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小記】你是否還回味著圖解觀石錄里那些美到逆天的壽山石,意猶未盡有木有?沒關系,接下來的幾天里,我們還將精心奉上“圖解后觀石錄”系列,那壽山石美圖來的更猛烈些吧!與此同時,貼心的編者還不忘配上原版《后觀石錄》及毛奇齡生平,以供對比。
毛奇齡:
生于公元1623年,公元1716年卒。清初經學家、文學家,與兄毛萬齡并稱為“江東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齊于,號秋晴,又號初 晴、晚晴等,蕭山城廂鎮(今屬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學者稱“西河先生”。明末諸生,清初參與抗清軍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時薦舉博學鴻詞科,授檢討,充 明史館纂修官。尋假歸不復出。治經史及音韻學,著述極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經集、史集、文集、雜著,共四百余卷。
《后觀石錄》
明崇禎末,謝在杭嘗稱壽山石以艾綠為第一,丹砂次之,羊脂、瓜瓤紅又次之,顧名不大著。至康熙戊申,閩縣陳公子越山(名日浴,字子槃,故黃門子),忽赍糧 采石山中,得妙石最夥,載至京師售千金。自康親王恢閩以來,凡將軍督撫,下至游宦茲土者,爭相尋覓。上者置幾榻把弄,次者鏤刻追琢,與寶石、珊瑚、碡瑁、 硨渠、螺蛤、齒貝同嵌什器,遍飾韁譎、念珠、牙筒、藥管諸物。其最下者,摩符雕印,什鏤人獸、瓶盂以為供具。而于是山為之空,近則入山無一石矣。然后收藏 家分別其舊藏者,以田坑為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每得一田坑,輒相傳玩,顧視珍惜,雖盛勢強力不能奪。石益鮮,價值益騰,而作偽者紛紛日出,至有假 他山之石以亂真者。予入閩最晚,私心欲得上品,一觀而不得。當是時,有估人販兒,攤門捱巷爭以贗物來炫,概卻之。去既久,忽從營丁得二石。既又從通家世友 宦茲土而未歸者得五石。又既與此間友人賭棋得三石。然尚妍蚩之間也。既則友人有貽贈者,有轉覓其親黨之舊藏而愿售者,雖稍勝于前,非上品也。又既則有有力 者托人覓致,因貿得八石,而許子不棄(名遇,浙舊學使平遠先生之孫),則予世通家子也,瀕行江西,遣估者私覓閩城之佳者來售,有得九石。連前后陸續所得, 通計的四十九石。大概上者十三,中上十四,中十二,中下十一。偶于諦觀之次,共錄一箋,以當展玩。嘗見友人高固齋作《觀石》一錄,流傳人間,因謬題之曰: 《后觀石錄》。
艾葉綠二。平直橫徑各寸,而臥螭鈕,楊玉璇制。楊名璇,閩追師名手。鈕綠色通明,而底漸至深碧色,獨其住處稍白,則艾背葉矣。駱幼重日,驟觀之,但是兩螭環首掉足,蜿蜒綠波中。上半如碧玉,下半如紅毛玻璃酒瓶,又如西洋玻璃瓶。
羊脂一。高二寸半、徑二寸、橫一寸,白澤鈕。玉質溫潤,瑩潔無類,如搏酥割肪,膏方內凝,而膩已外達。時寓開元寺鐵佛殿側,瑞陽前四日得此,座中同觀 者,各為凝似。一云如脫殼之卵,一云如新羅出機未就練濯,一云如辨明看婦人肌肉絕去粉澤,而晨光膚色,帖帖林簟。
鴿眼砂一。此舊坑也。高二寸半、橫徑各寸,辟邪鈕。通體荔紅色,而諦視其中,如白水濾丹砂,水砂分明,粼粼可愛。一云鵓鴿眼,白中有丹砂,銖銖粒粒,透白而出,故名“鴿眼砂”。
蔚藍天一。“蔚藍天”又名“青天散彩”,高二寸半、橫徑各一寸半,鈕作三狻猊。二蔚藍色,一白色,各相搏噬,而藍俯白仰,分明不雜。其石身下方,初露蔚藍三分許,漸如晚霞蒸郁,稍侵紫焰,而垂以黃云接日之氣,直異觀也。夏云翳照處,類高郵皮蛋黃色。
又一,分寸同前,亦三狻猊鈕,而兩白一黃,毫厘相判,白如蕎粉,黃如豌醬,殊質并弄,猙獰出脫,至其蔚藍之妙。一若歸云乍斂,倒影微薄,而中界以白虹者。造物之入神乃爾。
瓜瓤紅二。橫徑各一寸三分,而高倍之。蟠螭鈕。紅沁若西瓜瓤子,流滑融溢,入手欲化。一項上黃螭,黃近蜜色者,腰下血浸淋瀝,漸至流漫。紅中有白,白中有紅,淺紅非黃,深紅非赤,謂之瓜瓤紅。
蝦背青一。高二寸六分、橫徑各一寸二分。獅鈕。獅頂立稚獅,墨色,蠕蠕自得,而母獅首承之,惟恐其墜。通體淺墨如蝦背,而空明映澈,時有濃淡,如米家山水。舊品聽稱:春雨初足,水田明滅,有小米積墨點蒼之形是也。
肉脂一。一名“肉紅”,本羊脂玉,而略翳紅影于其間。望之腌罩熒熒,如時世宮妝,預施胭于頰,而尚以胡粉仿佛。舊詩所稱“芙蓉脂肉綠云環”者。此最上神 品也。惜吉光片羽,不滿覯耳。鈕二螭,顛倒臥,一紅一白,長徑各一寸、橫四分,相傳狐白裘有胭脂雪名,當推此。
煉蜜丹棗一。此舊坑也,百年前流傳至今之物。百煉之蜜,漬以丹棗,光色古黯,而神氣煥發。以方番珀,則憎其紅;以視緬葫,則怯其黑。高二寸、徑一寸、橫七分。圓身虓鈕。
桃花水一。高一寸五分、橫徑各七分。石有名桃花片者,浸于定磁盤水中,則水作淡淡紅色,是其像也。或曰:“如釀花天”,碧落濛濛,紅光腌然,宜名“桃花天”。舊品所稱“桃花雨后,霽色蘢蔥”,庶幾似之。臥鈕。
三合一。首青羱立鈕,如碧落蔚藍色,獨兩角拳大,通明而色微淡。西羊名羱者,大角大蹄,是羊注蹄處,皆偉然可驗也。特石身如羊脂,垂以藥黃,恍青羊踏白石著黃土中。想金華道上,方平狡獪,故自有此。高二寸八分、橫徑各一寸。
晶玉一。殷于菜玉而白于蕨粉然,故明透,曰:“晶玉”。高二寸、徑二寸五分、橫一寸三分。辟邪鈕.白花鷹背二。又名“灰白花錦”,高二寸半、橫徑各一寸 三分。一葡萄鈕,一瓜鈕。其鈕為楊所制。葡萄、瓜,俱純灰色,獨取其白色而略滲微紅色者為枝葉。其葉中蠹蝕處各帶紅黃色,淺深相接,如老蓮畫葉然。且嵌綴 玲瓏,雖交藤接葉,而穹洞四達,直鬼工也。石身如冰裂,灰白花錦,平曼間,亦似有枝葉橫披,紛拿盤攫之勢。白如磁色,灰如舊錦,中紫灰色,且各有血浸紋, 如宣和紅絲硯,于灰白質中,朱纏紅絡,備極景象。
二合一。鈕蜜魄色,身瑪瑙色,高徑各二寸、橫五分。金猊鈕,通體朗澈,而二色截然。其為瑪瑙色者,如櫻桃花,如霞紅,深淺流漫,焴不定,真是神品。
灑墨一。高一寸五分、橫徑各八分。天青色,而隱以紅暈,蒙蒙然如日隙灑雨。螭虎鈕。
泥玉一。玉之類,建窯白磁泥者。高徑各一寸八分、橫六分。螭虎鈕。
杏黃一。如杏之初熟,于黃湛中一面微紅,滲滲若曬色然。白澤鈕。高二寸、廣半之。
硯水凍一。高一寸五分、廣八分。獅鈕。硯池水微黑,而凍似之。
藏經紙一。高一寸八分、廣一寸。白澤鈕。金粟山藏經紙色,入手作木蓮凍。
桃暈一。蹲獬鈕。高一寸半、徑一寸、橫半之。鈕有暈紅,而身微淡。桃塢夕陽,巖石俱帶紅色。
紅粉一。如胭脂之漬粉,又如莧汁沁白糜中,苧蘿村傍有紅粉石,應如是矣。特先施去后,江枯石爛,不能多得耳。高徑各五分、橫三分。狐鈕。
蘋婆玉一。當庚鈕。高二寸半、橫徑各一寸半。獸肥腯如豕,而光澤可鑒。其通體白色,大類蘋果初白時,尚腌青氣,而淡紅點染,見之指動。
筍玉一。儼會稽象牙筍初脫衣時。高一寸半、廣一寸。螭鈕。
象玉一。高二寸三分、橫一寸半、徑同之。立鷹鈕。有象牙紋。
蜜蠟一。高徑各一寸、橫三分。天馬鈕。
秋葵蜜蠟一。高徑各一寸、橫三分。圓身。一名“枇杷黃”。
甘黃蜜蠟一。又名“渣黃”。獅鈕。高徑各八分,橫三分。
天瓤一。俗名“天荔枝”。鷹鈕。高一寸四分,徑一寸,廣五分。
玉帶茄花一。三足熊鈕。玉色,而下以茄花色承之。高一寸五分,廣一寸。
玉柱一。高二寸半,徑八分,橫五分。圓身臥獌鈕。儼端門兩旁所稱“擎天柱”者。
落花水一。一名“浪滾桃花”。高二寸,橫徑各一寸。辟邪鈕。石類水色中有紅、白花片,隨水上下。一面畀白痕,如回波然。或曰:“此石花之紋,非沙隔也。”
洗苔水一。與前高廣同。亦辟邪鈕。本對石也。石類碧水色,而中有苔痕,微間磯石,亦非沙隔。玉鎮一。高二寸半、橫徑各一寸半,方正如鎮子。螭虎鈕。與前蘋婆玉高廣相似。似對石。
紫白錦一。高二寸、橫徑各一寸。狐鈕。鈕白色,而石身紫白相間,類嘉興錦。
蜜楊梅一。蚩吻鈕。類蜜蠟,色黃澤可愛,而一面有疹粟如楊梅粒,滲以朱點。高二寸、徑一寸半、橫八分。
其他磐石一。高方,神羊鈕,兩角明瑩,如羊角燈片,而面作枯碧色。水墨玉一、蒼玉一,皆小方,獅鈕。豆青一,小長方,狐鈕。枯綠一,又名“乾箬綠”,小 長方,狐鈕,與豆青同,似對石。豆白一,小方,白澤鈕。凡白色而微帶蔥色,曰:“豆白”。朱砂磁壺色一,長方,蚩吻鈕。鐵色磁壺色一,又作棕色,中方,辟 邪鈕。磁白一,大方,母子狻猊鈕,與象玉高廣同,似對石。石膏一,小長,圓螭鈕。小晶玉一。高八分、橫徑各四分。瑩澈如晶,獅鈕。高固齋所藏物也。偶讀予 所著《曼殊別志》,感之,取以贈,曰:“請藍公漪(名漣,工于篆石),篆‘曼殊’二字”。系之摺扇之骨間,日摩挲之。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