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雍正 黃地綠彩刻寶相花紋碟(一對)D11
款識:“大清雍正年制”。本朝,官窯。
說明:碟口微撇,弧壁,圈足。內施黃釉。外壁黃釉地上均勻裝飾六朵綠彩寶相花,圖案先在釉下經錐拱而成。圈足內施白釉,底足青花雙圈內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寶相花是我國傳統吉祥紋飾, 又稱“寶仙花”、“寶花花”。曾盛行于隋唐時期。寓有“寶”、“仙”之意。
在中國古陶瓷史上各朝黃釉的釉色以明朝弘治黃釉超群出眾,其黃色嬌嫩,如雞油一般;釉面光亮,似一泓清水,故得美稱“嬌黃”、“雞油黃”。
雍正十三年,御窯廠督陶官唐英作《陶成紀事碑》,載“廠內所造各種釉水(色)、款項甚多不能備,茲舉其仿古採今宜于大小盤、碗、盅、碟、瓶……歲例供御者五十七種,……一仿澆黃、澆綠錐花器皿。”所謂“仿澆黃”即是仿明弘治“嬌黃”,仿古繼承;而“澆綠錐花”即是刻花上施色調嬌艷的綠彩,清新俊雅,體現創新之意。
雍正朝此品種存世甚少。北京故宮博物院僅見康熙、乾隆類似藏品,寶相花紋飾但非雍正“澆綠”;有一雍正“澆黃、澆綠錐花盤”是海水浪花紋飾,且是內白外黃地綠彩。
曾見“敏求精舍”、香港藝術館1992年展覽出版藏品第147號,尺寸稍大但也僅是一只。“敏求精舍”于1960年組建,會友均為社會棟梁之材,又為收藏屆知名人士。如樂在軒,北山堂,萱暉堂,暫得樓,天民樓,關善明,徐展堂,麥雅理,攻玉山房等等。藏品等級高,影響大,享譽世界。
本藏品成對,來源佳士得紐約拍賣,極為珍貴。
來源:佳士得紐約拍賣第SALE2726 / LOT1359號。
參考:1. 《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雜釉彩?素三彩》P111、P123、P137。
2.《清朝瑰寶》(“敏求精舍”、香港藝術館1992年展覽編輯)P280。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