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瓷四系盤口瓶

爵祿封侯紫端抄手大硯
青瓷四系盤口瓶(南北朝時期)
點評專家:大河鑒寶陶瓷鑒定專家喬紅濤
點評:藏友的這件青瓷盤口瓶高27厘米,口徑15厘米。長頸盤口,頸中有兩道弦紋裝飾,圓腹,肩部有對稱四個橋系,灰白胎,胎釉厚重,施半釉,釉色青綠,釉水肥厚,釉面有少許土蝕痕跡。這樣的器型為比較典型的南北朝時期青瓷造型,該器除口沿有幾個小磕外沒有什么大的損傷,整器規(guī)整渾厚大氣,屬比較好的一件收藏品。
南北朝時期是我國青瓷發(fā)展非常成熟的一個時期,此時中國北方白瓷尚處于萌芽狀態(tài),當(dāng)時中國南北兩地?zé)焯沾山砸郧啻蔀橹鳌D戏揭栽礁G青瓷為主,各地皆有燒造。水平較高的有越州窯、德清窯、洪州窯、婺州窯、岳州窯等。而北方當(dāng)時的戰(zhàn)亂較多,窯口很少,主要以河南安陽的相州窯、山東青州附近的淄博窯為主。這一時期全國的青瓷造型大體一樣,只是南方的青瓷產(chǎn)量較大,整體燒制相較北方更纖秀一些。
南北朝時期也是我國藝術(shù)造詣非常高的一個時期,當(dāng)時社會思想空前解放,南北交流頻繁,處于民族融合非常關(guān)鍵時期,而且當(dāng)時宗教盛行,佛教、道教都處于一個大的發(fā)展時期,此時我國的繪畫、書法、雕刻等各種藝術(shù)皆盛極一時,陶瓷造燒水平也處于非常高的一個時期。
市場參考:過去由于認(rèn)識的原因,大的收藏家皆對唐宋陶瓷情有獨鐘,近幾年來,隨著人們收藏眼光與水平的不斷提高,收藏認(rèn)識的不斷深入,南北朝時期的陶瓷逐漸被更多的藏家所關(guān)注,市場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像這樣的藏品,主要以器物的品相與釉色的好壞來評判,現(xiàn)在的價格多在三五萬元之間,屬于有很大升值空間的藏品。
爵祿封侯紫端抄手大硯(明代)
點評專家:大河鑒寶玉器及雜項鑒定專家張保龍
點評:藏友張先生帶來現(xiàn)場求鑒的是一方紫端抄手大硯。此硯長23.5厘米,寬14.4厘米,高4.4厘米,重2343克,個頭碩大,用材厚重,造型磅礴大氣。材質(zhì)為老坑紫端硯石,質(zhì)地溫潤細(xì)膩,幼嫩光滑。硯體包漿古雅潤亮,色澤如紫云凝聚,貴氣襲人。硯作長方形,硯底挖空,兩邊為墻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是謂抄手硯。硯面下部為圓形硯堂,硯堂上方居中浮雕一只爵杯,爵杯巨口、小腹、矮足,為典型的明代爵杯造型。杯口深凹,自然形成墨池。杯左右兩邊各浮雕一只梅鹿和一只猴子,梅鹿上面刻繪一只蜜蜂。“爵”與“爵(爵位)”、“鹿”和“祿(俸祿,借指官職)”、“蜂”與“封”、“猴”和“侯(代指高官權(quán)貴)”同音雙關(guān),整個構(gòu)圖巧妙地隱示出“爵祿封侯”(即加官封爵,代代相傳)的寓意。
作為古代文人讀書學(xué)習(xí)、書寫文章不可或缺的文具,這方硯臺,體現(xiàn)出封建文人讀書做官的理想追求,及其為子孫世襲爵位而奮斗的終極目標(biāo)。
市場參考:紋飾寓意祥瑞,文化內(nèi)涵深厚,構(gòu)圖巧妙,雕工古樸,材質(zhì)珍貴,存世稀少。其市場參考價2萬元左右。
“魁星點斗”青銅像(明代)
點評專家:大河鑒寶錢幣及青銅器鑒定專家于倩
點評:本期鑒寶,王先生帶來的一尊青銅像,著實讓現(xiàn)場的朋友們驚喜了一番。這是一尊明代的“魁星點斗”青銅像,高15.5厘米。
此尊青銅像,魁星笑逐顏開,全無神鬼兇悍之氣,右手高舉朱砂筆作落筆圈點狀(筆已失),左手抓握五十兩大元寶于胸前,右腳向前奔挪著地,其左腳向后蹺起。落筆圈點隱喻文章優(yōu)秀已高中,左手抓銀元寶于胸前寓意財運當(dāng)前。古代人對主宰文運的魁星造型真是煞費苦心,的確滿足了應(yīng)試學(xué)子渴望金榜題名、榮華富貴的心理。
魁,原指北斗,《史記》中有記載:“魁,斗第一星也”。長期以來魁星被古人附會成主宰科舉考試的神。自隋唐始,至明清,1000多年的科舉考試興盛,從朝廷到地方建立了許多供讀書人讀書的學(xué)堂,魁星被人們尊稱為文運之神,許多學(xué)堂將其置于大廳供奉,所以魁星點斗長期以來受到讀書人特別是考生的頂禮膜拜。
魁星點斗被讀書人信奉的風(fēng)俗早已有之,而在明、清兩朝大為流行。
市場參考:該青銅像鑄造精整,造型古樸自然,存世較少,市場價約2萬元。
吳門女畫家文俶的《花卉草蟲圖》(明代晚期)
點評專家:大河鑒寶書畫鑒定專家于建華
點評:文俶(1595-1634),字端容,款署寒山蘭閨畫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末名門閨秀者也。父親文從簡(1574-1648)明崇禎(1628-1644)拔貢,著名畫家。從簡祖父文嘉(1501-1583),擅“鄭虔三絕”,曾祖父乃明朝“吳門四家”之一文徵明(1470-1559),是“吳門畫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
《列朝詩集小傳》云其“點染寫生,自出新意,畫家以為本朝獨絕。”《初學(xué)集》又云:“文淑,字端容。性明慧,所見幽花異卉,小蟲怪蝶,信筆渲染,皆能摹寫性情,鮮妍生動。圖得千種,名曰《寒山草木昆蟲狀》。摹內(nèi)府《本草》千種,千日而就。又以其暇畫《湘君搗素》《惜花美人圖》,遠近睹者填塞。”此外,《珊瑚網(wǎng)》、《池北偶談》、《無聲詩史》、《圖繪寶鑒續(xù)纂》等也有載文俶女史的生平行跡。
此圖為23×18.3㎝的直幅,設(shè)色紙本。在被青綠點潤的坡土上,兩塊湖石斜立。一塊空靈剔透,一塊嶙峋峻峭。湖石以淡墨雙勾,以黑色的濃淡暈染出明暗對比。圖上幽花異卉兩種,靠近湖石是一叢扁長似水仙葉子的花卉,葉子中一莖頂著兩朵幽花,湖藍加濃粉的花片花絲和點蕊,極現(xiàn)潔雅秀美。坡土上有異花兩叢,紅花綠葉,清妍幽雅。構(gòu)圖疏密有致,筆墨生動傳神,花之神態(tài)、葉之翻轉(zhuǎn)、石之峭奇,看似不經(jīng)心間的隨意點綴,實則曲盡其妙,逸氣滿楮。兩只蜜蜂正飛向花心,勾寫工細(xì),呼之欲出,寫生功夫極深。
畫上未有署款,應(yīng)是一本冊頁中的其中一頁。但此頁上有畫家的鈐印兩方:“端容”(白文)、“文淑”(朱文)。
市場參考:文俶明末才女,惜天不假年,只享世壽40歲,令人惋嘆,傳世作品很少。物以稀為貴,文女史畫作工筆花卉草蟲當(dāng)值每平方尺15萬~20萬,具體根據(jù)畫面疏密和筆墨的精細(xì)會有上下浮動。此幅差不多0.7平方尺,畫筆工致,墨彩清婉,應(yīng)值10萬~12萬。



皖公網(wǎng)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