高絡園篆刻一印“眇眇予懷”;又引愛國詩人屈原《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余”之句篆刻一印。如此氣度高曠,灑脫自如,令人嘆服。或許正是這種氣度,使她在“文革”中大難不死。周煉霞暮年風韻猶存,蘇淵雷教授曾稱贊她“七十猶傾城”。

周煉霞《桃花鱖魚》立軸
1954年作

介紹周煉霞藝術成就的文章被刊登在民國報紙頭版
1980年丈夫徐晚蘋在臺灣退休后,去美國定居,不久接周煉霞赴美團聚,安度晚年。2000年周煉霞在美國去世,享年92歲。
周煉霞擅長繪畫、書法、詩詞。繪畫精于古裝仕女、花卉,師法仇英、唐寅,畫風有唐人韻致。花卉初從宋人入手,后學白陽、南田,風格清新,設色明凈。詩詞多佳句,著有《嚶鳴詩集》《學詩淺說》(與瞿蛻園合作)等。她的畫和詩氣息相通,每給人“畫如其人”和“文如其人”之感。周煉霞繪畫成名很早,1934年她與馮文鳳、李秋君、陳小翠、吳青霞等一起成立了“中國女子書畫會”,并出任上海錫珍女校國畫教師。1936年其畫作獲加拿大第一屆國際藝術展金獎。40年代她已享譽海上。1949年后為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
周煉霞的作品早在民國時期就在市場上流通。新中國成立后,她的名字漸漸被人淡忘。90年代初國內藝術品拍賣興起,其作品在市場上基本看不到。至90年代后期,她的作品偶有亮相,但在市場上屬于冷門。近幾年,除了一幅與吳湖帆合作的《蓮花鴦侶》在2004年上海信仁拍賣會上以105萬元成交,其他作品價格平平。如2002年其《隸書對聯》被華辰拍至0.88萬元;2004年《翠羽粉荷圖》成扇被上海嘉泰拍至1.1萬元;《仕女》成扇被中國嘉德拍至1.76萬元。近幾年,她的作品在市場上很少見,價位不高。2010年,其《玉骨冰肌》在上海天衡獲價17.3萬元;同年,《荷花鴛鴦》在北京翰海以16.5萬元拍出。2011年《燭搖紅影》成扇在朵云軒以14.9萬元成交。筆者以為,由于周煉霞的作品在市場上很少,不能形成固定的價位,加上作品價格低,故而一般藏家不肯拋出。相信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周煉霞的作品有一個價值的回歸過程,建議投資者和收藏者可多關注她的精品,相信日后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

吳青霞在專注地作畫

吳青霞《鯉躍龍門》立軸
1974年作
無所不擅的吳青霞
吳青霞(1910~2008年)是現代海上杰出的女書畫家。原名德舒,號“龍城女史”,別署“篆香閣主”,江蘇常州人。出生于書香門第,父吳仲熙是江南著名收藏家、鑒賞家。受家庭熏陶,她自幼喜愛繪畫,遍臨家藏宋、元、明、清名跡。1923年,年僅13歲的吳青霞畫了一批扇面,在常州參加救災賑濟畫展,從此嶄露頭角。1925年,她的作品參加了在日本舉辦的“中日第四屆聯合畫展”,成為江南畫壇的新秀。江南名士錢名山(振煌)觀賞她的畫后,題詩贊譽“常州星象蒼涼甚,數列青霞女畫師”。1928年遷居上海,開始以賣畫為生。1929年她參加了由鄭午昌、陸丹林、張善孖等畫家創立的“蜜蜂畫社”。1931年“中國畫會”成立,她是候補理事。1934年她與馮文鳳、李秋君、陳小翠、周煉霞等一起建立了“中國女子書畫會”。1936年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辦的“中國文化藝術展覽會”,她的一幅《仕女》畫獲得榮譽獎。民國時期,她畫的鯉魚很有名,有“鯉魚吳”之稱。新中國成立后,吳青霞成為上海中國畫院首批畫師、上海師范大學藝術系教授。1956年其作品入選在芬蘭舉行的“世界女子畫展”并獲獎。1984年她的《鯉魚》《蘆雁》《仕女》《松鶴》《葡萄》等5幅作品代表中國參加了“法國國家秋季沙龍”。《萬紫千紅》作品入選日本《世界名畫集》。
吳青霞于繪畫可稱多面手,山水、人物、花鳥、魚蟲,無所不涉。劉海粟曾贊道:“像她這樣的全能畫家,古代少有,近代也不多。”在她的繪畫中,尤以仕女、鯉魚、蘆雁最為精湛,其作品工寫結合,筆墨勁挺流暢,色彩明潔秀麗。她筆下的鯉魚鮮活異常,生氣勃勃;她的蘆雁,雋永細膩,千姿百態;她的仕女,取法唐人,有健美豐腴之姿,頗受喜愛。為了弘揚吳青霞的書畫藝術,常州市建有吳青霞藝術院。

吳青霞《雁沐秋光》鏡片
2001年(辛巳)作
吳青霞很早就以賣畫為生,在藝術市場上,其作品較多。據說她14歲那年畫的《蘆雁》被一商人看中,用4塊銀元購去。十八九歲時客居滬上,聲譽鵲起。新中國成立后,由于她的作品雅俗共賞,頗得人們的青睞。20世紀70年代末,在吳青霞一次個人畫展上,日本著名收藏家鈴木看上了一幅尺寸不大的《九鯉圖》,出價從6000~8000元,求購未成,吳青霞表示要將這幅中年時期的代表作捐獻給祖國。90年代國內藝術拍賣興起后,她的作品頻頻在拍賣場上亮相。1993年她的《魚躍圖》在首屆朵云軒拍賣會上創下4.4萬元的好成績;1994年她的《文姬歸漢》成扇在蘇富比拍賣會上以2.07萬港元成交。以后她的作品價格在市場上有所回落。現其流通在市場上的作品大多是鯉魚和蘆雁之類的內容,價格在1萬~2萬元之間,如1996年她的《三鯉圖》在朵云軒拍賣會上拍至1.8萬元;同年,其《蘆雁》在廣州嘉德拍賣會上拍得1.32萬元。1997年她的《得利圖》在上海拍賣行拍賣會上以1.65萬元成交。2001年她的力作《羅漢圖》和《魚家樂》分別被上海敬華拍至3.08萬元和4.18萬元。在2002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她的《壽桃圖》被拍至1.21萬元,價格不高。2004年其大幅力作《魚躍》在北京榮寶以220萬元成交,首次超過200萬元。之后,吳青霞作品價格一改以往頹勢,行情大幅飆升,過百萬元的比比皆是。2011年她的精心之作《花港觀魚》在上海瑞星以246.4萬元成交,再創市場新高。目前,從總體上看,吳青霞作品很受市場青睞,價格也較理想。

陸小曼《仕女四屏》立軸 部分截圖
1950年(庚寅)作

陸小曼《秋江晚渡》成扇
才貌雙全的陸小曼
陸小曼(1903~1965年)是現代海上著名女書畫家,也是民國時期海上有名的才女,曾嫁給大名鼎鼎的詩人徐志摩。陸小曼自小受母親吳曼華的影響。吳曼華知書達理,畫得一手工筆畫,陸小曼自然受到了很深的熏陶。據說還在小曼十六七歲時,有一次一位外國人到小曼就讀的北京圣心學堂參觀,看到一幅陸小曼的精致油畫,竟然當場支付200法郎,作為學堂的辦學經費,把這張畫買了回去。踏入社會以后,陸小曼起初拜劉海粟為師。1929年,她參與中國女子書畫會的籌備工作,并成為該會早期會員。1931年底徐志摩飛機失事后,陸小曼痛定思痛之余,拜賀天健為師學習山水,拜陳半丁為師學習花鳥,一改過去慵懶習慣。拜師時,賀天健為了防止陸小曼偷懶,約法三章:一、老師上門,雜事丟開;二、專心學畫,學要所成;三、每月50大洋,中途不得輟學。就這樣,陸小曼臥薪嘗膽,專心畫畫,10年后,終于在1941年假座上海大新公司(今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店)樓上舉辦了個人畫展。展出作品多達100多件,受到相當好評。此后,其作品在1949年、1955年兩次入選全國美術展。1958年陸小曼加入上海美術家協會,后正式成為上海中國畫院的專職畫師。

陸小曼與徐志摩

陸小曼《梅屋圖》鏡心 1940年作
陸小曼擅長設色山水,畫風近清代王鑒一路,有幽雅淡遠之趣。陸小曼的作品在20世紀90年代的藝術市場上并非熱門,偶有亮相價格不高。近幾年其作品開始頻頻亮相各大拍賣會,并走紅市場。2001年她的《臨黃鶴山樵山水》在上海敬華拍賣會上以2.2萬元成交。2002年其《柳岸漁歸》扇面在敬華拍賣會上以0.44萬元拍出;《楷書八言對聯》被北京華辰拍至1.32萬元;《萬花留向故園開》鏡心被中貿圣佳拍至2.42萬元;《閑亭醉酒圖》立軸被上海東方國際拍至5.28萬元。2003年她的《秋江晚渡圖并草書》成扇被上海崇源拍至2.42萬元;同年,其《山水》和《人物》在朵云軒拍賣會上均以無底價起拍,受到各路藏家的青睞和追捧,出人意料地分別以8.47萬元和9.02萬元成交。近幾年,陸小曼的作品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揚,2010年其《富貴雙棲》在深圳聯合獲價31.36萬元;同年,她的《秋江晚渡》成扇在北京傳是獲價61.6萬元。2011年,其《梅屋圖》在翰海拍得41.4萬元;2012年《仕女四屏》在中國嘉德以46萬元成交。現其精品的價格基本維持在數十萬元,比較理想。
綜觀周煉霞、吳青霞、陸小曼作品的市場表現,吳青霞作品題材廣泛,雅俗共賞,故受歡迎程度最高,價格僅次于陳佩秋。其次是陸小曼,近幾年她的作品價位上升較快,屢有上佳表現。周煉霞作品存量最少,除了她和吳湖帆合作作品拍出理想價格外,其他作品表現一般。總體看,周煉霞、陸小曼、吳青霞都有一定的市場潛力,其中周煉霞、陸小曼作品的市場潛力最大,投資者和收藏者不妨多加關注。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