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坐窮泉壑) 布面油畫 138x108cm 彭斯 2011-2012
深靜的精致與神圣的追求:觀彭斯的繪畫藝術
四月(筆名)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
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中心研究員
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研究員
觀彭斯的畫,最撥動心弦并難以忘懷的是優雅的孤傲。你完全找不到任何現成的理論和觀念來與之對應,并在當代藝術的理論模式中找到解讀他的藝術。品賞他的繪畫,許多似曾相識的美的體驗滲透在其中,似有非有,似在非在。一種單純之下的深厚,一種親切之中的陌生,一種淡定之下的激情,一種安靜之下的掙扎,一種與眾不同的氣質,所有這一切凝成一種特殊的內在氣質氤氳在畫布之上。令你無法一眼看透,令你找不到合適的語言表達,令你想要湊近去看,卻又不得不退回到遠處凝望。因為他的畫完全跳脫于這個時代群體風格中那種已然趨于一致或同化的趣味。面對他的畫,猶如看到一個朝圣者,在塵世的濁流中既不同流也不反向的端坐和靜觀,心靈自有他的一種支點。這一支點不在所謂的傳統還是現代,不在所謂的流派還是風格,也不在東西方藝術的涇渭分明的區別,這一支點就在于尋索那貫通宇宙世界的那一點深靜的靈明和氣韻。這種靈明和氣韻是造就達芬奇之所以為達芬奇,倪瓚之所以為倪瓚的那個"永恒的一"。因此觀彭斯之畫,油畫的媒介下透散著的卻是中國美學的精神氣度和生命感悟。總體氣勢古淡,中和沉靜,然而體兼眾妙,骨氣深穩。真有些精深之至,反造疏淡的涵養。
明月照高樓 流光正徘徊 布面油畫 138×108cm 彭斯 2010

北方有佳人 布面油畫 138×108cm 彭斯 2011

白馬 布面油畫 60×50cm 彭斯 2012

瘦馬踟躕 布面油畫 140×240cm 彭斯 2011
我們感到畫家的心向往“那里”,試圖借由繪畫藝術讓他那活潑潑而又自由自在的靈魂趨近“那里”,甚至在一些最燦爛處他已經屢次無限地接近“那里”,接近這個最永恒神妙的"那里"。他通過褚遂良的書法去接近,通過倪瓚的山水去接近,通過古琴去接近,通過目見的每一片風景,每一種蒼涼或是曠遠,每一簇充滿天地生意的草叢,每一匹健壯但是憂傷的馬兒,每一個男人或女人的回眸和靜觀去接近,通過一切與他的靈魂有深切聯系的靈魂去接近。彭鋒說他讀出了"沉郁和風流",我以為極是!"藝術是彭斯尋找自我確證的一種儀式,這一儀式的整個過程,連同它的結果都呈現出"深靜和莊嚴"的精神追求。一切藝術和美感都是從體貼生命的偉大之處得來的,不用懷疑藝術家的靈性和智慧所體悟到的意義和價值,不用懷疑藝術家的生命之流已經具備偉大的創造力,不用懷疑他可以不受限制地接近最高的精神成就。



琴譜《靜觀吟》 書法 彭斯 2013
彭斯的畫既有傳統藝術的典雅和精致,有達芬奇、拉斐爾的古典精神和氣質的滲透,也有宋元山水意境的領悟與追求;倘若向后延伸一個世紀,把他的畫放在未來的某一個時空,似乎也絕不會顯得不和諧,因為那里透射出一種靈性的張目和覺醒,呈現出極強烈的歷史的穿越感。藝術是靈魂的歌唱!藝術創造最根本的問題是對生命的此岸和彼岸問題的覺悟,是對于世界本質和生命真相的終極體驗和認知,如果這種終極性是不可言說的,那么藝術就是對這種不可言說的言說,唯有這樣的言說才包蘊著真正的智慧和神圣的詩意,唯有這樣的言說才能創造一個渾然天成、意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魚山夕照 布面油畫 140×240cm 彭斯 2012

魚山夕照 局部

魚山夕照 局部

魚山夕照 局部
觀彭斯的畫,還有一種重要的體驗是精致,不是外在筆法的精致,是靈魂的高貴和精致。宋詞:"微香一點未開時";又唐詩:"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都體現出了精神世界中絕妙的精致!懂得精致的人,非熱愛珍惜生命不行,非有雅趣情致不行,非有對生之意味的領悟不行。能夠「掬水捧月,弄花香衣」的人,或懂得欣賞其中妙趣的心靈,都有著精致的靈魂。精致是一種樂生的態度,是一種充滿創造的習慣。精致是一種敬畏,是一種修養,是一種為人的高貴氣度。精致的生活和創造,不僅意在創造審美的藝術,更力求于創造整個審美的人生。審美的人生,就是高貴的人生。詩意棲居著的人,本就是一種精致。

余輝里的馬兒 布面油畫 48×78cm 彭斯 2012

龍坡 布面油畫 48×78cm 彭斯 2013

巖間之樹 布面油畫 68×118cm 彭斯 2013
當代藝術有些形態:一種形態是質疑藝術和美的關系,主張藝術與傳統的美決裂。既然美對于人類自身的罪惡、癲狂、殘忍毫無作為,那么美的意義就值得懷疑!當代藝術更是在對“美”和“精致”的全面質疑中發展了它的諸多光怪陸離的形態。其實“美”的作用本在于涵養人心,而不在于對抗罪惡,對抗罪惡和不合理本就是藝術和美的“目的之外的目的”。理性對于世界的祛魅是現代藝術之因也是反抗之的。這一以宣泄或抵抗之風在二戰以后的藝術潮流中格外盛行,這一股風格的演變就是墜入一種外在符號的堅持和模仿,那就是借藝術的名義大肆嘔吐,傾倒內心的垃圾。第二種形態是無所謂哲學、觀念,無所謂藝術的意義和使命,是一種表層的技能的展現,流行文化的精致的變形,在嫻熟的外表下潛藏的是粗鄙的世界,我們完全不能透過這種帶有欺騙性的表象感受到內在的靈魂的光照與格調。它將技能的堆積,個體全部的粗鄙、愚昧和困惑塞進了所謂的藝術的軀殼之中。另外一種形態,在我看來是極少有的,它將帶有神圣性的生命思考和體悟注入藝術,透出自我的覺解和神性的光照。既在藝術中創造藝術,更在藝術中再造自己。前兩者居多,后者極少。在彭斯的藝術中我體會到了這樣的神圣追求。
春日午后的龍坡 布面油畫 50×40cm 彭斯 2013

龍坡對面的坡 布面油畫 68×48cm 彭斯 2013

銀山下 木板油畫 24×41cm 彭斯 2013

北山 布面油畫 98×188cm 彭斯 2012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