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版畫從來都不是藝術收藏市場的風向標,比起天價拍賣市場,版畫市場更像是水中浮萍,廣泛而平靜。版畫體現社會整體的文化修養,版畫代表了平靜安詳的生活方式。版畫在中國就像是個飽經風霜的老者,它經歷了太多歷史的變遷,卻也巋然不動,自說自話地行走著。

王霄水印木刻《on the blue》

王覓版畫《律動》,絲網版
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至一定水平的標志就是將藝術品消費作為一種日常化的經常性消費。這在歷史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包括古代中國的雕版印刷的經書、明清的木刻插圖,還有西方世界廣為流傳的木刻、銅版、石版的宗教題材版畫,直至后來興起于日本的浮世繪,從中我們都可以發現版畫的興起在某些方面代表了發生地經濟文化的繁榮程度。而今天中國的經濟發展的速度眾所周知,文化的普及也隨之而來。富裕起來的人民需要藝術,版畫由于其漫長的歷史、精致的制作技術以及頗具時代氣息的形式外表,有可能也必然成為大眾藝術收藏的重要藝術類型,實際上有關數字已經在歐美、日本等地得到證明。
版畫如何定價呢?影響版畫價格的主要因素從大的方面講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藝術家,即藝術家的藝術水平以及影響力,二是作品本身的細節條件,包括尺寸、年代、材料、技法,以及出版數量。
版畫市場價格應統一。由于版畫屬于限量藝術品,所以同一時間段、不同地點,市場上會出現不同版數的同一件作品,如果價格不統一則必然導致市場的混亂。相對市場規則已經相當清晰的國際市場,國內還有待進一步細化。譬如目前國內很多藝術家只明確藝術家的價格部分而不管中間機構最終的出售價格,這是不行的。譬如:藝術家A完成了一件版數為99件的作品,他只強調自己每件作品需要500塊錢的稿費,那么就會出現甲地市場好賣,就賣1500元,乙地市場差就賣1000元,這樣的市場價格的參差不齊對于收藏者容易造成混亂。國際通用的一級市場的操作方式是:藝術家A明確自己作品的市場售價1000元,那么可以根據中間機構的具體情況確定分配比例,但是最終市場的出售價格應該是基本統一的。
版畫會升值嗎?版畫收藏首要的是藝術消費,是為了欣賞,作品升值是額外的回報。歷史地看,版畫的升值由于缺少了人為炒作的因素,所以更遵照了市場的優選原則,升值也體現得穩固而持久。而正由于版畫極少炒作的緣故,版畫的收藏行為尤顯高貴。
誰在收藏版畫?相對來說,版畫的收藏群體相當廣泛,其中有較深知識背景的中產人數較多,因為這一部分人群生活穩定,并且強調生活品質。近期中國青年版畫在紐約的展出也體現了美國市場版畫收藏者層次的豐富,其中既有專業的博物館從業人士,也有在美發展成功的華人企業家,還有熱愛藝術的中產家庭。
所以綜合來看,版畫收藏的興起是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體現,也體現了一個群體對于生活價值的判斷。
當你坐在自家的客廳環視周圍的版畫作品的時候,你不得不思考生存的意義,以及我們究竟從哪里來,最終又到哪里去的終極話題。“博物館似的生活方式”最有可能通過版畫收藏的方式而實現。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