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明清藝術品是收藏市場上的主要交易對象,特別是那些有著深厚文化內涵、藝術價值較高的藝術品,行情長期平穩上升。每年年末,寓意吉祥的生肖藝術品都非常搶手,2014年以馬為主題的藝術品更現一馬當先的龍馬精神。

徐悲鴻 1943年作《馴馬圖》
年末歲初,生肖文化都會熱鬧好一陣子,2014年的馬文化熱來得似乎更猛烈些。2013年12月,一幅當代名家的畫馬作品在北京的拍賣價格竟然超過億元!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生肖的藝術形象,龍之外,其他皆與人類現實生活密切相關。來自神話想象的龍,形象、紋飾在中國歷史上享有較高榮譽,甚至被皇室壟斷,以其形象為主題紋飾制作的工藝品被視為宮廷制作的典范。龍之外,其他十一種動物中虎、蛇、鼠是人類所敬怕的,牛、兔、馬、羊、猴、雞、狗、豬則多是人類的朋友、伙伴。
相較而言,馬與人類關系最密切,從象形字始,“馬”字的演變就是人類對馬的馴化史——早期野性自然,定形后俊美溫婉,以馬為偏旁構成的漢字,以馬組成的詞語,共同呈現著人類與馬的關系。《辭?!丰岏R“四肢強健,性溫馴而敏捷”,為“草食役用家畜”,突出的也是馬與人類的生活關系?!墩f文解字》釋馬為“怒也,武也”,《玉篇》則直接釋為“武獸也”。冷兵器時代,馬在人類文明中具有重要作用,后兩種釋義可理解為馬在戰爭中的價值。古人以良馬喻人,人馬相倚,相馬如相人,由此而有伯樂、九方皋相馬奇事,有《相馬經》之類的奇書。
馬的價值、馬的形象備受人類珍視,先秦古籍《山海經》大量記載馬的形象,從原始巖畫到當代文學、藝術,再到各種材質的工藝品,數千年歷史長河中有關馬的歷史文物資料俯拾皆是。神話傳說中,馬甚至是人類文化傳承、交流的重要使者,明代郭子章著《蟲賓衣生馬記》曰“自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始,歷數古代文獻中的馬,蔚為大觀,展現了人馬相倚的美好景象,令人神往。
新世紀以來,在圓明園流失十二生肖銅首文物拍賣、捐贈等新聞影響下,生肖文化藝術品較受收藏者推崇。臨近農歷甲午年春節,以馬為主題的藝術品、文化用品充塞街衢。拍場上,2013年秋拍期間,已掀起了小高潮,尤其北京市場,以馬為主題的繪畫作品拍賣價格一輪高過一輪。
出土、存世的古代文物中,馬形象數量遠勝其他動物形象。即便文學作品,亦穩坐頭把交椅。從原始壁畫中的馬,陶器時代的陶馬,青銅時代的銅馬,兩漢時期的玉馬,青瓷時期的瓷馬,隋唐時期的三彩馬、金銀馬及馬畫、馬詩,元明清時期馬的紋飾流行于金銀銅鐵錫、陶瓷竹木牙角漆、珠寶玉石服飾等材質的工藝品,且不乏精品。
市場上常見的馬藝術品,書畫作品是第一大類,其次是不同材質的工藝品。

黃胄《飛雪迎春》
徐悲鴻黃胄馬畫熱度上升
2013年秋拍馬畫一馬當先:徐悲鴻、黃胄作品先后拍出高價,黃胄的馬畫刷新了其畫作的歷史最高成交紀錄。
11月16日中國嘉德拍場,黃胄1976年作《飛雪迎春》鏡心估價1500萬至2000萬元,拍至2357.5萬元,拉開了馬畫行情飆升的序幕。次日,徐悲鴻1943年作《馴馬圖》立軸也在該公司拍至1173萬元。隨后高潮迭起,12月2日,徐悲鴻1939至1940年作《畫馬集》五開冊頁拍至2012.5萬元;黃胄1981年作《歡騰的草原》鏡心估價1500萬元,在北京保利被拍賣至1.288億元,成為黃胄畫作的最高紀錄。兩日后,黃胄1972年作《幸福一代》鏡心、1962年作《巡邏圖》鏡心亮相北京匡時,分別被拍至4025萬元、4542.5萬元,明顯受惠于《歡騰的草原》所帶來的市場熱度。
徐悲鴻所畫之馬俊逸豪放。潘深亮撰文指出徐悲鴻畫馬“既有傳統的鞍馬畫的功底,又吸收西洋馬畫的特點,融西于中,獨創一格,為我國傳統的鞍馬畫的發展開辟了新徑。”“不是為畫馬而畫馬,而是和杜甫的詩文一樣,有所寄托、有所寓意。”“其寓意是借馬的形象以發泄胸中郁氣和憂憤之情”“是他控拆舊社會埋沒人才和憤世嫉俗思想的物化。”筆者認為,徐悲鴻畫筆下的馬,還有著與其筆下醒獅同樣的寓意,蘊藉和傳達著徐悲鴻的抗日愛國精神,或許這也是受收藏者珍視之因。如今,徐悲鴻的畫馬作品動輒數百萬,精品非千萬元難以入手,上述創作于青城山的《馴馬圖》,構圖特殊,明顯源于寫生,人馬之間動態神態生動準確,相似畫作不多見。五開《畫馬集》中三開為人們所熟所,上世紀70年代多次被榮寶齋印制成木版水印畫,是徐氏畫馬的經典之作。
黃胄筆下的人物畫、動物畫,以粗獷的風格表現細膩的情感,動物畫尤以馬、驢為代表。市場上出現過數幅黃胄1976年作《飛雪迎春》,數中國嘉德2013年秋拍成交者著錄最詳實,此畫創作于當年十月,由日本唐人館收藏,1998年回流到北京市場?!稓g騰的草原》據說由國務院辦公廳當作“國禮”贈美國實業家哈默博士的禮品。
中國傳世的畫馬作品唐代已興盛,曹霸、韓干、韋偃均有名作傳世,且自唐始,鞍馬畫自成一科,此后,代有名家,宋代李公麟、元代趙孟頫、明代仇英、清代郎士寧、艾啟蒙,近現代的任伯年、馬晉、張大千、徐悲鴻,當代也有黃胄、馮遠、劉大為等人。拍場上出現時代較早的馬畫是宋人畫,惟宋元書畫數量稀少,可遇不可求,畫價上升速度驚人。2012年中國嘉德春拍上拍一幅佚名《宋人摹郭忠恕四獵騎圖》手卷,成交價7952萬元。2006年西泠拍賣春拍,元人趙孟頫《滾塵馬圖》拍至649萬元,2011年價格漲至1150萬元。趙孟頫之孫趙麟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作《洗馬圖》立軸,2001年10月在香港蘇富比拍至69.58萬港幣,2005年7月流入內地,在中貿圣佳拍至935萬元。2012年春佚名《元人出獵圖》手卷現身保利拍場,拍至6720萬元。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無款《人馬圖》立軸拍至14.4萬港幣,2009年該公司秋拍,元代任仁發的《五王醉歸圖》手卷拍至4658萬港幣。明代鞍馬畫民間收藏市場上傳世精品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宣德時期宮廷畫家胡聰的《春獵圖》立軸,2008年現身嘉德四季14期,僅估3.5萬至4.5萬元,被識貨者以101.92萬元競得。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