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西格(Stanley J. Seeger)的10件頂尖高更版畫藏品出現在2011年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時,拍賣結果便令人矚目。《蜷縮的塔希提女子》(Crouching Tahitian Woman)的蠟筆描摹單版畫以最終92.6萬美元成交價刷新了高更版畫拍賣紀錄。整組單版畫以247萬美元成交。最近隨著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成功開展的“高更:變形記”版畫畫展,單版畫市場或迎好時機。
高更版畫市場好勢頭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據紐約蘇富比版畫部門副主管巴托(Mary Bartow)介紹,在70到80年代,高更的版畫曾風靡一時。根據價格數據記載,1988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高更的《惡靈附體的塔希提女人》(L’ esprit veille)57.2萬美元的成交價便能支撐這一說法。這一價格在其估價(55.7--92.8萬美元)區間,這說明當時高更版畫作品已經受到了相當高的期待。
現今拍賣會上已經鮮有質量上乘的高更版畫,因其數量上的稀有,一旦出現就能造成火熱話題。如今市場上只有極少量的高質量高更版畫,多數版畫已被例如芝加哥藝術學院,法國國立圖書館收藏。但這并不代表獨立收藏家就失去收藏的機會。當博物館還在2011年西格拍賣會上爭鋒相對時,便殺出兩位分別來自美國及東亞興趣高漲的私人藏家,其中一位已經收藏版畫有一段時間,而另一位則剛剛踏入版畫收藏界。其中一位私人藏家最終入手了拍賣會上大量版畫,也為開展的高更版畫展提供了展品。
奇貨可居?
版畫或許會再受關注,只是產量上將不及80年代。今年佳士得、蘇富比兩家春拍上都沒有高更版畫的身影,但巴托說有一件作品將會在秋拍會上出現。而私人畫廊市場上的藏品同公開拍賣一樣數量并不多。如CG Boerner畫廊負責人Armin Kunz,作為歐洲大師作品領頭交易人,他認為目前高更的版畫市場前景勢頭不錯。
Kunz認為私人藏家難以收藏到高更單版畫的原因在于那些擁有大量版畫的藏家都已經將藏品捐贈給各大藝術機構。芝加哥藝術學院就曾在2002年收到了來自Edward McCormick Blair Sr.的41件高更作品。通常而言,當高更的作品在拍賣會上創下了高額成交價時,這或意味著還會有更多藏品資源陸續出現,但實際上卻沒有如期發生,可見這證明了高更版畫的稀缺性。
根據artnet分析,從1987年到1991年幾年間,高更版畫及復制品的價值漲落無序,1987年高更版畫及復制品的拍賣總價為9.61萬美元,一年之后升值到120萬美元,而1989年回落至20萬美元,1990年到1991年間為80萬美元左右,而1992年又跌至20萬美元。在1997--2000年間,高更版畫及復制品在全球銷售額為100萬美元。盡管從2001--2003年間價值都保持在六位數以上,隨后的價格浮動略顯奇異。2004年高更版畫及復制品成交額為10.27萬美元,而到06年增值到81.88萬美元,09年又回落至22.62美元。到11年的西格收藏拍賣會上,成交額飛升至將近300萬美元,成為20年來最高價。好在高更版畫市場在90年代的貶值并不是個例,好比在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拍賣市場也出現過類似情況,當年賈斯培•瓊斯的《雙面旗》市場價格就曾大起大落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