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創作書畫實為一項精致的勞動,要有精細的感覺與感情,精密的智慧與思維,精美的藝能與技巧。古代書畫作品經由時間的沉淀而去粗存精、價值益高。匡時2014迎春拍的古代繪畫專題,甄選古代繪畫作品百余件,以清代“四王”體系、“畫中九友”為主,涵括董其昌、文徵明、王翚、惲壽平、法若真、邵彌等,量少且精,足資賞玩。
李流芳(1575-1629) 孤亭疏林
1209
李流芳(1575-1629) 孤亭疏林
紙本鏡心 1628年作
15.5×49cm
備注:潘正煒、吳榮光、蕭壽民等舊藏。潘正煒(1791-1850),字榆庭,號季彤,又號聽帆樓主人,廣東番禺人。洋行商人。廣東著名鑒藏家。精鑒別,富收藏。著有《聽帆樓詩鈔》、《聽帆樓書畫記》。
估價:RMB 45,000-50,000
李流芳為晚明名士、“畫中九友”之一,擅詩文,更以畫揚名當世。此《孤亭疏林圖》筆墨雄強,但書卷氣極濃。蓋胸中灑落,筆底有詩書供養,自然超越流俗,不同凡近。舊為聽帆樓所藏,后又得湖廣總督吳榮光、云南望族蕭壽民遞藏, 諸家皆富收藏,故藏弆精當,品相極佳,尤為難能。

董其昌 (1555-1636) 松蔭消夏圖
1413
董其昌 (1555-1636) 松蔭消夏圖
絹本立軸 1616年作
111.5×56.5cm
備注:張之洞、高蘊琴舊藏。
估價:RMB 750,000-800,000
董其昌為明末畫壇祭酒,其山水注重師法傳統,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此幅作品為其晚年神來之筆,筆墨蒼潤,生拙秀逸,深得宋元遺則。經張之洞、高蘊琴寶藏,彌可賞玩也。

法若真 (1613-1696) 仿董源山水
1461
法若真 (1613-1696) 仿董源山水
絹本鏡心 1640年作
161×44cm
估價:RMB 14,000-15,000
此幅《仿董源山水》作于1640年,為法若真極為罕見的早年作品。據《黃山年略》記載,是年法若真會試不第,補直隸靜海知縣,寄情山水成為他舒緩案牘勞形的最佳方式。作品用筆瀟灑拔俗,不染塵氛,為不可多得之佳構也。

邵彌(約1592-1642) 崇山疊嶂
1416
邵彌(約1592-1642) 崇山疊嶂
綾本立軸
188×53cm
估價:RMB 550,000-600,000
邵彌畫因其秀雅有書卷氣而為歷代收藏家所寶愛,然傳世作品不多,此幅《崇山疊嶂》筆墨簡括,山水樹石,煙云流潤,神氣俱足,甚為罕見。

佚名 調酒圖
1424
佚名 調酒圖
絹本立軸
142×100cm
出版:高居翰《不朽的林泉—中國古代園林繪畫》P252,三聯書店,2012年。
估價:RMB 380,000-400,000
此圖描繪了古代女子在庭院中的日常清樂情景,溫馨美好。畫面采用白描手法,不施丹粉,僅以淡墨渲染,人物的姿態和衣紋的疊曲全靠線條勾勒,流暢自然,頗具神韻。

惲壽平(1633-1690) 枯木幽篁圖
1453
惲壽平(1633-1690) 枯木幽篁圖
絹本立軸 1684年作
91×52.5cm
估價:RMB 180,000-200,000
清初畫苑以“婁東”、“虞山”兩派為“正統”,文人士大夫隨波逐流,泥古山水。清初“六大家”中,惟有惲壽平兼山水、花鳥。《枯木幽篁圖》意境超然,簡練清瘦,逸筆草草,脫盡時人習氣,值得寶藏。
北京匡時2014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2014年3月18—19日
拍賣:2014年3月20—21日
地點:北京好苑建國酒店(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17號)
3月20日 星期四
09:30 扇畫小品
13:30 中國書畫(一)
3月21日 星期五
09:30 中國書畫(二)
14:30 古代書畫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