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王力克的作品離不開“寫實”二字。問題的焦點不是把王力克的油畫平行地與寫實的標準法則進行比對,而是應該分析王力克扎實的繪畫基本功和嚴謹的學院派立場,由此才能看清他的藝術與寫實之間的深層關系。
出生于1960年的王力克可謂不幸而幸。在他出生的年代,正值藝林動蕩、學術貶值之時,其童蒙教育因之先天不足;但在他以個人稟賦踏入山東藝術學院油畫系的1980年,藝術教育迎來了規范的發展,油畫發展也紅火中興,他也得到了學院內外多方面的營養,在藝術功底上獲得了超越前人的積累。
在山東藝術學院讀大四那年,王力克的油畫作品《交通站》即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一年后,作品《追趕春天的人》入選第六屆全國美展,時在1984年,初露鋒芒的王力克年僅25歲。之后的5年間,王力克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在寫實技法上打磨,他的刻苦很快就得到了業界的認可。1989年,在第七屆全國美展中,他的作品《雀巢》、《雪國》分獲銀獎和銅獎,在一屆美展中獲得兩個獎項的畫家在國內并不多見,從此他的作品開始被畫壇期待。也在同一年,他考入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創作研修班,經名師的精心指點,王力克的創作技藝日益精進。
《雀巢》 140cm×140cm
進上世紀90年代,接踵而來的展覽讓越來越多的人看到王力克在藝術上的熱忱和風格上的個性化。這期間他創作不斷,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和精力,這也使得他在藝術上遣才盡性,漸入佳境--1994年,油畫《老家》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獲優秀作品獎;1998年,水彩作品《風鈴》入選第四屆全國水彩畫展,獲銀獎;1999年,水彩畫《花雨》入選第九屆全國美展,獲優秀獎。從他的藝術旅程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天籟須自人工求”的不懈努力,也可以看到“將與風云而并驅”的高遠理想。

《老家》
《花雨》
21世紀以來,畫家王力克的冷靜和理性成就了他個性化的繪畫語言,在他的筆下,寫實油畫的構圖與語言不斷被修正,無論是人物還是風景,其對油畫技法的嫻熟、畫面張力的表現乃至人文關懷的表達都得到了全新的詮釋和演繹。這種獨特的繪畫氣象,不僅豐富了寫實油畫的表現領域,而且讓眾多喜歡收藏國畫的山東人開始熟悉和認同這一畫種。

《紅櫻桃》 125cm×135cm
《紅櫻桃》是王力克2006年的作品,代表了他近期創作上的一個推進。大紅的背景上凸現出一個極具古典感的女孩--一個在寫實人物畫中最常見的那類女孩,溫柔、含蓄、害羞而不失自信。從那雙帶有溫婉目光的眼睛中,似乎又能看到她期待依靠的脆弱,以及內心深處不愿透露的憂傷。這是個充滿未知的世界,女孩必須謹慎觀察,不愿放過每一次稍縱即逝的機會。這一切從人物并攏的雙腿、緊閉的嘴唇一點點透露出來。而對女孩衣服圖案和材質的描繪與把握,則凸顯了王力克兼收并蓄的繪畫基本功。

《鋼琴課·如歌的行板》 160cm×180cm
《鋼琴課·如歌的行板》是2004年創作的,這件作品選取了午后陽光照入教室作為背景,漂亮的人物造型和細膩的情緒刻畫,顯現出王力克對繪畫技巧的熱忱。對作品精神意義的追求一直是其著力的重點。顯然在這件作品中,他希望通過對上完鋼琴課的女孩形象的描繪,表現出蓬勃的青春主題。在那個會讓人心情放松的鋼琴教室里,手拿琴譜的女孩靜靜地坐在窗邊,午后的陽光照進教室,巨大的影子將畫面切割成兩個三角形,而畫面的主角正位于陽光的中心,讓觀者不由自主地將目光集中到這個女孩身上--畫面充滿了音樂般的抒情底蘊。
在王力克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那種源于畫面結構深處的張力,這種力量也在王力克的身份轉換上不斷體現出來。上午是山東藝術學院的教授,中午是山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晚上則是畫家。作為山東油畫界的中堅力量,王力克的作品顯現了寫實油畫在山東美術界的生命力,也傳達出畫家多年來學院生活的心路和履痕。
個人簡介:王力克,祖籍河北省巨鹿縣,生于山東威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山東油畫學會副主席,山東藝術學院副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山東省教學名師。

1983年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198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創作研修班。曾先后赴前蘇聯、東歐考察,并到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韓國檀國大學、又松大學、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巴黎美術學院、法國大沙龍音樂學院、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海倫藝術學院訪問并進行學術藝術交流。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比賽和展覽并獲獎。作品被收入《中國美術年鑒》、《中國美術全集·油畫卷》、《當代中國油畫》、《當代中國油畫藝術》、《20世紀中國美術》、《20世紀中國油畫》等大型藝術典籍。出版了學術專著《繪畫與秩序》,在《山東科學》等重要期刊發表了《繪畫中的自由與秩序》、《克羅齊與現代繪畫》等多篇論文。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