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巖收藏的紅木圓凳。 昆侖飯店董事長海巖近日在16年前他設計的一間雪茄吧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談話的主題是:紅木家具收藏。海巖還有著更著名的身份:作家、編劇。他自認為,作為作家、編劇、職業經理人他都是四流的。而“收藏家”現在在社會上簡直成了貶義詞。他說自己只是一個收藏愛好者、…

海巖收藏的紅木圓凳
昆侖飯店董事長海巖近日在16年前他設計的一間雪茄吧里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談話的主題是:紅木家具收藏。海巖還有著更著名的身份:作家、編劇。他自認為,作為作家、編劇、職業經理人他都是四流的。而“收藏家”現在在社會上簡直成了貶義詞。他說自己只是一個收藏愛好者、研究者。
關于收藏:情有獨鐘黃花梨
記者:您什么時候喜歡上紅木家具的?
海巖:家具也是實用器,我對紅木家具的喜歡有一個從實用到收藏的過程。我最早是做室內裝飾設計的,十幾年前單位福利分房,裝修的時候我想在西式客廳里擺上一兩件中式家具,當時流行混搭。我和同事跑到香河去買家具,看上一個官帽椅,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買?;貋頃r經過燕莎元亨利家具店,我就想進去看看。同事說:“這店不能看,里面是賣黃花梨和紫檀的,看了就不愿意買別的了。”我當時不信這邪,堅持進去看看。沒想到,看進去就拔不出眼了。
記者:聽說馬未都是您收藏的引路人?
海巖:我的引路人有一堆呢。我頭兩件家具的確是馬未都幫我買的,我認識他快20年了,最早我比他出名。那時候我拉著他去轉那些賣古董和家具的店,一轉就是一天。他幫我砍價,幫我買。他會跟人家說,“這位先生是著名的作家海巖,他剛開始接觸這個事,我們也都希望他能夠入行,你給他這個價,大家也交個朋友。”
在馬未都的幫助下,我花20萬元購置了第一件黃花梨木家具——“明式黃花梨獨板平頭案”。四條腿,上面一塊板,特別簡約,連束腰、線條都沒有,就是明式家具那種不事雕琢的風格。
記者:為什么獨愛黃花梨?
海巖:我入行晚,時間、精力、資金都有限,收藏不如精一些。我最初就定在了中國傳統家具范圍內,主要研究學習明式家具。在明式家具中,主要收藏黃花梨家具。在黃花梨中,主要收藏新仿黃花梨家具。因此,當前在收藏新仿明式黃花梨家具的人群中,我的收藏是有些影響力的。
明清家具的審美更吸引我,藝術是不需要理由的。你看黃花梨的紋路行云流水,華美而且絢爛,千百年的風雨鉛華,在她的光澤及木質之中留下鬼斧神工,臺風扭曲樹干形成的錯節紋,枝杈疤結形成的鬼臉紋,還有麥穗紋、蟹爪紋、山紋、流水紋等,古人運用各種仿生的想象將這些紋路比擬出來,足以讓心領神會的美妙意境溝通古今。
記者:當時很癡迷吧?
海巖:那時候我們同事說我,收藏可不是這么玩的,收藏得慢慢來,慢慢研究、慢慢琢磨。你每個周末都出去買,都買回來,這哪兒行。我說是,我也想像你那樣收藏,可我這個禮拜去它賣10萬元,下個禮拜去賣20萬元,漲得太厲害了。
所以我經常跟人家說搞收藏去買東西,你要記住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別帶錢包”,第二句話和第三句話都叫“別帶錢包”。因為你會沖動。我說你看好了以后就回家,要是還想看的話你再去看,看完你再回家,都不要買。你連著三個禮拜都想去看,這個東西印在你腦子里,你總想擁有它,這就可以買了。
記者:您有沒有看走眼的時候?
海巖:我最多的失手還是在早期,雅俗不分,也買過做工、款形有毛病的家具,比如當時最好賣的叫皇宮椅,很華麗,雕著龍頭。我剛開始買了一些,后來看得多了,慢慢發現它并不很美,反而明式素圈椅更好看。我覺得它美的等級比簡潔的要弱。藝術確有高下、文野、雅俗之分。
記者:那有沒有撿漏的時候?
海巖:有一個清早期的炕桌,在2009年保利秋拍的起拍價30萬元,在當時那件東西值六七十萬元。我開了一個40萬元的價,讓我們一個經理替我去了。后來那個經理告訴我,給您拍下來了。我很高興,說你這小金手。要知道,那一天保利創造了好幾項世界紀錄,《十八應真圖》就是在那天拍的。
我當時想,可能因為那一天拍賣拍到了晚上11點,也沒幾件家具,喜歡家具的人又都沒來,所以讓我撿著了吧。到了第二天,我遇到一位電視劇投資商,也是個大藏家。他跟我說,保利有個炕桌不錯,你拍了嗎?我問他,你拍了嗎?他說,我拍了。我心想,我怎么能和他抗呀?他對于我來說就是李嘉誠呀!結果他跟我說,他拍到一半時候,忽然來了個電話,等他掛完電話,拍賣師已經落槌了。就這樣讓我撿了一漏。
記者:如何判定一件黃花梨家具是上品?
海巖:在我看來,判斷一件黃花梨家具是否為上品,要落實到“形、藝、材”三點。“形”就是款式,“藝”就是做工,“材”就是材質,三點都很重要。一個家具的價格98%是材料構成的。你收老家具是不分原料產地的,但新制黃花梨家具的材質分越南料和海南料,海南料中又以海南西部料最為貴重。
記者:家里是不是好多紅木家具?
海巖:我那個藝術館里有一個書房,凡是看過的人都說:到這兒來怎么還能寫東西呢?!玩物喪志啊(笑)。寫作的時候的確不能有太多吸引你的東西,所以我家里面就很樸素,沒有一件明清黃花梨家具,一件都沒有。全是那種特別簡潔的現代的家具,顏色都是非黑即白的。
記者:紅木家具平時怎么保養?
海巖:家具呢,擺在那就行了,不要曬,不要烤。你放在太陽光下,它會變色,人曬陽光是變黑,家具曬陽光是變白、變淺。另外就是每一年或每半年打一次蠟,就用超市里賣的罐裝家具蠟涂抹均勻。平常拿干布擦擦就行了,沒有什么特別的保養。
記者:對新入門的紅木家具收藏者有何建議?
海巖:最重要的是請一個行家。因為紅木家具和瓷器、書畫這些門類不同,它是先易后難,就是入門你感覺到很容易,但實際上是非常難的。你找到好的東西,它的評價標準,它的參照系,是非常復雜的。它不像瓷器,你不懂真不敢買。家具嘛,你一看這是黃花梨的,款形也很喜歡,可能就下手,一下手你可能就吃虧了。
關于市場:資本家多過收藏家
記者:您收藏的紅木家具價格翻了不少了吧?
海巖:當時玩的時候,很多人勸我別玩黃花梨,因為已經天價了,那時候黃花梨一市斤已經100元了。他們說你要是有錢就玩紫檀,沒錢你就玩紅酸枝,這都是會升得很快的。因為我當時喜歡黃花梨,覺得也能承受得起,就買了一些。后來又漲了150倍到200倍。
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公布的海南黃的原料價格,根據去年和今年年初成交的一些事例來算的話,海南黃花梨的大料已經到了4000萬元一噸了,也就是兩萬元一市斤,和我那100元一市斤比可不是漲了200倍嘛?,F在真是買不起了。有人問我,你是不是欲罷不能了?早罷了,早就不買了。
記者:真的不買了嗎?
海巖:最近幾年,黃花梨的價格一路飛漲,我有那么兩三年沒有怎么收了。以藏養藏的事有過,但是很少,基本上只進不出。現在也就是趕上老一代藏家故去家屬出讓藏品,或者一些知名藏家離婚,要拍賣藏品好分家析產的時候,再看看能不能收兩件,只能“趁人之危”了。而且黃花梨2010年以后市場上就沒有交易了,就是市場上作為木材已經早就沒有交易了,無論越黃還是海黃??梢哉f你去逛紅木家具店,逛十家店可能都見不到一張黃花梨的小板凳。要有,你問那個店家,他就給你開一個叫做不外賣的價。你接受他這價,那就給你。
記者:那碰見實在喜歡的怎么辦?
海巖:我會毫不猶豫地去找一本圖錄,因為實物我買不起,漲得太高了,我已經被淘汰出局了?,F在職業收藏家都不買了。幾年前我去參加一個拍賣會,舉牌了。后來一個收藏家朋友說:“海巖,整個場里只有你一個收藏家,其余的都是資本家。”
記者:很多企業家揮金如土介入收藏,您怎么看這種現象?
海巖:現在拍賣市場里的資本家多,收藏家少,資本家的資金沒有新的投向或者有富余的時候,會投入藝術品市場。盡管資本家也可以是收藏家,但目前他們大部分人并不是。收藏家大多只進不出,但資本家們是隨進隨出。別的我不懂,家具這塊每年各個拍賣會我都會轉轉去。經??吹綎|西是去年拍掉的,今年換一個拍賣公司又出現了。大買家都是為了交易、為了升值,是一種資本行為。比爾·蓋茨也搞收藏,委托人問他,多少錢能拿呀?比爾·蓋茨說,拿到為止。
記者:很多人搞收藏就是為了投資,您怎么看?
海巖:這是兩路人。以投資為目的的主要關注升值,其次是審美。真正搞收藏的是對文化傳承、對審美有追求。把收藏作為投資手段的應該找投資顧問,指導他哪類藏品有升值空間。但我也認識這樣一些人,癡迷紅木研究得非常透,卻買不起一件紅木家具。千萬不要把吹嗩吶的人歸到跳芭蕾的里面去。
記者:您怎么評價現在紅木家具市場的種種亂象?
海巖:中國目前的經濟形態下,一旦一個東西有利可圖,就會有一堆人沖上去,做欺詐式行為。在木制家具收藏市場上,也有太多的設陷欺詐,也有大量做舊的家具,還有材質造假和歷史造假。大的拍賣公司在這些方面有爭議的不多。有些小拍賣公司就真品不多,往往越黃標海黃,新仿標清代、明代,白酸枝和花梨木說是黃花梨。我在書里都寫了,一定要告訴大家,在現在這個商業環境里,任何領域水都是深的,都是混的,沒有例外,只要有利益的領域,必然存在著巨大的欺詐和黑幕。我在書里講了很多,既講了家具的歷史源流、文化意義、審美要點,也講了當前市場情況下的亂象。
記者:黃花梨家具流失海外的特別多,近年來回流情況怎么樣?
海巖:家具目前是中國傳統文化遺產中最具世界影響力和知曉度的門類之一。對于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來說,最容易接受的中國文化遺產主要有兩大類:一是瓷器,外國人看青花、看粉彩都看得懂;二就是家具,特別是明式家具非常受西方人的推崇,他們自己就認為中國明式家具是西方現代極簡家具的前身和鼻祖,對西方現代極簡設計有啟蒙意義。所以,在世界上,中國明清家具的拍賣還是比較活躍的。
黃花梨、紫檀的明清家具傳世大概在一萬件左右,其中70%在國外。最近幾年中國人富裕了,才開始有一些回流,但是外流的歷史是100多年,回流的歷史不到10年。
關于博物館:保護傳統木作文化
記者:為什么會想到建一個博物館?
海巖:我看到王世襄先生在世時有一個愿望,希望建一個博物館,在明清樣式的建筑里,按照古人的生活常態來陳設家具。這樣不僅可以讓人感受家具之美,也能感受到古人晨昏起居、日常生活的一個完整畫面,來表現中國文化的品位和古代人的情趣。后來一個美國的基金會在舊金山買了塊地,想幫助他實現這個愿望,但這個基金會出了一些問題,他這個構想就沒實現。
那我能不能夠去實現老先生的遺愿呢?建櫚(黃花梨古稱)園黃花梨藝術館既是為實現前人遺愿,也為保護傳統木作文化,展陳古代建筑、園林、家具、陳設之精要,傳承中華民族生活方式之原理,如果觀眾進而對中國文化有了解、喜愛和傳承,也算是我對社會的一點貢獻吧。
記者:什么時候建成的?有多少件藏品?
海巖:建成應該是在今年年初,里面陳列的家具和工藝品大概有八九百件。這些是從明代至今400多年來各個歷史時期的經典黃花梨、紫檀、紅木和漆制家具,還有奇石書畫。建筑是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南北兼修山水園林,共同勾勒一幅中國古代晨鐘暮鼓的生活圖景。
記者:這個藝術館對公眾開放了嗎?
海巖:沒有。因為第一是它的位置比較遠,在北京郊區。第二是櫚園的展陳方式是比較創新的,所有的家具都按古人實際的生活狀態擺放,進去以后柜子是可以摸的,椅子是可以坐的,游客是可以接觸展品甚至使用的。因此出于保護這些藏品的需要,藝術館的開放方式還需要研究,比如它對哪些人開放,開放規則有哪些。因為這些家具展品不像博物館的展品可以用玻璃柜擋上,用欄桿圍上,用保鮮膜包上。像故宮那樣讓游客趴在窗戶外面看的方式我們也想過,但那就沒意思了。另外,藝術館一開放就要有大量資金投入以維持其運轉。我是買得起馬配不起鞍了?,F在朋友我都不太讓去。
記者:您怎么看待私人辦博物館現象?
海巖:中國的博物館不是多而是少,我認為民間力量傳承普及文化是好事。一個人發了財,是愿意花天酒地,還是留給子孫,還是對文化有喜好想傳承,當然后者更好。當然也有像冀寶齋這樣不靠譜的,誤導青少年,以假充真,這就有副作用了。但我認識的私人建的博物館好多還是有重器的,有頂級專家掌眼購進的寶貝的。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