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合肥3月13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13日從安徽省質監局獲悉,為全面了解安徽宣紙、書畫紙產品生產企業的質量狀況,該省質監局組織開展了該類產品的省級監督抽查。抽查結果顯示,部分產品不合格,存在制漿方法和處理工藝的缺陷。
宣紙,中國傳統古典書畫用紙。漢族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原產于安徽省宣城涇縣,以府治宣城為名,故稱“宣紙”。宣紙起于唐代,歷代相沿。由于宣紙有易于保存,經久不脆,不會褪色等特點,故有“紙壽千年”之譽。
據悉,此次安徽共抽查安徽省宣紙生產企業樣品21組,其中4組不合格,抽樣合格率81.0%,抽查書畫紙生產企業樣品40組,5組不合格,抽樣合格率87.5%。
本次抽查的檢驗依據是《宣(書畫)紙產品監督抽查實施細則》(細則制定的依據為GB/T18739-2008、GB/T22828-2008),對緊度、亮度、裂斷長縱橫平均、撕裂指數縱橫平均、濕強度縱橫平均、潤墨性、耐老化白度(絕對值)下降、吸水性、伸縮性、塵埃度、雙漿團、水分等技術指標開展檢驗工作。
抽查中發現存在撕裂指數縱橫平均、吸水性、裂斷長縱橫平均等技術問題。例如,吸水性方面,此次抽查的21組宣紙產品中有2組此項不合格。吸水性表示其對水的吸收能力,通常以一定面積的紙在一定溫度下、規定的時間內紙吸收水液面上升高度來表示,紙的吸水性與纖維種類、制漿方法和處理工藝均有關系。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