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強作品
文/戚子平
當微風掠過之時,枝葉紛披,竹竿挺拔,枯筆淡墨更顯陽光。從而有機地將筆墨飽滿、參差錯落的畫面與蘭花緊緊呼應著春風的韻味,逸枝橫出的蘭葉,蘊逸出疏朗有致、靈活巧偃的天姿國香,具有極強的藝術性,而作者的自題,又賦予出作者的休閑人生和深刻思想性。題曰“清竹一竿立乾坤,千枝萬葉分淺深。枝須濃淡相襯托,葉宜疏密來呼應。頑石添勢恰有度,幽蘭烘景應無痕。一筆一劃氣貫注,神思妙構出奇品”??粗@幅《蘭竹圖》,我想起了板橋鄭燮的一段話“滿幅皆君子,其后以棘刺終之,何也?蓋君子能容納小人,無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蘭,其花更碩茂矣!石橋老哥君子也,持此意以處京畿,無往不利,千里之外,無所見贈寄,姑以此為壓緘之物耳。”
這就是詩人俞強畫的意象。
說起當代著名詩人,浙東才子俞強的畫,我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板橋先生的詩:“一筆與兩筆,其中皆妙隙,何能信手揮,不顧前人跡。”是啊,不到半分鐘,寥寥數筆,就栩栩如生地勾勒出人物的形象,非常逼真傳神,你說絕不?!那么論詩人畫的歷史,已長達十五年之久了。那時,我早已成為詩人筆下的人物畫之一。至今我有他不少畫已當作經典之作掛了起來。作者在瞬間就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其觀察力是入木三分的,其表現力是淋漓盡致的,綜觀出一個大詩人的靈氣和才氣來。有一次他為朋友畫的一幅頭像得到了中國美術家協會培訓中心教務主任丁雪峰老師的高度評價。難怪在湖南衡陽舉辦的全國作家書畫大展中就能一舉奪冠,與著名作家賈平凹等人并列第一。
閱讀詩人的梅蘭竹菊,一股文氣撲眼而來。尤其是詩人在大醉之時,其詩意洶涌噴薄而出,不到三分鐘,就在畫面上一首鮮活的好詩呼之而出了。這是詩人與一般書畫家的最大的區別。
事后,詩人不知道“醉詩”內容。這里我擇錄幾首:“一生難離酒與茶,酒神茶仙兩相舍,醉向明月舞清影,醒品佳茗賞蘭花。”“水仙伴幽蘭,風來別有香。悅納千甌雪,春宵暖未央。”“江南清氣何處尋?上林坊畔古城門。縱筆揮灑無人見,一枝乾坤自縱橫。”“山青水秀情意重,老友遙歸逸興濃。一路彩云盈玉壺,春光沸出是滇紅。”“雨后綠涌翠屏蘇,千枝萬葉新芽舒。年年佳茗如期約,秘色香沉透玉壺。”“今日水仙開,清香濾心肺。千甌雪意暖,相待笑語飛。”
我有時在想,詩人有點像李太白,是個性情中人。因此也是個很率真的人,這在畫中已很有體現。
詩人的秉性,在一幅送友圖上,落款自題:萬物皆吾象,一羽泰山輕,古今不可拆,東西豈能分?山林有俗家,廟堂無大隱。持竿長笑去,天地一子陵!
多美,“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在歌頌子陵之時,將畫意之氣魄、心胸之豁大,盡皆出之。亦觀照出作者的高潔、灑脫和道家的處世哲學來。因此在送客人掛大堂的書畫時,亦就畫上君子畫的一叢墨竹。老干新篁、疏密有致,濃濃淡淡,錯落重疊,既有裴多芬的第五生命交響曲的雄渾壯烈,又有莫扎特《第十九鋼琴協奏曲》的純美、天籟。虛虛實實將兩者的感覺藝術、靈魂藝術、藝術的藝術和人生的藝術交相輝映迭影而出,共同遞進。拿板橋先生的話說是“當使天趣淋漓,煙云滿幅。”
詩人的群竹圖,氣勢自然而出焉。
不少文人稱詩人俞強的竹畫為“江南一竹王。”我想一點也沒虛傳。
詩人俞強在創作思想上突破了中國文人畫自我表現的局限,主張師法自然,向大自然學習,追求藝術的自然美。同時注重藝術直覺,將西畫的印象派、表現主義、野獸派的感覺與氣息融會貫通。大量書畫,率性表現,天籟之音,盡皆出之。
但詩人俞強雖然說自己作畫是“無所師承”,但是并非說他不學習前人的長處。恰恰相反,詩人十分注重對傳統的繼承。例如畫竹學文同、蘇軾、徐渭、石濤、鄭板橋、蒲華、八大山人、倪瓚、齊白石等。但是,詩人并不是被動地去全部接受前人的畫法,而是有所選擇和鑒別,是批判的繼承,根據自己的秉性與喜好予以綜合、提煉與發揮。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將詩學中的“生命意識”的領悟與理論運用到畫面與線條上了,化成了水與墨的交融,變幻與實踐,認為每個人的手跡(字跡),留在紙上就變成了生命符號,隱藏著基因信息和性格特征,而書畫家的一筆一畫,因為比常人多了一份性靈和對美的敏感而蘊含著獨特的人文密碼與審美個性。而俞強,由于他首先是一個文人,一個現代詩寫得很出色的當代實力派詩人,并且具有深厚的古典詩文修養,從小對畫喜愛的興趣,以及他的豐富的具有傳奇色彩的生命經歷——他將中國傳統文化精粹,古典水墨藝術精神與以崇尚體驗為重心的生命直覺和生命符號學有機結合起來,加入即興與墨戲的因素,用水墨的演繹與洇染,點線面的舞蹈與變幻,來捕捉人與世界相遇的瞬間與靈感,并融入了自己獨特的感悟,理解與發現。因此詩人的畫就有自己獨特的內涵與風格。
是啊,多深刻的注釋,喜怒哀樂皆在其中。用在詩人俞強身上最合適不過了。
而詩人畫的荷花,在熱烈中,灑脫率性;在雅致中,又文質相含、寓意深刻。濃濃淡淡,幾朵大寫意荷花脫穎而出,十分超脫和悠閑,賦予出莫扎特的自然之美和貝多芬的復合之美。為水墨藝術增添了一處獨特的令人回味的風景。
總之一句話,詩人俞強的畫是畫如其人,文氣十足,很有韻味。
我想。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