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文人畫家高強先生在去年年底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展覽期間諸多名家親臨現(xiàn)場,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好評如潮。應廣大讀者的要求和市場的需求,日前中國書畫藝術網總編輯王君對高強先生作了深入的采訪。
記者:高老師您是怎樣走上繪畫創(chuàng)作之路的?
高強:自幼的夢想可以說是起源。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后來又有機會跟縣里文化館的老師學習。還有來自我母親的支持。那時外祖父家里有很多的書籍字畫,受著一定的文化熏陶,母親也因此能識文斷字,明理知義。所以那時盡管生活艱苦,她還是支持我學畫畫。要知道,所用的畫畫工具,對那時的村里人來講是很貴的。
記者:據(jù)我所知大學期間您的專業(yè)是油畫,后來您是怎么轉向中國畫學習的?
高強:我上大學時最初學的是油畫專業(yè),忻東旺先生、石磊先生當時就是我的老師。選擇學習中國畫是在2000年后。引我走進中國畫之門的是新文人畫家趙亭人先生。他和新文人畫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陳綬祥先生,還有楊春華、胡石、張偉平、周亞明老師等在我們山西多次搞五人展。領略了他們的文人畫之風,我更是被深深地吸引了,才意識到學生時代對國畫的認識還只是淺顯的,我想更深入地學習。
記者:那么從2000年到現(xiàn)在大約14年的繪畫實踐中,您是怎樣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文人畫風格的?
高強:我一開始就喜歡文人畫,在趙亭人老師身邊耳濡目染,深得教導;后來又開始陸續(xù)讀到一些歷代大家的作品,比如宋徽宗、倪瓚、陳老蓮、趙孟頫、文征明、鄆南田、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的作品,開始學畫他們的作品。文人畫書卷氣非常濃,很有雅氣,這也是我喜歡的。進國家畫院跟賈廣建老師學習后,更是受益很多?,F(xiàn)在不敢說是獨特的風格,只能說算是初步有了一些自己的面貌。
記者:您從國家畫院到北大藝術研究院跟賈廣建老師學習了多長時間?
高強:剛開始在國家畫院向賈廣健老師學了一年,之后有機會在北大繼續(xù)跟他學習研修。我喜歡他的工筆和沒骨畫,尤其是沒骨畫,沒有來北京之前我就喜歡臨摹惲壽平的作品,后來覺得一年里學的東西并沒消化,就決定留下來繼續(xù)向賈老師學習。以前曾經有過計劃,打算第一年學完后就撤退,一年后回頭看時覺得這一年似乎什么都還沒有,怎么辦呢?那就再來一年。又過一年后,發(fā)現(xiàn)還是不行,沒有踏實感。然后我初步訂個五年計劃,有時感覺五年也不可能實現(xiàn),到后來發(fā)現(xiàn)可能要十年計劃,藝無止境。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往前走。一直到現(xiàn)在。
記者:賈廣建老師的繪畫教學,對您有什么影響?您的作品有什么變化嗎?
高強:賈老師是治學很嚴謹?shù)囊粋€人,對畫畫的認識、寫生,包括物體在畫面上怎樣嫁接,構圖、線條、色彩怎么處理,有獨特的見解。在他的影響下,我對國畫的欣賞和技法有了新認識。以前寫生的很少,向賈老師學習以后,很注重寫生,通過寫生可以把物體形態(tài)表達得更到位。在寫生中也感悟到,寫生不是畫植物標本,而是一種物我對話,一種情感交流。每一個細節(jié)都會有話可說,避免了程式化的東西,使得作品更有生命力和可讀性。
記者:去年11月份您在視覺經典美術館成功地舉辦了個展,對您的藝術創(chuàng)作、作品走向的意義如何?
高強:通過展覽,可以調理自己的思維,把畫展覽出來讓大家看看、評評,我能聽到大家對我作品的評價,也就是得到了信息回饋,再思考哪里需要調整哪里需要改變等等,這樣可以把握方向,更好的發(fā)展自己。展覽就是一個歷練,要耐得住考驗,就像丑媳婦總要見公婆,總得向外展示。展覽后,感覺作品還需要精進,再往深挖,好多東西還不太成熟。這樣更理性地分析自己后做了一些決定,今年推遲或推掉一些展覽,就是是想把原來一些浮的、飄的東西再去一些,心也需要靜一靜。
記者:看您的作品多以小品為主,暫時還沒有大幅或巨幅的作品,是您的偏好嗎?
高強:我的小幅作品較多,因為在室外寫生直接成畫,畫面太大了攜帶不方便。我現(xiàn)在也正在嘗試畫一些大畫,沒骨畫如果畫大尺寸的寫生作品,得有相應的工具和措施。所以,我也正在嘗試,想帶著大畫板去野地里寫生。大畫相對難以把控,而且在作畫過程中不容易統(tǒng)籌照顧到整體,或許還涉及到氣力不夠的問題。其實小幅作品我個人還是很喜歡的,沒骨畫越小越要精致,也就越難畫。
記者:作為文人畫家如何將詩書畫印集于一體,請您談談您的體會。
高強:這是個大問題。是畫家個人的修為問題。能把詩書畫印結合好的現(xiàn)在很少。詩這方面就是一個缺失很大的領地,我們寫的詩,很難像古人寫的那么嚴謹。畫的詩性如果沒有,畫的意境便很難說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對于我們來說很多都做不到這一點。書寫這方面也有不足,好多畫家并不寫書法,不體悟筆法。印呢,畫家自己治印的更少。本來文人畫家應該是個雜家,詩書畫印這些東西都應該通曉,將它們融于一體是很難卻很必要的。真的是需要下功夫苦練苦修的。文人畫家更要有修為、有見識、有格局。我在這方面還差得很遠,要走的路還很長。
記者:您曾經談到您對齊白石老人的崇敬,齊白石的文人畫對您的創(chuàng)作有影響嗎?
高強:有的,我估計現(xiàn)當代的國畫家,都會受過他的影響。齊白石是個奇跡,上個世紀的巔峰人物,現(xiàn)在也是。很少有畫家可以做到他那樣。他筆下的蟲草,活靈活現(xiàn),是有仙氣的?,F(xiàn)在很多人也在模仿,但畫出來的是標本——修養(yǎng)不夠的話,只能照搬樣子。齊白石老先生是很本分很可愛的人,畫面也很本分和可愛——我想說明一點,就是本分并不是照本宣科,是而一種治學態(tài)度。
記者:能談談您是怎樣走向職業(yè)畫家之路的嗎?
高強:大概還是天性使然。職場的諸多規(guī)則有時候我受不了。我以前在山西一個藝術學校當老師,感覺自己不太適應,后來就辭職了。路就那么走過來的。我喜歡目前的生活方式,職業(yè)畫家的好處就是可以有相對自由的時間和空間,能讓自己走出去、靜下來。
記者:您今年的展覽預期在幾月份?還是主要展示花鳥畫作品嗎?
高強:預計在年底吧,具體的時間和地點還沒有確定。我主攻方向就是花鳥畫,所以下次的的展覽中還是以花鳥為主,但也可能會有一點山水,人物,或書法,篆刻什么的,所謂詩書畫不分家,這些都需要,孤立地畫花鳥看花鳥,會偏,會單一,如果縱向橫向地涉獵,我覺得作品或許會更耐看些。
記者:感謝高老師接受我們的采訪,最后您能對我們的讀者說些什么嗎?
高強:賈廣建老師曾經對我們說,學藝術一定要心存夢想,腳踏實地!確實如此,我已享受的和我所向往的藝術與生活,正是這樣并且只有這樣才會實現(xiàn)。我依然會這樣走下去!想與大家共勉!謝謝!
記者:我們期待您有更多、更精的作品面世,并預祝您下次的展覽圓滿成功!
高強:謝謝!
畫家簡介:
高強,南榖小蓮,1970年生于山西祁縣,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藝術系油畫專業(yè),1997進修于德國表現(xiàn)主義畫家尤麗亞·洛曼油畫研修班,2000年師從趙亭人先生?,F(xiàn)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書畫藝術交流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田園畫會理事,中國國家畫院賈廣健工作室畫家,在讀北京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畫方向研究生課程班,《美術觀察》特約主持人,山西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客座教授。出版有《平水堂》畫集、《高強花鳥畫集》、《平水文心》等。

高強先生

高強作品《南園》

高強作品《榴吐芳菲》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