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話說,130年前的今天,因為被譏諷為還不如一幅未完成的底稿,借莫奈《印象日出》之名,印象派從此“臭名遠揚”了!不過那個時候真是一文不值,莫奈這一生最愛的女人卡米爾重病沒錢治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那么現今怎么一下成為名流競搶的寵兒呢?

印象派國際市場行情圖
莫奈作品價格成交圖
話說1957年,蘇富比在倫敦正在籌備第一次印象派拍賣,為宣傳造勢,特地找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觀摩看展,名人造勢無可厚非,最霸氣的是還策劃一個事件,假說女王特別著迷那件德加的彩色蠟筆畫《受傷的賽馬師》,并且可能考慮親自競買。
這個事完全不是真的,不過卻成功吸引了遠在大西洋彼岸美國土豪的眼球,同年11月紐約借勢也推出了一場印象派拍賣,洛克菲勒家族、福特家族迪倫家族、雷曼家族等等紛紛傾巢出動,至此,印象派繪畫的價格連創紀錄。
日本經濟高速繁榮期,更是將印象派推向了高潮,1982-1990年間,價格瘋漲602%。不過日本經濟嚴重衰退時,整個印象派的價格也隨之下跌超過60%。在低谷調整后,價格于2005-2008年又迅速恢復到1989-1990年間的兩倍。2008年,金融危機的波及,印象派畫作有所跌落,2013年又開始強勢回歸。莫奈作品的成交歷程能大致呈現了這期間的曲線,且跟著小意往下看。
2001年以來,莫奈畫作已拍到744萬元人民幣,到2008年,上揚到約5.6億元人民幣,是迄今為止的最高點。由于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莫奈作品基本沒有達到最低估價,甚至還有重要作品流標,不過2013年又再次強勢回歸,以約1.9億人民幣壓倒畢加索,拔得頭籌。另外,莫奈作品中以睡蓮價格最好,甚至沒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可見市場對作品品質的清晰鑒別。不怕價高,就怕不值。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