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色太行 2012年 114X80cm
按照佛教導師釋迦牟尼所說“世界進入末法時代”;按照天才漫畫家朱德庸現實幽默“我們都有病”!
不知看官以為然否?
在下認為,末法時代并非世界末日,這個藍色星球還會垂死掙扎幾億年,只是作為統(tǒng)治者,人類惶惶不可終日罷了;我們都有病并非人人絕癥,平均茍活于世年齡還要增加,只是缺失信仰罷了,馬克思成了幽靈,國人腦滿腸肥的肉身竟載不動“信仰”與“精神”。
也有文明,如插在戰(zhàn)爭炮筒里的鮮花。
也有贊美詩,如夾在美元和人民幣的書簽。
我們聽不到神曲,因為我們噬血的嘴巴,如何唱好心經?
我們看不到仙境,因為我們近視的眼睛,如何解讀神明?
借用一句廣告:我們失去理想,世界將會怎樣?
借用一句詩歌:中國,我的鑰匙丟了。
但是,2010年的夏天,我發(fā)現了一個人,他的造化,讓我改變了部分世界觀;他穿越欲望城市,制造光榮與夢想,讓我重新審視未來……
他是一位中國畫家。
傳承與創(chuàng)新是中國藝術的翅膀。
他與中國畫大師林風眠、吳冠中一脈相承,在中國畫集大成之作,堪稱“東西方和諧和精神融合的理想”。
他出生燕趙大地,率居海外多年,對中國拳拳之心,作品數獲世界大獎;南京藝術學院美學博士,從不標榜主義和流派“徒步自封”,用作品與世界對話,贏得屬于理想的中國藝術領空……
作為中國水墨畫家,他經過長期不懈的試驗探索,創(chuàng)造出了一套特別的繪畫新技法,一套在繪畫傳統(tǒng)里所沒有的新技法,從表現題材、色彩、構圖、表現形式都形成了藝術家獨特的面貌。他的發(fā)現是劃時代的,他的發(fā)現激活了繪畫藝術的潛能,必將使繪畫進入到一個更為嶄新的境界。
他是一位中國詩人。
在神馬都是浮云時代,詩人和詩在俗人眼中一文不值,但是在歷史的天空中,她是耀眼的星群!不要讓詩人和詩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
他有看似“風花雪夜”的詩,描摹“風景這邊獨好”大自然的風騷;他有看似“我思故我在”的詩,引人對東方精神的沉思;他有看似“痛并快樂著”的詩,給我們喧囂、浮躁、紛擾之中的清凈、沉寂、靜謐。
他心中有個太陽,便有了一種鳳凰浴火重生的力量;他的詩作如月亮,讓唱給世界的旋律涂上人文精神的光芒。
他還走在中國詩人朝圣的路上,必將達到天人合一的超凡境界。
他是誰?
他就是美學博士、中國藝術家楊佴旻!
因為作品,因為人格,所以成為大師!
楊佴旻是一道行走的中國藝術風景,他是現在進行時,把中國和世界互相參照,從中國看世界,以小觀大;從世界看中國,以大觀小,逆向繼承雙向的精華,他有著成為藝術大師的潛質,在此借用著名評論家李小山先生的文章《他的史詩》中的一段文字: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造就他個人的史詩。但是,有的個人史詩即是時代史詩。成為時代史詩,是每個理想主義者的一生的動力。如果一個人對自身的判斷與歷史對他的判斷不謀而合,那是天大的幸運。
楊佴旻有這樣的幸運嗎?他沒有嗎?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