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貞描容
庵堂認娘
上周日起,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開始展出著名畫家潘裕鈺先生的《玉蜻蜓》系列人物畫,此次展品皆由評彈收藏欣賞家、《蘇州電視書場》資深導演殷德泉先生提供,他熱愛評彈藝術,喜歡吳門書畫,也是一位鐘情蘇州文化的家鄉人。
吳門書畫家中,喜愛昆曲、評彈者不乏人選,著名畫家張辛稼就鐘愛昆曲,常與藝人曲友拍曲,興致極高,也是一位資深曲友。書法大家費新我,是評彈藝術的知音客,曾為評彈藝術留下筆筆墨寶。在他倆之后,吳門書畫家中的潘裕鈺先生,既鐘情姑蘇的昆曲又喜愛評彈藝術,先后創作昆曲百戲圖和彈詞《玉蜻蜓》系列人物畫,無不滲透著吳門畫家對昆曲、評彈藝術的一往情深。
潘裕鈺先生特別喜歡評彈泰斗蔣月泉先生以生動語言塑造的各類人物,他經常在休息時欣賞評彈,也愛在欣賞評彈后作畫,他將兩種藝術互相滲透,博采眾長。他常說,戲劇、評彈乃人生悲喜變幻的縮影,其中豐富的人物造型素材可以塑造出他筆中形形色色的筆墨人物。在咫尺之間創造出一個小氛圍,在色與墨的安排中得出人為意志的線條和墨色,造就方寸之間的節奏和層疊,像宏構的微縮和紛紜的起伏,讓欣賞者浮想聯翩——評彈講究的是說噱彈唱,昆曲講究的是唱念做打,書畫講究的是線條、筆墨或色彩,異曲同工,各有所妙,從他的畫風中飄拂著吳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次在中國蘇州評彈博物館展出的《玉蜻蜓》系列人物畫,是潘裕鈺先生在反復欣賞蔣月泉和他人合作二十多回《玉蜻蜓》的基礎上,根據《玉蜻蜓》故事情節的內容和人物思想的變化創作,包括《云房產子》、《貴升臨終》、《志貞描容》、《三搜庵堂》、《恩結父子》、《沈方哭更》、《庵堂認娘》和《廳堂奪子》等20多幅。這是畫家用心感悟所產生的線條,一回回書目,一曲曲唱腔,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通過畫家的筆墨演變成一幅幅情意綿綿的畫卷。
著名畫家張繼馨、書法家奚乃安在欣賞了潘裕鈺的《玉蜻蜓》系列人物畫后欣然題詞"異曲同工妙筆生輝"、"筆墨評彈",書法家李大鵬提筆作序,原來他們和潘裕鈺先生一樣都是評彈藝術的愛好者。
蔣月泉先生創造了精美無比的蔣月泉流派彈詞藝術,潘裕鈺先生創作了栩栩如生的系列評彈人物畫,藝術的生命在交匯之中生生不息。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