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力-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藝術市場研究中心(AMRC)總監
企業收藏是藝術收藏的重要參與力量。企業的藝術收藏不僅是企業資產配置、財務安排的得力手段,而且還是對企業品牌、企業文化、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戰略性建設。
在我看來,企業收藏的發展一般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企業負責人的個人收藏愛好形成規模后,變成企業的收藏行為。此階段藝術收藏發起人的個人收藏趣味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通常會成為一個企業收藏的主題和未來發展的方向。
第二階段是企業收藏在數量和質量上達到一定的積累和水平之后,企業收藏會與企業開展的主營業務方向產生某種關聯,比如國外很多知名企業都有關注自己的品牌歷史和文化,更有許多與之相關的收藏。
第三個階段是借助企業收藏推動企業收藏制度的建設、藝術教育的發展。這時的企業收藏就不僅僅只是一個企業的自身行為,而是賦予了企業收藏更多的社會責任,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收藏也會帶動相關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隨著企業收藏意識的增強和能力的提高,也會推動國家對企業收藏、免稅捐贈等文化政策的出臺,促進國內藝術品收藏的多元化和良性發展。
2012年我國的企業收藏發展速度較快,成為藝術市場中越來越重要的參與力量。而從企業收藏的三個發展階段而言,國內企業收藏普遍處在第一和第二個階段交叉發展過程中。
2012年國內企業收藏資金規模繼續增長,整體規模大約在 450億元,年增長率為 11%。收藏范圍上,國內企業收藏目前仍以書畫和瓷器雜項等傳統藝術品為主(占比 85%),當代藝術品的收藏比例隨著當代藝術市場的調整而有所下降(占比10%),國際藝術品的收藏比例有所上升(占比5%)。
2012年國內企業收藏最為引人注目的收藏是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以 2.16億元在北京匡時 2012年春季拍賣會上購得“過云樓”藏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一直在從事古籍的整理、發掘、出版和學術研究工作。并且鳳凰集團每年還給予古籍出版大額專項補貼,多年來已經收藏和積累了許多古籍善本。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這次企業收藏選擇的就是與他們業務緊密相關的古籍善本,通過這次購藏鳳凰出版集團的社會知名度有了極大的提升。企業通過藝術收藏體現出了企業對于社會的責任,對于文化保護、研究和傳播的社會使命,這正是企業收藏的意義所在。
盡管國內的企業收藏處于起步階段,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國內很多企業收藏意識還沒被完全培養和激發出來,很多企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企業收藏對于企業品牌和企業文化宣傳推廣的重要性。國內企業收藏開展得比較好的如泰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民生銀行等在建立企業收藏的過程中,積極通過各種方式與全社會分享他們的收藏,已經使他們的企業品牌、企業文化得到了彰顯和傳播。
其次,國內企業收藏亟待專業化。現在國內企業收藏處于一個“收”的階段,還遠沒有達到“藏”的階段。從“收”的角度而言,企業收藏什么樣的作品,怎樣通過合理的機制去有效建立起自己的收藏,這對于企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僅依靠企業負責人的喜好就選擇收藏什么類型的作品,或是僅憑借一兩位專家幫助企業來建立收藏,這樣的機制不能夠保證建立起一個好的企業收藏,好的企業收藏應該是基于美術史價值判斷基礎上形成的企業收藏價值觀的體現,在明確價值判斷的基礎上才會使收藏目標定位明確、富有特色。
第三,已經初步建立了企業收藏的企業或者集團目前還沒有能夠對于收藏的作品進行系統性深入的梳理和研究。
第四,目前國內對于企業藝術品收藏還缺少相應的政策支持。國外的企業進行企業收藏可以免除部分企業所得稅,但國內還缺少對于企業收藏的政策支持,這會妨礙企業開展藝術收藏的熱情。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臺支持企業收藏相關的配套發展和扶植政策。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