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三希堂玉璽
微博一經發布,國內著名藏家紛紛現身評論。上海著名藏家顏明把此件拍品譽為“重寶”,國內知名藏家朱紹良對此件拍品的價格做出預判,“價格一定不便宜,如果比齊白石,張大千便宜,就是市場犯錯誤。比乾隆瓷器便宜,就是買家文化不足。如果比當代還便宜,就是收藏家們異化了”。
乾隆三希堂玉璽
據了解,2012年曾有一枚清朝乾隆皇帝在18世紀末用過、遺失已久已經流落到歐洲的3.4英寸長玉璽,在倫敦拍賣的估價高達100萬英鎊。
針對近年來廣受追捧的玉璽拍品,朱紹良表示:“每一枚“御璽“都很重要,代表特定條件下皇帝心態,在眾多璽印之中,不分伯仲??吹接行┯t出現在書畫上,不代表其他御璽沒有用上,只是尚未找到而已。歷數有清一代皇帝,設置任何一枚御璽,都與某個事件有關,請各位讀造辦處檔案即可明白!御璽!皇帝的信物,不可與他人共享之物。”
新聞超鏈接:三希堂
三希堂,位于現故宮博物院養心殿的西暖閣,原名溫室,后改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歷即乾隆帝的書房,也是其作為養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顯的標志。乾隆皇帝書寫的“三希堂”匾額和《三希堂記》墨跡,至今還懸掛在墻上,匾額兩側對聯為“懷抱觀古今;深心托豪素”(其中豪素指書法)。另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也有一處“三希堂”,藏有《快雪時晴帖》。三希堂始于乾隆朝,后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各朝都從未有任何變動,至今仍保持原貌。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