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象牙多層球龍鳳紋擺件

清象牙八方山水筆筒
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16日報道,為保護野生動物,抵制象牙交易,英國威廉王子宣布銷毀白金漢宮收藏的1200余件象牙制品,以此證明其對非法盜獵采取“零容忍”的態度。英國皇家象牙收藏品幾乎都是世界各國贈送的禮物,其中包括印度送給英國女王的象牙王座、維多利亞女王的象牙王冠,以及象牙制作的酒杯、雕像等珍貴收藏品。不過,威廉王子的這一行為也遭到諸多批評,很多人認為,象牙是很珍貴的材料,很多制品是歷代工匠和藝術的結晶,是隨意銷毀這些有著重要歷史、藝術價值的文物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牙雕發展歷史及市場走勢
在我國,因為受到佛教影響,象牙被賦予避邪的寓意,也使得象牙成為貴重的特種工藝制作材料。象牙雕刻與竹雕、木雕并稱為傳統雕刻工藝中的三大門類。象牙雕刻的藝術品堅實細密,色澤柔潤光滑,備受歷代藏家珍愛,通常以“竹木牙角”分類,成為獨具特色的文玩藝術品。
中國的象牙制品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唐代就已聞名中外,明清兩代更是中國象牙雕刻發展的高峰。明代中晚期,文人雅玩之風興起,牙雕也成為重要的收藏門類。江浙地區雕刻名家輩出,竹木牙角雕刻技法互為影響,對清代宮廷牙雕及近現代,甚至當代牙雕藝術影響深遠。傳世的明代象牙制品大部分收藏于世界各大博物館,以明代中后期制品為主,造型包括人像、佛像、文房器具以及各式擺件等。
發展至清代,象牙雕刻走向繁榮,宮中專設工場,制作供皇帝玩賞的象牙雕刻藝術品,涌現出許多微雕名家。尤其是以宮廷制作為主的北派牙雕,雕刻工藝細膩,人物、花鳥紋飾繁復,著色填彩均有一定章法,逐漸形成了華麗、莊嚴、纖細、富貴、典雅的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的一件高54.8厘米、球直徑11.7厘米的清代象牙雕刻“多層球”,制作繁復,工藝要求極高。而廣州牙雕制作側重雕工,講究雕刻和漂白色彩的裝飾,多以質白瑩潤、精鏤細刻、玲瓏剔透見長。
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是牙雕的黃金時期,曾受到國家有關部門重視和扶持,象牙雕刻藝術與玉雕、琺瑯、雕漆并稱為工藝品“四大名旦”。90年代,象牙雕刻歸類為文玩雜項中,出現在拍賣市場上。1993年,在香港蘇富比,一對清宮廷造象牙嵌翡翠珊瑚宮燈以420萬港元的天價拍出,開啟了牙雕市場。2002年,一條長毛象牙雕“龍行天下”以800萬元港元成交。至2004年以來,拍賣場上象牙雕刻作品的價格翻倍上漲,如在2008年北京匡時秋拍中,一件山遷草堂舊藏的宋代象牙雕釋迦牟尼像以784萬元成交,而這件作品在2006年巴黎佳士得的拍賣成績是21.36萬歐元。
牙雕作品在2010年至2011年攀升至最高峰,2010年,紐約佳士得春拍推出的“乘物游心”普孟斐文房清玩珍藏專場拍賣,在158件拍品中,清代象牙雕作品46件,其中,估價3萬美元至5萬美元的清代御制象牙刻“北闕臨仙掌南山作壽杯”碗,出人意料地拍至84.25萬美元,超出估價16倍。在倫敦佳士得秋拍中,風格類似的一對清18世紀御制題詩象牙碗估價60萬英鎊至80萬英鎊,最終以228萬英鎊成交,創造了中國牙雕藝術品的全球最高價。2010年12月,在北京古天一秋季拍賣會上,一尊估價500萬元至600萬元的明代象牙雕觀音像,以1792萬元的天價創下象牙藝術品的拍賣紀錄。
象牙藏品該何去何從
價格飛漲的牙雕市場使得非法捕獵日益猖獗,象牙資源日漸稀缺。2011年底,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發出緊急通知,象牙、犀角和虎骨屬于國家禁止貿易對象,不得作為拍賣標的,國內拍賣行隨即相繼撤拍犀角、象牙,禁拍令的出臺,使火爆的象牙、犀角拍賣戛然而止。
然而,雖然禁止象牙拍賣,但象牙市場價卻一直居高不下,原料被禁反而帶動了象牙收藏的高漲,象牙雕刻更是在禁令中不斷升值。業內專家介紹,目前只有少數獲得國家政府多部門授予象牙制品特許經營資質的拍賣公司、商店,可以合法經營象牙制品。而市場上流通的象牙雕以清代及近現代、當代為主,其中,改革開放之后制作的占到80%以上,清代作品大約在15%,明代或者明以前的只占5%甚至更少。
相關統計顯示,一根非洲象象牙原牙在非洲只需不到4萬元,而到國內一轉手就可以賣到25萬元以上,全球90%的象牙都銷往中國。受利益的驅使,仍有人不斷鋌而走險,大象被虐殺、走私、販賣現象依然嚴峻,而嚴令之下,象牙闖關屢禁不止,象牙走私不降反升。
近日,就出現多起象牙走私案。2月12日,上海海關披露一起建關以來最大的旅檢渠道象牙走私案,共繳獲整根象牙原牙8整根,截斷的非洲象象牙段和象牙制品近200件,總重量達95.82千克。自2012年末以來,沈陽“1127”象牙走私團伙共走私象牙制品累計約120千克,市場估值1000余萬元。中國人唐勇建試圖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機場的中轉地區將3.4公斤象牙走私盜出國門而被當局抓獲,判刑7年或接受2000萬肯尼亞先令的罰款。
1月6日,國家林業局和海關總署在廣東東莞舉行“執法查沒象牙公開銷毀活動”,銷毀6.1噸查收的象牙和象牙制品,其中還有許多小象的乳牙。如果允許象牙進入流通市場,只能進一步加劇盜獵行為,哄抬價格,銷毀已有的象牙和象牙制品的意義在于消滅攀比物,從根源上杜絕非法獵殺。
象牙制品逐漸在各大拍賣行及古玩交易市場中銷聲匿跡,與其說價格下跌,倒不如說在未來將出現有價無市的行情。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禁拍令之下,再放開象牙交易的可能性不大,未來的市場成交難有大的起色。而對于熱衷象牙藝術品收藏的、投資者而言,象牙收藏渠道相對較窄,新象牙一定要在法津、法規允許的加工、銷售場所合法買賣,以免違法犯罪。



皖公網安備 34010402700602號