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米歇爾•莫奈畫像 莫奈
眾所周知,克勞德·莫奈是印象派大師,擅長風景題材。他創作中出筆很快,在畫布前自由直接地揮灑著顏料。莫奈始終否認素描是他創作過程的一部分,這一表態被清楚地記錄在他接受批評家的采訪文稿中。然而一些研究資料表明,這一說法似乎并不準確。自1990年代初以來的一系列研究讓人們真正有理由懷疑,莫奈的素描等紙本作品實為其油畫創作過程的組成部分。對此,有兩份資料特別重要:一份是維恩斯坦1991年出版的《莫奈油畫目錄全集》(WildensteincatalogueraisionnéofMonet‘soeuvre)的最后一卷,再者是一份在私人收藏中被發現的尚未出版過的《大日志》(GrandJournal)手稿。
維恩斯坦的《莫奈油畫目錄全集》中收錄了幾乎所有的莫奈存世的紙本作品,包括完整的速寫本、散落的單頁畫作、單個速寫、素描成品和水粉畫。這批大約500件作品,首次讓人們集中看到了莫奈所創作的海量紙本畫,也由此得以評估其與莫奈油畫間的關聯。
《大日志》記錄了1854年至1884年間發生的事,由泰奧菲爾·貝金-比爾庫克伯爵(ComteThéophileBeguinBillecocq,1825-1906)編撰,他在1853年左右初遇莫奈。雖然日記中的很大篇幅都在描寫他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但其中也記錄了他和他家庭與莫奈的關系。從中,我們看到了莫奈在法國勒阿弗爾市(LeHavre)的成型期以及如何成長為一名藝術家的重要新信息。
就莫奈的個人生活而言,《大日志》中清楚地記載了他生于勒阿弗爾市一個舒適的、有教養的家庭。這和莫奈自己的表述形成鮮明對照,呈現了藝術家的反叛、放蕩不羈以及與家庭的矛盾——他認為其家庭是愚昧的。莫奈的父母博覽群書,他的母親開了一家社交沙龍,從事業余戲劇表演,熱愛音樂,是一個休閑的藝術家。莫奈的家庭背景為其接受的正規早期素描訓練鋪平道路。
《大日志》不僅提供了莫奈私人家庭情況的大量信息,還給出了其1859年冬前往巴黎之前早期藝術成型期的許多有價值的資料。比如,我們看到莫奈在整個1850年代都和貝金-比爾庫克家庭一起外出采風速寫,不僅在諾曼底地區,還去了巴黎近郊被譽為巴比松畫派搖籃的楓丹白露森林。我們還看到他一直在從事素描創作,總是帶著紙、鉛筆、素描本、水彩顏料等,這證實了他對紙本創作技法的投入,以及他很早就有的對于自然題材的興趣,這在之后也成了他油畫創作的主題。
通過對莫奈個人生活和藝術創作的穿插描繪,《大日志》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莫奈1861至1862年間在阿爾及利亞短暫的軍旅生涯。對于他為何選擇前往阿爾及利亞,人們并不知曉。但在畫冊作者JimGanz和RichardKendall所搜集的信息看來,莫奈像其他同時期法國藝術家一樣,對于東方題材充滿興趣(關于北非和中東的題材)。因此,他決心前往北非,感受當地熱烈的南方陽光,豐潤的異國情調,以及對比鮮明的色彩。通過《大日志》的字里行間,我們了解到莫奈用畫筆記錄了阿爾及利亞的風土人情。“我們……收集到奧斯卡(克勞德·莫奈)一系列可人的小素描,非常細致地對阿爾及利亞進行了描繪……動物、植物、山坡流水、鄉村景觀、居民、騎駱駝的人、婦女和兒童、房屋和寺廟、市場和日常生活的景象……這個年輕人似乎在當地生活愉快,精神飽滿。繪畫是他自由自在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情。他給軍官、戰友畫漫畫,這成了當時戰友間的娛樂方式。”這些有趣的信息同時也讓我們產生疑問,莫奈是否可能因此成為一個東方主義的畫家,而非19世紀后半葉畫壇的革命性領袖?
《大日志》提及莫奈在軍旅生涯中畫漫畫,漫畫同樣是莫奈藝術生涯早期非常得心應手的一種繪畫形式。根據《莫奈油畫目錄全集》的記錄,19世紀50年代,莫奈在勒阿弗爾已經是卓有建樹的漫畫家,他的作品廣受歡迎。1860年,他在巴黎一份報紙《第歐根尼》上發表了一位法國演員的漫畫,這是他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報紙上發表漫畫作品。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