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于南朝的福建壽山石雕近年來漸成藝術品市場新寵。3月1日在福州啟幕的第20屆海峽藝術品交流會上,200多件壽山石雕珍品兩個小時內銷售過半,業內評價壽山石雕收藏需求持續升溫,迎來投資入市好時機。
“壽山石收藏在持續走熱。”是次交流會的主辦方海峽文化產權交易所總經理葉少波向記者表示,在近年整體表現趨于謹慎的國內藝術品市場中,壽山石收藏卻保持旺盛的勢頭,田黃、荔枝凍等部分品種逆勢走強。他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壽山石市場培育趨于成熟,而石雕藝術家的藝術覺醒也提升了壽山石雕的附加值。
目前,福建壽山石雕交易市場有商鋪、展會、拍賣會和海峽藝交會多種業態,過往19屆海峽藝交會已累計幫助收藏家轉讓藏品2171件,成交額高達3766.149萬元(人民幣,下同),成為壽山石投資周轉的重要渠道。
作為福州“三寶”之一,壽山石雕產業一直獲得當地政府在政策、資金、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扶持,但葉少波表示,“近年政府正在有意識退出,而由行業協會去做,讓市場說話。”
多年關注壽山石市場分析的福建省民間藝術館副館長李玉山亦向記者表示,“壽山石市場正在升級,政府大規模推動基礎設施建設已相對告一段落”,目前福州擁有多家藝術品城,對壽山石產業帶來聚集效應。
福建壽山石雕界現有15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省級雕刻名家更不計其數。葉少波認為,當下的雕刻家在秉持福建傳統工藝美術傳統的同時,更注重個性化,“這種藝術覺醒增加了壽山石雕的附加值,也提升了業界影響力。”
李玉山介紹,2013年壽山石雕拍賣市場達到3.3億元,整體規模較和田玉和紫砂壺還大。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西泠印社等國內頂級藝術品拍賣機構都先后推出壽山石專場拍賣或者以壽山石為主的國石專場,并將之作為春秋大拍的固定專場,“這使壽山石熱再次升溫”。
李玉山曾在嘉德拍賣會上注意到多名頂級收藏家持夜場排號關注并參與到壽山石專拍中,“原先作為小眾門類的壽山石雕,已經成為藝術品市場新寵,這對市場也是極大的鼓舞。”
2013年,多家地產、銀行等行業企業與藝術品相結合,也催熱了壽山石市場。福州市壽山石行業協會副會長張文喜認為,壽山石市場走熱還需大力推廣壽山石文化,相較于2010年前后的藝術品投資井噴時期,當下壽山石藏品投資市場比較平穩,尤其禮品類顯低迷。
“壽山石市場現在是兩極分化,高、精、尖的藏品越來越貴,低端的則不太理想。”葉少波表示,壽山石還是實物交易,下一步會考慮如何謹慎穩妥地實現藝術品金融化,對于相對低端的,將鼓勵再創作,提升產品附加值,“升溫依然是長期趨勢。”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