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藍風
圖/福建東南拍賣
與《觀石錄》相比,《后觀石錄》的石品賞析更為具體明確,為每一枚石頭都命了名,看起來也就更加直觀。
如:“艾葉綠二:平直橫徑各寸,而臥螭鈕——楊玉璇制鈕。綠色通明,而底漸至深碧色,獨其住處稍白,則艾背葉矣。駱幼重日,驟觀之,但見兩螭環(huán)首掉足,蜿蜒綠波中。”
在賞石之余還鑒賞了雕工。文中所提楊玉璇是明末清初的壽山石雕刻名家,周亮工贊其“能以寸許琥珀作玲瓏準提,毫發(fā)畢露,見者驚奇。”與周尚均齊名。這枚艾葉綠不僅綠色通明,品質極佳,更兼配以楊玉璇的“蜿蜒于綠波中”的雙螭紐,算得上珍貴之極了。另一枚艾葉綠“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紅毛玻璃酒缾,又如西洋玻璃瓶”,所謂“紅毛玻璃酒缾”是一種深綠色的玻璃瓶,筆者曾于福州省博見過這種酒瓶,比如今的啤酒瓶綠色略深,質地更為細膩,兼有刻花,十分精致美觀。然而綠色如此深濃的壽山石,今日已不得見,倒是外省的西安綠石比較近似了。

另一枚“羊脂”也頗為可觀。“高二寸半,徑二寸,橫一寸,白澤鈕,玉質溫潤,瑩潔無類,如搏酥割肪,膏方內(nèi)凝,而膩已外達。”這極具特色的外觀描述依然明確無誤地指向白芙蓉,而且多半是特別致密凝膩的將軍洞芙蓉。鈕式中的“白澤”為昆侖山著名神獸,渾身雪白,通人語,有圣人治理天下時才奉書而至,因此被視為德行高的統(tǒng)治者治世的象征,是可使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以白芙蓉雕白澤,寓意當真十分美好。

下面的一枚“鴿眼砂”頗為耐人尋味。今有一種說法是鴿眼砂為鹿目格之一品,并常援引《后觀石錄》中這一段“鴿眼砂一:此舊坑也。高二寸,橫徑各寸,辟邪鈕,通體荔枝紅色,而諦觀其中,如白水濾丹砂,銖銖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鴿眼砂。舊錄亦以此為神品。”但通觀其字句,并未有何處證明這枚石頭為鹿目格石,而觀其描述,朱砂細點密集于白色半透明石底中的樣子,更像是朱砂紅高山。

至于后文中的“蔚藍天”,則應該是天藍凍石沒什么疑義。
“蔚藍天一:蔚藍天,又名青天散彩。高二寸半,橫徑各一寸半,鈕作三狻猊,二蔚藍色,一白色,各相搏噬,而藍俯白仰,分明不雜。其石身下方,初露蔚藍色三分許,漸如晚霞蒸郁,稍侵柴焰,而似黃云接日之氣,真異觀也。又一:分寸同前,亦三狻猊鈕,而二白一黃,毫厘相判,白如蕎粉,黃如豌醬。殊質并弄,猙獰出脫。至其蔚藍之妙,一若歸云乍歛,倒影微薄,而中界以白虹者,造物之人神乃爾。”
作者這幾枚天藍凍石都不太純,間有黃白雜色。但言辭很美,是石色分布真的鬼斧神工,亦或觀石者抱著主觀的審美眼光看到了旁人不察之美,就不得而知了。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