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元·唐棣《朔風飄雪圖》尺寸:140cm×67.5cm(圖片由商家提供) 元代大畫家唐棣,字子華,浙江吳興人,官至吳江知州,早熟被稱為“神童”。工畫山水,“嘗游翰林公之門”,得趙孟頫指授,并師法李成、郭熙,善于布置景物,點綴人…

元·唐棣《朔風飄雪圖》尺寸:140cm×67.5cm
元代大畫家唐棣,字子華,浙江吳興人,官至吳江知州,早熟被稱為“神童”。工畫山水,“嘗游翰林公之門”,得趙孟頫指授,并師法李成、郭熙,善于布置景物,點綴人物尤佳,筆力堅硬,畫風清森華潤,猶存宋人遺法。曾參與集慶龍翔寺及元宮嘉熙殿作壁畫。在元季山水畫家中,唐棣是典型的“在籍”人士。他的仕宦生涯長達四十年之久。唐棣留下的畫作《霜浦歸漁圖》《林蔭聚飲圖》《雪港捕漁圖》等都備受藏友青睞。他繪畫中蘊含的那份“李、郭”氣息與元人逸氣的有機結合,給世人留下了一絲捕捉北宋山水畫輝煌氣息的機遇。

元·唐棣《朔風飄雪圖》尺寸:140cm×67.5cm
這幅《朔風飄雪圖》,絹本,淡設色,畫幅140cm×67.5cm。此作為唐棣五十七歲時的作品,從整體風格取向上能推斷出是其風格變化中的一件力作。全幅轉纖巧而渾樸,易精微而磊落,自然明潔,平淡天真。畫面的構圖以“近坡遠山夾一水”為基本的布局方式。畫作用筆秀潤且富于力度,用這種線性來展現物象,具備了明潔樸茂的特征。畫作右上方有唐棣的行楷款識,其下鈐印:唐棣(朱文)、唐氏子華(朱文)。在唐棣題款的左側,復有明代沈孟麟的題跋,筆墨流暢,大方,一氣呵成,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

元·唐棣《朔風飄雪圖》尺寸:140cm×67.5cm
再看畫中,近處坡岸,怪石林立,蒼樹挺拔,溪流回轉其間,與江面氣脈相通。對面高崖嶙峋,主峰聳立。峰間一掛飛瀑傾斜而出,如一銀練。江水以“之”字形漸遠漸隱于煙林遠岑之中。崖岸幽谷間古木錯落,寒屋攢聚。樹梢“鹿角”與“蟹爪”并用,俊朗多姿。畫中峰巒山石,參以北宋郭熙的卷云皴,渲染入微,層疊多變,增強了畫面的動勢和氣魄。作者在渲染天水之余以焦墨打點于峰巒之上,又用白粉敷點,營造出片片飄雪,意象之美極為巧妙自然。江面上,一舫暖舟橫于波間,一童于船頭奮力撐篙而行,另二童于船尾力搖櫓舵,船艙內的高士卻于其間雙手抱胸,焚香靜坐,動靜相合處雖朔風飄雪卻一派悠然。
近年來,隨著藝術品市場的成熟,書畫收藏家們已由近現代書畫轉向高古書畫,拍場上若有宋元名畫出現,必受藏家極力追捧,以致拍賣會上宋元名畫已是難得一見,而民間藏家更是罕有收藏。由此可見,古代書畫特有的歷史價值、豐富的文化內涵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藏家認可,而其稀缺的存世量也決定了古書畫必定會成為未來藝術品市場的潛力股。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